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篮球运动员与其它项目运动员一样,最有利于创造好成绩的神经中枢活跃程度是特定的。也就是说,最有利于发挥运动技能的情绪兴奋水平有一个最佳的界限。篮球比赛之前,运动员基于对比赛的认识会产生复杂的情绪体验,而且越是重要的、关键性的比赛,运动员越容易体验到紧张、焦虑、恐惧和过分敏感等消极的情感。这些不良的情绪体验,将会影响神经中枢达到特定的“活化”程度,影响竞技状态的出现。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篮球运动赛前心理调整的方法,用以消除不必要的紧张,焦虑,使运动员的情绪兴奋水平达到最适宜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和观察法等,从整体性、综合性对重庆市中学生篮球运动员运动焦虑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指出了重庆市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产生焦虑状况的原因,提出了改善重庆市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焦虑状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Choking"理论,研究把篮球运动的比赛情景和技能水平作为观察的要素,对运动员"Choking"的体验进行探索,旨在为"Choking" 现象研究提供运动项目实证的解释数据.通过开放性问卷,对97名篮球运动员进行询问调查,定性分析结果发现,篮球比赛中常发生的失误有7种情景,其中,在这些情景中运动员体验最多的是过度紧张、急躁、焦虑、沮丧和额外努力.再根据篮球运动员的训练年限、年龄及运动员的技术等级,把97名篮球运动员分为高、中、初级运动员,并对不同技术等级的运动员在比赛中的"Choking"体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级运动员额外努力引起的"Choking"现象为第一位,其次为急躁;中级运动员为过度紧张引起的"Choking"现象为第一位,其次为焦虑;初级运动员为过度紧张引起的"Choking"现象为第一位,其次为急躁,再是焦虑.同时,对高、中、初级运动员发生在比赛中"Choking"体验进行区别的卡方检验.结果显示,高级运动员的"Choking"体验与中、初级篮球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进一步调查表明,高级运动员额外"努力"是造成"Choking"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王慧超 《精武》2012,(22):92-93
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进行创造性思维,灵活运用技战术,使得篮球比赛更加紧张激烈、精彩纷呈,彰显出更高的比赛水平。本文通过对运动员创造性思维的分析,提出篮球运动员创造性思维在比赛中的重要性及培养篮球运动员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青少年田径竞赛中的运动员心理障碍分析 1.比赛中产生的情绪障碍。引起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竞赛成绩下降的心理原因,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是过分紧张和焦虑情绪。一般来讲,适度的紧张有助于激发运动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如果对田径竞赛的意义、竞赛的胜负、  相似文献   

6.
1、如何缓解比赛焦虑 运动员比赛焦虑体现在对比赛的过分看重。原因有三:一是由于群体效应,将比赛成绩作为衡量运动员能力的惟一指标。二是不自觉地将获取成绩等同于自己的人生价值。三是运动员渴望自我实现与现实成绩的不理想而导致的认知不协调。  相似文献   

7.
柔道比赛紧张激烈,强度较大,比赛时间相对较长(男子5分钟,女子4分钟)。所以,运动员在比赛中通常会出现过度紧张、过度淡漠、盲目自信等不良心理状态。不良心理状态的产生,直接影响比赛成绩。本文简要阐述了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焦虑的调控方法,以使运动员达到适宜的比赛竞技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好坏,与在比赛中是否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实际水平有很大关系。如果在比赛前夕,由于思虑比赛,精神过分的紧张,往往会引起失眠,这样就势必影响次日的比赛,由此而失败的事例在运动员中是不少见的,尤  相似文献   

9.
研究通过对参加2013年河南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暨河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青少年田径资格赛的运动员共975名,选择马腾斯编制的《竞赛状态焦虑问卷》(CSAI—2)来测量和研究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结果发现:1不同年龄的运动员在认知状焦虑、状态自信心上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躯体状态焦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不同来源运动员在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两个维度上略高于传统学校运动员,但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在状态自信心维度上,区县(直管县)运动员低于传统项目学校运动员,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不同参赛组别的运动员在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状态自信心不存在差异(P>0.05)。4经常参加高水平比赛的运动员比偶尔或从未参加过比赛的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水平低,在状态自信心上高于后者。5赛前适应比赛环境越好,运动员的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值就越低,状态自信心值就越高。反之,赛场比赛适应能力差,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值就越高,状态自信心也就越低。(6)有无观众对运动员的状态焦虑水平影响很大,越是比赛自信心强烈的运动员就越希望现场有很多观众来关注自己,从而激发自己比赛斗志和运动潜能,努力获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10.
罚球作为比赛中唯一没有对抗性、不受对手直接干扰的得分方式,最为考验运动员在比赛时的心理调控能力和运动技术。利用文献资料法,探讨心理干预对运动员罚球命中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认知干预显著提高罚篮命中率和自信心水平;2)行为干预帮助运动员培养良好的罚篮习惯;3)社会支持干预为运动员提供情感上、信息上和实质上的支持;4)身体放松干预帮助运动员缓解身体紧张和肌肉疲劳。为提高篮球方向学生罚篮命中率,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提高比赛表现和心理素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 ,研究艺术体操运动员焦虑水平对比赛稳定性的影响。结论认为 ,运动员焦虑水平对比赛的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低认知焦虑和高位状态自信心有助于比赛稳定性提高 ;运动员参加不同层次比赛 ,焦虑水平有显著差异 ;运动员自信心较认知焦虑和躯体焦虑对比赛有更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心理因素是现代竞技体育比赛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训练环节,它是取得胜利的主要手段.对赛前紧张和焦虑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举例说明心理因素在赛前所产生的危害,指出呼吸调节法是克服赛前紧张和焦虑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回想过去成功的比赛会使运动员从中受到鼓舞,得到力量,变得自信、从容;运动员的期望值不宜太高,要根据已的实际情况选择奋斗目标;念动训练能使运动员从紧张和焦虑中解放出来,振奋精神,斗志昂扬地参加比赛;专门性心理训练能达到消除运动员过度紧张心理和稳定情绪的作用.在一场运动比赛的最后胜负,不单纯决定于技术和身体素质方面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3.
心理因素是现代竞技体育比赛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训练环节,它是取得胜利的主要手段。对赛前紧张和焦虑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举例说明心理因素在赛前所产生的危害,指出呼吸调节法是克服赛前紧张和焦虑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回想过去成功的比赛会使运动员从中受到鼓舞,得到力量,变得自信、从容;运动员的期望值不宜太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奋斗目标;念动训练能使运动员从紧张和焦虑中解放出来,振奋精神,斗志昂扬地参加比赛;专门性心理训练能达到消除运动员过度紧张心理和稳定情绪的作用。在一场运动比赛的最后胜负,不单纯决定于技术和身体素质方面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比赛尚未开始,胜负已经决定下来? 正如我多次强调的,在理应游出最好水平的比赛中表现出类拔萃的最大秘密在于:比赛之前准备上场时,你能够保持放松和平静。太多的运动员在即将比赛之前考虑并且将精力集中于不应当考虑的问题和事情上,浪费了宝贵的精力。由于这一原因,他们有意无意地破坏了自己的信心,使得自己过分紧张,最终导致比赛失败。  相似文献   

15.
以山东中医药大学武术队12名运动员作为测试对象,对赛前训练前后和比赛前后的心理焦虑指标进行了监测,分析运动员对比赛产生焦虑的状状况,结果表明:武术套路运动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会出现心理焦虑,运动员在集训前焦虑水平最高,比赛后焦虑水平最低,特别是躯体焦虑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全队的焦虑水平则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运动员在参加竞赛后,特别是参加大型运动竞赛后,无论是胜负都会在情绪上产生一种特殊的体验。这是由于他们长时间处于非常紧张、激烈、多变的客观环境中,许多事物和情境对他们的心理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竞赛中,有时运动员因获胜而狂喜引起情绪过分激动;有时因失利而深陷于极端苦恼之中;有时因极度气愤而出现不可遏止的激情;有时因赛场风云突变,比分交替上升或随时面临失败危险等而导致过分紧张、不安感等等。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为了夺取胜利全力以赴投身到比赛中去。比赛后会出现一方  相似文献   

17.
过度紧张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一种心理失态状态,它会导致身体机能与运动能力的暂时下降,影响正常技战术的发挥导致失败,现对乒乓球运动员比赛中过度紧张的情况及预防和克服的办法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射击运动员赛前焦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的目的在于调查31名射击运动员赛前焦虑与性别、状态自信心及运动技能水平之间的关系。所有的被试要求在比赛前测试竞赛状态焦虑量表(简称CSAI-2)。结果表明,比赛发挥好的运动员表现出最低的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和最高的状态自信心;状态自信心是区分优秀射击运动员与一般射击运动员的良好指标,性别影响着运动员赛前的躯体状态焦虑,射击运动员的最好成绩与高自信心和低焦虑水平相联系。  相似文献   

19.
运动员人格特征与赛前焦虑、心境状态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测试研究方法,分析了人格特征与运动员的竞赛焦虑和心境状态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人格特征运动员之间在比赛期间存在显著的竞赛焦虑和心境状态差异;比赛期间躯体焦虑比认知焦虑更能影响运动员的潜能发挥;心境状态是运动员竞赛焦虑的有效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0.
所谓心理焦虑是指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对当前现状 ,或者是所预计的结果对自尊心有潜在的威胁的情境所具有的担忧倾向。运动员适当的焦虑可以激起其改变自身现状的紧迫感 ,进一步谋求达到某种目标 ;但如果运动员对预计到的威胁产生过度担忧和过分的恐慌 ,此时 ,往往会夸大比赛的困难因素 ,小看自己的实际能力 ,害怕比赛成绩不好 ,害怕辜负了教练、家长及他人的期望而产生焦虑 ,则不利于成功地参加比赛。克服焦虑的方法 :———引导队员把思想集中于比赛过程 ,少考虑比赛的结果。———进行积极的想象 ,采用放松训练的方法 ,消除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