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入睡前的精神盛餐──处于探索阶段的电视晚间新闻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晚间电视新闻挑战传统的新闻播出形式,向“说新闻”方向探索,增强了新闻节目的亲和力,在观众中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晚间电视新闻在探索中前进,优化了电视频道资源,使一些电视台在9点钟之后开发“第二黄金时问段”初获成功。晚间电视新闻报道正在成为电视界新闻改革的一个重要窗口和试验基地。一、晚间电视新闻的收视环境:观众身心疲惫,注意力差;电视剧铺天盖地,吸引大批观众进入虚拟的情感世界观众是电视生存的母体,一个没有观众的节R,无论高雅还是庸俗,早晚都会坐以待毙。当前,电视节目铺天盖地,节目样式纷繁复杂,观…  相似文献   

2.
程鹏 《声屏世界》2005,(11):20-21
午间电视新闻栏目的现实处境与发展契机 如今,电视新闻已经成为许多中国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新闻立台”的理念出发,各家电视台都在新闻栏目、新闻节目上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除了保持主打新闻联播的强势地位之外,大多还在早间、午间、晚间等时段都开办了新闻栏目,有的还实现了新闻的滚动播出,从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新闻体系。  相似文献   

3.
美国、日本等电视新闻节目发达的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早早地步入到“电视新闻报道时代”。在日本,早间、午间、傍晚、晚间各个时段都会有电视新闻节目,各家电视台为了争夺观众,不断汲取先进国家的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理念,结合本国情况制作出适合本国观众口味的“电视新闻大餐”。1985年朝日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段首次推出了大型电视新闻节目《新闻站》一举成功,  相似文献   

4.
李薇 《视听界》2001,(1):23-23
标题是新闻的眼晴,人们往往通过标题去听广播,看电视,阅读报纸,电视新闻大都是短新闻,而且许多是现场短新闻,电视新闻的“新闻眼”需要载体来“凸现”。我认为,这个“载体”,就是标题,标题是揭示主题,展示精神,营造气氛,锁信眼球的重要手段,在具体实践中,我围绕电社新闻标题“靓”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湖北电视台卫星频道每晚十点播出的《新闻空间》栏目,“信息量大、内容贴近、轻松好看”,自从1997年开播以来,平均收视率一直名列前茅。目前该栏目荣获全国十佳优秀制片组称号。这是全国省级电视台唯一获此殊荣的新闻类栏目。 那么,湖北电视台新闻中心打造《新闻空间》这个品牌在运作上用了哪些理念作指导呢? 一、栏目定位选准亲近型新闻 一个栏目能否成功,首先要解决栏目办给谁看,突出什么内容和特色,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栏目定位的问题。《新闻空间》在创办之初就瞄准国内电视新闻改革的发展趋势,认真研究晚间电视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国内电视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继新闻节目直播之后,又兴起了一种电视新闻播报方式的新品种——“说新闻”。 以“说”的方式播报电视新闻,在国外较为普遍,它不同于传统方式的播报,播报者不像一般的播音员那样正襟危坐地对着观众播音,而是或坐或站,以轻松的口气和聊天的方式向观众夹叙夹议地播讲新闻内容。像中央台的《现在播报》、江苏卫视的《晚间播报》、南京电视台的《十二点报道》,以及南京十八  相似文献   

7.
胡韶良  徐彬 《视听纵横》2002,(6):100-101
对于县市级电视台来说,本地的新闻报道是其安身立命的一档节目。然而,新闻不活,电视新闻不活,县市电视新闻更不活,却是个不争的事实,或许是“爱之越深,责之越切”,基层观众朋友对于这档“离得最近的新闻”,常常是“看中骂,骂中看”。于是,如何办活县市电视新闻,就成丁我们县市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一个值得长期苦苦探索的课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江山广播电视台历经三年,探索通过建立栏目机制“逼”活电视新闻的路子,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作了比较成功的尝试.还值得我们来分析与思考一番。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官方应用,带动了移动传播、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转型融媒体的发展,新媒体传播迎来了大爆发的时代。对基层电视新闻传播来说,将“大屏”的电视节目与“小屏”的短视频传播相融合,是提高电视新闻节目新媒体属性、避免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力降低的重要手段。公众的阅读倾向是新闻传播的风向标,移动媒体的发展已经将电视观众转化为网络用户,探索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是基层电视新闻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针对电视新闻的短视频化方向,探索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新闻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电视新闻评论?什么是透视性新闻专题?这个看似容易回答的问题,至今在我国电视界仍没有从理论和实践上弄清楚,因而出现了很多时候把“事件造机类”、“叙事思辨类”新闻性专题当电视评论来归类,来评奖.为了推动电视评论的健康成长,需要广大电视界同仁共同努力,探索它的发展方向.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电视新闻评论所具的外在和内在的基本特征,以期抛砖引玉.一、电视新闻评论的确定①电视新闻评论的基本概念继中央电视台《观察思考》新闻评论专栏办起来之后,全国绝大部分省(市)电视台相继办起了自己的电视新闻评论专栏.这…  相似文献   

10.
一个观感极佳的时段————《新闻30’》周迅电视新闻节目如何创“新”,怎样办出自己的特色?中央电视台《新闻30’》节目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它以迅速快捷的报道风格,灵活多样的报道方式,及时准确地捕捉社会热点,赢得了广大观众,将电视新闻改革向前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1.
“民生新闻”的崛起与现代电视新闻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电视“民生新闻”改革浪潮席卷国内电视媒体。“民生新闻”的崛起在对传统的电视新闻理论及实践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使电视人遭遇空前的彷徨与困惑。本文结合河南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改革实践,全面剖析了“民生新闻”的内涵、特点。以及其对电视新闻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沈浴晖 《视听界》2007,(3):91-92
打开地方台的电视新闻,特别是市、县级的电视新闻,一个久冶不愈、久论无效的通病就是“三多三少”:会议新闻多、领导活动报道多、空洞的无新闻由头的成就性报道多;新闻事件、新闻故事少、基层的典型报道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少。“三多三少”使得不少市、县台的电视新闻成了彻头彻尾的“电视政闻”,新闻节目成了名副其实的宣传节目。  相似文献   

13.
观众本位——中国电视新闻报道的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9年7月5日开始,每晚9点,一个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充满各类新闻资讯的电视新闻节目《现在播报》,总是以一种清新自然的面目出现在人们面前。作为中央电视台晚间时段又一个重要综合性新闻栏目,《现在播报》区别于现有同类型新闻节目的特色之一,就是其鲜明的“观众本位”的传播价值取向。它的开播是中央电视台新闻改革向纵向发展的一个标志,同时也预示着中国电视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4.
对提高教育电视新闻节目可视性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玲 《记者摇篮》2004,(4):17-17,26
电视新闻是靠声音和画面向人们提供新闻事实的,它依赖屏幕与观众进行交流的特性,决定了可视性成为其显著特点。“教育电视新闻”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字眼,它既属于一般的电视新闻。应该遵循一般电视新闻的操作、发展规律:它又姓“教育”,是教育新闻,一种专业新闻。面对日新月异、后劲十足、竞争日趋激烈的综合台新闻节目的冲击,教育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5.
新闻贵在于“新”,新意的开掘是电视新闻工作探索的永恒课题,所以记要立足于认真体现消息新闻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增强创新意识。既要在提高新闻时效上争首播、抢独家新闻上下工夫,也要在选题立意、刻画细节和角度表现的“新”上做章。  相似文献   

16.
王明学 《新闻窗》2007,(2):58-58
电视新闻节目,一般都要先播发“内容提要”。一期新闻能不能吸引观众,“提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提要”是电视新闻的魂,它在一期电视新闻中的作用有时甚至会超过头条新闻。因此,电视新闻编辑要以编写好“提要”为己任。如何才能编写好电视新闻“提要”呢?笔者在多年的电视编辑实践中,总结出了“选择合理、用语恰当、整体适度、吸引观众”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7.
同样的新闻事件、同样的新闻素材,经过不同媒体编辑人员的“二次创作”,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就目前而言,忽视电视新闻后期编辑、现有编辑人员缺乏创作型素质、电视新闻编辑教育不适应培养创作型人才等情况较为普遍。倡导电视新闻业强化电视新闻后期编辑也是一个重要的“创作”理念,对于引领培养“创作型”电视新闻后期编辑人员,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创作型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相似文献   

18.
张芳 《记者摇篮》2007,(9):20-21
近两年,民生新闻的大旗浩浩荡荡在全国各地省级媒体上挥舞开来,掀起了我国电视新闻发展的“第三次革命浪潮”,成为我国电视新闻领域的又一道亮丽风景。民生新闻之所以能挥着大刀向前冲,实际就是“社会新闻”在新时代“三贴近”语境下的一种演绎,他以平民的视角和态度记录百姓的生活实态。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则在民生新闻传播中具有独特的强大优势,主要表现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吴盈  冯静 《新闻世界》2012,(8):48-49
从经典的“焦点访谈”式到“新闻1+1”式到最近的“看见”式,三十年来,中国电视新闻评论一直在探索、发展、丰富自己的话语形式。本文着重选取《焦点访谈》《新闻1+1》《看见》三档栏目,来看中国电视新闻评论如何一步步把姿态放低,如何实现“非我”到“我”的涅檗突破。  相似文献   

20.
新闻工作者都清楚,评论在新闻报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一谈到新闻评论。有些电视新闻记者和编辑便皱起眉头.甚至叫苦。因为写电视新闻评论不仅要提炼论点,选择材料,而且要慎重地考虑如何拍摄和运用图像。因此,与其它新闻评论相比,电视新闻评论的确“难写”、“难采”和“难编”。笔者认为,只要我们从新闻的实际出发,把握好下列几个关系,电视新闻评论也能迎难而“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