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理解与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定义(1 )若 p q,则称 p是 q的充分条件 ,q是 p的必要条件 ;(2 )若p q,p \q ,则称 p是q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3 )若 p / q,p q,则称 p是 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4)若 p q ,则称 p是 q的充要条件 ;(5)若 p / q,p \q,则 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说明 :“p q”就是说如果 p成立 ,那么 q一定成立 .换句说 :p成立时 ,一定能推出 q成立p是 q的充分条件与 q是 p的必要条件 ,这两句话是完全等价的 ,它们是同一逻辑关系“p q”的不同表述 .二、与四种命题的关系(1 )若原命题“若 p则 q”为真 ,即“p q” ,逆命题“若 q则 p”为假 …  相似文献   

2.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是数学的重要概念 ,同时因其抽象而又成为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 .正确地理解和判断充分或必要条件是教学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下面逐步分述 :一、概念充分条件 :若p q ,则称p是q的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 :若q p ,则称p是q的必要条件 ;充要条件 :若p q ,则称p是q的充要条件 .二、理解1 从命题角度理解设原命题为“若p则q” ,那么( 1)若原命题真而逆命题不真 ,则p是q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 .( 2 )若原命题不真而逆命题真 ,则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 .( 3 )若原命题、逆命题都真 ,则p是q的充要条件 .( 4 )若…  相似文献   

3.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2小题 ,每小题 5分 ,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 4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向量a=(2 ,1) ,b =(1,x) ,若a-b与a + 4b垂直 ,则实数x等于 (   )   (A) 12 或 -1   (B) 1或 74   (C) -1或 74(D) 12 或 12 .“若p ,则 q”为真命题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   (A)┐p是┐q的必要条件   (B)┐p是┐q的充分条件   (C)┐p是┐q的充要条件   (D)┐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 .已知集合M ={x|x2 +x -6=0 },N ={x|ax+ 2 =0 ,a∈R},若N是M的真子集 ,满足条件的实数a构成集合C ,…  相似文献   

4.
错在哪里     
题1 已知p:|2x-3|>1,q:(1x2 x-6)>0,则(「)p是(「)q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一、选择题1.如果 a,b,c都是实数 ,p:ac>bc,q:a>b,那么 p是 q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 .设甲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乙是丙的充要条件 ,丁是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则丁是甲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p:四边形对角互补 ,q:四边形内接于圆 ,那么 p是 q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设 A,B是两个非空集合 ,p:A∩B=A,q:A B,则 p是 q的 (  )(A)充…  相似文献   

6.
要判断条件p是结论q的充分必要条件,或必要不充分条件,或充分不必要条件,或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除要对命题"若p则q和"若q则p"的真假进行正确判断之外,还要掌握一些常用的方法与技巧.对初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一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观察集合A={1,2,3},B={1,2,3,4,5},它们之间的关系是()(A)A=B(B)A B(C)A B(D)A B2.不等式|3-x|<2的解集是()(A){x|x>5或x<1}(B){x|11}3.已知p是命题,┐p是命题p的否定,如果┐p q,且q/┐p,那么p是┐q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函数f(x)=3-x-1的值域是()(A)R(B)(0,+∞)(C)(-1,+∞)(D)[0,+∞)5.函数y=x+|xx|的图象是()6.已知y=x2+2(a-2)x+5在(4,+∞)上是…  相似文献   

8.
《中学数学月刊》2002,(12):42-43
集合与简易逻辑1.设 M,N是两个非空集合 ,则命题“元素 a∈M∪N”是命题“a∈M∩N”的 (   ) .(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 .如果一个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则这个命题的否命题 (   ) .(A)一定是假命题(B)一定是真命题(C)不一定是假命题(D)不一定是真命题3.已知命题 p:a-|x|- 1a>0 (a>1) ,命题 q:blgx2 >1(0 相似文献   

9.
一、选择题1.设集合M={x|x=k2 14,k∈Z},N={x|x=4k 12,k∈Z},则().A.M=N B.M N C.M N D.M∩N=2.四个条件b>0>a、0>a>b、a>0>b、a>b>0中,能使1a<1b成立的充分条件的个数是().A.1B.2C.3D.43.已知p是r的充分不必要条件,s是r的必要条件,q是s的必要条件,那么p是q成立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命题p:若a、b∈R,则|a| |b|>1是|a b|>1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命题q:函数y=姨|x-1|-2的定义域是(-∞,-1]∪[3, ∞),则().∪≠∪≠A.“p或q”为假B.“p且q”为真C.p真q假D.p假q真5.…  相似文献   

10.
判断条件p是结论q的充分必要条件,或必要不充分条件,或充分不必要条件,或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除要对命题"若p则q"和"若q则p"的真假进行正确判断之外,还要掌握一些常用的方法与技巧.对初学者来说,有些条件的判  相似文献   

11.
陈安心 《高中生》2008,(20):27-28
一、简易逻辑与数列的交汇问题例1若命题甲:a,b,c为等差数列,命题乙:ma+p,mb+p,mc+p成等差数列,其中m,p为常数,则甲是乙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已知集合M=xx-x1>2,N={x||2x-1|<2},则M∩N为().Ax-21相似文献   

13.
在一次统考中,出现这样一道选择题:设p=x≠0且x≠1,q:x≠x~(1/2),则p是q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笔者所选的答案是B,理由是将"x≠x~(1/2)"两边平方即可解得"x  相似文献   

14.
一、考纲要求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二、基础知识1.判断“p且q”形式复合命题真假:“一假必假”.判断“p或q”形式复合命题真假:“一真必真”.判断“非p”形式复合命题真假:“真假相对”.2.p(?)q表示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 ,是中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 ,它揭示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在历年高考中 ,都是考试的内容之一 .弄清这些概念 ,对我们加深对一个命题成立条件的理解和提高推理论证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 .所谓充分条件 ,就是如果 p成立 ,那么 q成立  相似文献   

16.
一、定义法①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q的一个充分条件是p,p的一个必要条件是q,"若p则q"是真命题;  相似文献   

17.
徐启燕 《中学理科》2004,(10):29-30
处理充分、必要条件问题时 ,首先要分清条件与结论 ,然后才能进行推理和判断 .判断命题的充要条件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 定义法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 ,直接判断 .例 1 P∶x1、x2 是方程x2 5x -6=0的两根 ,q∶x1 x2 =-5,则p是q的什么条件 ?析 :方程x2 x -6=0的两根为x1=1 ,x2=-6,∴x1 x2 =-5,即p q ,但x1=-2 ,x2 =-3 ,满足q ,而不是方程的根 ,而q / p ,故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 集合法①表示A为B的充分条件∵Ax∈A x∈B .②表示A为B的必要条件因为想要进入B首先要通过A .③A为B的充要条件 (边界重合 )④、⑤A为B的…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常有教师和学生对两个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弄不清楚.尤其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3者之间的关系.本文拟就一些具体事例来谈一谈它们在教学中的应用. 1 基本概念 假言命题是反映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条件的命题.假言命题按照其所表达的条件性质的不同.相应地区分为3种.即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1.1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反映某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 什么是充分条件呢?就是说,如果有p,就必然有q;而没有p是否有q不能确定(即可能有q,也可能没有q).这样,p就是q的充分条件.例如."摩擦"对于"生热"来说.就是一个充分条件,因为只要"摩擦"就必然生热,而无"摩擦",未必不"生热".  相似文献   

19.
对于充要条件的判断,许多同学感觉困难.下面结合典型例题说明充要条件判断的三种常用方法,供大家参考.1.利用定义判断如果已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根据定义可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20.
郑良 《数学教学研究》2013,32(7):10-13,17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的"主编寄语"为中学生如何学好数学支招:数学是自然的;数学是清楚的.同样,要想教好数学,课堂教学也必须清楚和自然.然而,不清不楚、"想当然"强加于学生的教学充斥手我们的课堂.下面笔者就随堂听课的案例作简要的分析,以期抛砖引玉.1教学要清楚明白案例1下列各题中,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指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已知ab≠0,p:a+b=1;q:a~3+b~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