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理解易错源于表述歧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下简称此为“现表述”)。这是1985年下学期至今,我国绝大多数各届初中二年级学生使用的人教社各版《几何》教科书,对“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一贯表述。多年来,一些师生总是反映:“现表述”虽然字数不多,并且由“原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任何一条与平行线相交的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且会灵活应用 ;2 .定理的教学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 ,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3.由定理的引出使学生知道从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重点难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应用是重点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正确性的说明是难点。〔教学方法〕本节采用探索式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 )复习回顾让学生叙述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并画出图形写出数学表达式。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 ,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相似文献   

3.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在其他两边上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及定理“若干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则截得的对应线毁成比例”统称为平行截割定理。平行截割定理可用来证明包含有(或隐含有)线段平行的几何图形的几何命题。证题类型有:直接应用于证明线段的比例式或乘积式;结合题设、图形性质及有关定理间接地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定值等多种类型。还可以结合成比例线段定理,如相似三角形判定及性质定理、三角形内(外)角平  相似文献   

4.
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反之亦真. 上述定理中的对应线段是指一条直线被三条平行直线截得的线段与另一条直线被这三条平行直线截得的线段对应,对应线段成比例是指同一直线上两条线段的比(部分与部分之比或部分与整体之比)等于另一条直线上与它们对应的线段的比.  相似文献   

5.
<正>对于"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这部分内容,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是掌握基本事实,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2014年10月第1版)是这样编写的:探究如图1,任意画两直线l1,l2,再画三条与l1,l2都相交的平行线l3,l4,l5.分别度量l3,l4,l5在l1上截得的线段AB,BC和在l2上截得的线段AB,BC和在l2上截得的两条线段DE,  相似文献   

6.
1.性质(1)夹在两条平行线问的平行线段相等.(2)两平行线的一条直线上的每一点与另一条直线上的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直于平行线的线段最短.  相似文献   

7.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在有关比例线段问题中经常用到,为更好地理解、掌握、应用这一定理,请同学们注意以下五点。 (1)应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时要注意“对应”一词的含义,为减少错误,应用时可把在一条直线上被截得的两条线段安排在一个比式中。  相似文献   

8.
证明线段成比例时,应先观察所证的成比例的四条线段在图形中的分布情况:(1)若恰有两条线段在同一直线上且是比的形式时,符合平行线(parallel lines)截得比例线段定理,因此必须要有平行线或添加平行线;(2)若是对应线段恰好分布在一对三角形中时,往往要证明线段所在的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相似文献   

9.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见初中几何第二册第十五页)(简称平行截割定理)是平面几何中一个很重要的定理.该定理的思想方法是利用位置关系(平行)去判断数量关系(成比例).是相似三角形一章的理论基础.它在证明三角形的相似,线段成比例或相等及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性质定理、逆定理的证明中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讨论平行截割定理之逆命题.  相似文献   

10.
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容易证得如下: 推论 共点线束在两条平行线上所截得的线段对应成比例. 如图 1,直线a//b,过点O的三条直线分别交a、B于A_1、A_1、A_3和B_1、B_2、B_3,则  相似文献   

11.
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相似文献   

1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简称“平截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正比例。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都知道平行线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逆定理,其内容是: (1)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其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2)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其两边的延长线)所得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相似文献   

14.
原理1 夹在两条平行直线间的两个平面图形,被平行于这两条直线的任意直线所截,如果截得的两条线段的长度总相等,那么这两个平面图形的面积相等.推广1 夹在两条平行直线间的两个平面图形,被平行于这两条直线的任意直线所截,如果截得的两条线段的比总是一个常数.那么这两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比等于这个常数.原理2(祖暅原理)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意平面所截.如果截得的两个截面的面积总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  相似文献   

15.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和相似三角形是初二几何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些内容是继用全等证明线段、角相等后的又一种证明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新途径.下面重点阐述两者的区别和应用.一般情况下,若要证明成比例的线段中存在两条或更多条处在同一直线上时,大多数情况下应选择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此时若条件中不存在平行线,则可考虑利用下面两种基本图形添加辅助线构造平行.1.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截其他的两边;2.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截其他两边的延长线.若要证明成比例的线段处在不同的三角形中,且题目中还提供了一些比例式或角等条…  相似文献   

16.
<正>祖暅原理的表述为:"缘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意平面所截,如果截得的两个截面的面积总是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本文将其向平面类比,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定理夹在两条平行直线之间的两个平面图形,被平行于这两条直线的任意直线所截,如果截得的两条线段的长度(或者截得的两组线段的长度和)总是相等,那么这两个平面图形的面积相等.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两个点在一条直线上可截得一条线段;三个点在一条直线上可截得三条线段,如图, l,点A、B、C在直线l上截得的线段有AB、AC、BC三条。  相似文献   

18.
初二几何在“相似形”一章中讲到一个重要定理,这就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内容是“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根据这个定理,如图1所示的直线l4,l5被三条平行线l2、  相似文献   

19.
直线束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一点的若干直线称它为一组直线束。 定理 一组直线束截两条平行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受初中几何教材中“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证明的启发,我们以三条直线构成的直线束为例来证明上面的定理。  相似文献   

20.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相等";"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这两个重要的推论是我们解决不完整平行线型相似三角形的重要依据.这样的题型一般有: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