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的中国语言学与诸多其他现代科学一样,在学科的构建与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一百年前,展现在中国学者面前的语言学天地有太多的处女地和前人没有认真开发的荒野。大多数功力深厚、受过严格理论训练的中国学者继承中国传统语言学的传统,埋头于语言事实的描写与分析,不轻易展开方法论或理论的探讨。但这不等于中国学者在过去的一百年的语言研究中,在语言学方法论方面就没有创建。北京大学陈保亚博士承担国家教委社科“九五”规划项目所完成的《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从方法论角度对过去…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文化语言学在我国开始建立,至今已近20个年头,各方面的专著和论文很多。近日,由教育科学出版社新推出的《文化语言学教程》一书(以下简称教程),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上又有了新的突破,这不仅标志着文化语言学的学科建设逐渐走向成熟,也预示着语言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多元化时代的到来。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究竟是语言本身,还是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界定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语言学流派,即“本体论”派和“关系论”派。本体论派认为,语言具有“世界观和本体论的性质”,语言决定文化,因此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  相似文献   

3.
郭宁  任丽 《新闻爱好者》2010,(2):180-180
认知语言学是以我们对世界的经验和感知并将其概念化的方法作为基础来研究语言,探求语言与人类认知活动的关系.从而深人解释语言现象产生和存在的理由。它自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和欧洲兴起.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有影响的语言学学科。  相似文献   

4.
一种语言承载一种文化,一种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相应的语言中;社会文化以语言的形式加以表现,个人的文化也会以语言加以表现,因此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极为密切。学习一种语言只有探明该语言中真正的文化内涵,才可以说掌握这种语言。而当我们运用了恰当的方法,比如与本族语语言及其文化相比较的方法去学习或研究一种语言时,我们会发现,其实学一种语言并不枯燥,而且运用这种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之功效。中国海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常宗林教授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在借鉴国内外前沿理论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结合该学科教学及科研的最新发展动向撰写而成了《英汉语言文化学》这本著作,它涉及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文体学和文化研究等学科领域,是对语言、文化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综观全书,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相似文献   

5.
《汉语人文精神论》是“当代大学书林”中的一部。本书在对20世纪中国语言学进行文化反思的基础上,系统而又深入地论述了中国语文研究的人文主义传统和汉语的文化积淀,探讨了汉语与中华民族的自然观、时空观、哲学意识、艺术思想及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通  相似文献   

6.
前几年,学海出版社陆续推出了《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丛书》,共收录15种著作,对20世纪的中国语言研究进行了总结。参与该丛书写作的学者,都是该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因此这套丛书质量很高,颇受读者欢迎。笔者最近读了这套丛书中的  相似文献   

7.
体育新闻中的战争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隐喻一直仅仅被视作一种修辞手段,随着语言学的迅速发展,人类对于隐喻的研究开始走向认知领域。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IJako西和Joho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掀起了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隐喻研究热潮。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只是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抽象思维的最重要特征,是人们认知、思维、语言,甚至行为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翻译学界就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这是当时日益走向衰落的、执著于语言学方向的翻译研究摆脱危机境地的一次转机(王宁,《再论翻译学的学科定位和文化特征》,《中国翻译》,  相似文献   

9.
王崇良  余朝晖 《图书馆》2021,(3):1-7,15
张琪玉是我国最早关注、研究中国索引事业和索引学理论的学者。20世纪60年代初期和中期,他就关注书目检索工具问题,专门探索研究了“组配索引法”编制技术方法;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持编制出版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索引》,开创了《中图法》编制分类法类目索引的先例;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高度关注中国索引事业发展和索引学理论研究工作,并把索引学看成是情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展开了持续研究工作,为中国当代索引学创立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理论贡献。本文从4个方面对张琪玉在索引学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思想成就进行了较为清晰的揭示和梳理,目的就是要使他的学术思想、学术精神和学术造诣得到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0.
李勇 《中国出版》2013,(13):39-41
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础上,20世纪50~60年代,罗兰·巴特创造性地将其应用于文化批评领域,结构主义语言学由此发展为结构主义符号学。今天,它已成为文化研究、文化批评,特别是传媒文化研究与批评实践中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在当代电影、电视、广告等传媒文化的研究批评中被广泛运用。在传媒文化批评实践中,结构主义符号学科学性与批判性并重。其目的虽不在文本的具体意义,却为意义分析提供了一套严谨细腻的方法流程。这种意义分析往往能抵达文化深层的意识形态内核。并且,其  相似文献   

11.
陈辰梓 《大观周刊》2012,(43):31-31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是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语言学家,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被誉为人类语言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同时为结构主义奠定了基础。本文拟对书中语言和言语的区分,语言与符号、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等几个问题进行分析,以更好地领会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  相似文献   

12.
起自中国近代20世纪20年代的"要素说",在50年代由刘国钧先生进一步总结概括出了"五要素"说,在随后的20世纪后期,要素说在中国图书馆学界受到冷落,但是却在国外和中国其他领域得到发展。在90年代末由徐引篪、霍国庆对其创新而成为中国图书馆学领域中理论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在21世纪初,"要素"的研究方法已被用来对图书馆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语言学奠基人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20世纪最著名、影响最深远的语言学家之一,但英年早逝,《普通语言学教程》是他留存于世的唯——部著作.该书是他基本语言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为20世纪后半期的现代语言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指引了探索和研究的方向,在语言学研究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被世界众多语言学家推崇.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期刊文化的历史进程与世纪同步而不同时。从1815年第一本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创刊到五四运动前夕是第一世纪。19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是两个增长阶段。以《新青年》和《科学》的创刊为标志,1915年是两个世纪的分界线。20世纪五四时期、30年代和新时期是第二世纪期刊发展和初步繁荣的三个阶段。今后5-10年正是中国期刊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模糊语言学研究是近二十年来中国语言科学研究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二十年来所发表论文的数量之多,对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科的影响之大,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是不多见的。伍铁平的《模糊语言初探》和《模糊语言再探》(分别刊于《外国语》1979年第4期和1980年第5期)是国内最早运用札德的模糊理论来研究语言模糊性的论文。 1986年伍铁平将他己发表的20多篇模糊语言研究论文汇编成册,由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于1986年和1987年两次油印了数百册,分发给各地的语言研究者。后来,伍铁平又对此油印本进…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中国现代文学是从白话文学运动开始的,它是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形态的差异是区别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从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来研究"五四",就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新可能。高玉的博士学位论文《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正是从语言学和  相似文献   

17.
研究缘起 20世纪70年代,斯坦福大学E,Haugen(豪根)提出语言生态的概念,指的是语言与社会、文化和地理相互依存的发展状态.良好的语言生态可服务于人们的交际与社会的稳定,并发挥继承与弘扬优秀文化的独特功能.①  相似文献   

18.
方言是一种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从语言学角度论及方言,俗称地方话,是一种民族语言的地域性变体,它并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但方言具有地方性的特征,它只为某一地区的人民大众所掌握、所使用。①早在20世纪20年代,方言开始与传播媒介相结合。进入21世纪,一些地方电视台陆续在个  相似文献   

19.
中国情报检索语言50年研究论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50年来 ,我国情报语言学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 :发表和出版了上万篇 (种 )专业文献 ,形成了一支优秀的核心研究者队伍 ,建立了情报语言学学科理论体系和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在情报语言学文献、作者、分类法、主题法、一体化词表、标准化与兼容化、新技术应用等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并在面向 2 1世纪的新型情报检索语言的研究中取得了前瞻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儿童图书馆启蒙于英国,肇始于美国,后逐步波及至欧、美、亚等其他各国。从19世纪至20世纪40年代,儿童图书馆事业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20世纪初,儿童图书馆被介绍入中国以后,国内在儿童图书馆的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诸多的成就,影响深远。然而,由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儿童图书馆的发展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