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西传统修辞学在理论形态上有“诗性”与“理性”之别,诸如定义概念与非定义概念之异,综合与分析之异,形象化表达与抽象表达之异,修辞学的依附性、非系统性与独立性、系统性之异等。研究、认识中西传统修辞学理论形态的差异,对总结我们的历史化遗产是有其重要价值的。  相似文献   

2.
当谈到基础教育理论时,不少人会给它冠以“务虚”之名,理由很简单,因为它“形而上”,《周易》云:“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其实,无论是在中国古代还是在西方,我们所谓的教育家本质上都是哲学家,其哲学思想与教育思想是融为一体的,这为基础教育理论的“务虚”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历史根基。但当科学研究成为学术的规范,基础教育理论一词投入了研究者的视野,理论成为教育之后缀,  相似文献   

3.
文章讨论了诗歌翻译中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的问题,首先,文章追述了两者各自的历史渊源,及翻译史上与之相关的观点、原则和理论,借以阐发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的意义与功能,特别是后者中所蕴涵的等效和读者反应论,给我们提供了赏析评价诗歌译作之新视野。其次,文章简单回顾了中国的诗歌理论,特剐是近代王静安的“境界说”,一方面加深了我们对诗歌本质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为诗歌应当译什么提供了理论支持,即译神为主,形次之。不可因形害意。因此,中国传统诗论与动态对等之等效说可谓遥相呼应,盖惟有在宿文本中重现原作之境界。方可求神以使诗歌之效力直追原作迭于宿文本读者。文柬,不同译作之比较,或译形以求忠,或译神以达众。  相似文献   

4.
2.实践方面的争议记得歌德有句非常富有哲理的名言叫“生命之树常青,而理论常常是灰色的”。这句话十分形象地道出了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关系: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与之相应的理论常常是滞后的。理论常常不能解释发展着的实践,实践呼唤新的理论。如: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5.
从历史、理论与实践的层面着手分析经验主义和批判主义理论,尤其在我国本土研究中的融合之势,对了解两者的关联核心之所在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吴趼人为《李伯元传》曰:“君之才何必以小说传哉,而竞以小说传,君之不幸,小说界之大幸也。”,吾于趼人亦云,吴趼人不仅以其丰硕的创作实绩名于晚清文坛,而且以其小说理论与梁启超等人合力指导和推动了小说界革命。其历史小说,社会小说,写情小说与笑话小说理论皆对晚清文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将分别论述之。  相似文献   

7.
典型理论建构,早已突破以往仅仅局限于个性与共性范畴的单一哲学思维框架,引进了偶然与必然、现象与本质、意识与无意识、经验与超验等诸多范畴,因而从现代系统论、心理学、文化学、人类学等方面,特别是借鉴“原型”理论与方法,开拓了新的理论维度和深度。这方面以往的研究中,时代的社会的横向投影之“流”方面是敞开了,但是历史的心理的纵向积淀之“源”却有意无意地被遮蔽了。遮蔽的要敞开,并且应与以往敞开的方面的有机整合起来,构成纵横立体的逻辑辐射,开拓出典型理论建构的广阔而深邃的思维时空。本文选择阿Q典型作为新的理论构想的“个案研究”,在重新阐释阿Q的基础上,揭示这一典型之被说不尽的谜底及其价值,论证了新的典型理论构想本身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广告自古有之,但广告理论却起源于西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西方广告理论追随着西方商品涌进中国,渐成滥觞之势。广告理论起源于西方,学广告便是学西方的“西方中心论”观念一度笼罩了中国广告界,成了中国广告理论超越发展挥之不去的负重。中国广告理论何去何从?无疑,从中国现存的经济体制出发,构筑与中国市场、社会、文化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的广告理论是中  相似文献   

9.
惠能奠定了南宗禅顿悟法门以后,神会确立了顿悟禅法的理论基础。洪州宗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前。通过把宗教实践推向极致的方式,丰富发展了禅宗理论与实践思想,提出了即心即佛之佛性论,平常心是道之修证论,应机接物之教化方便。  相似文献   

10.
透过对典型个案朱熹的具体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古典阐释学理论与西方现代阐释学同样强调,理解之蔽的存在乃属必然而非偶然,不可能在一种无蔽状态中进行理解,更不可能在理解之蔽完全去除之后才进行理解。但中国古典阐释学理论认为,理解之蔽不止是成见,而是包括了知、情、意乃至个人气质与习性等多个方面;理解之蔽也并不是构成理解之前理解的本质成分,它只是“本心”的发见,但不能完全遮蔽“本心”,使理解成为可能的根据不是理解之蔽而是“本心”;正国有此、本心”,理解之蔽才应该而且可以去除。是否承认理解之蔽后面还有“本心”,乃是中西阐释学理论的一项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从“晓之以理、教之以严、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授之以渔、示之以范”六个方面,探讨了教书育人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郑和 《江苏教育》2006,(2A):43-43
教育评价:矛盾与分析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对矛盾:(1)理论模式与操作程序的矛盾。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流行的一些理论模式都是比较先进的,例如,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教育评价应该评价学生的多元智力;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进行评价,必须评价师生的相互作用;后现代理论强调评价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等等。但所有这些,操作起来都非常困难。这些困难,集中表现在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之难和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之难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巳故著名学者吴孟复先生毕业于无锡国专,治学之余创作旧体诗,合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为一手。吴先生诗典雅而能通俗,理论与创作实践密切结合;风格兼融唐宋特点,和雅清新。诗中表现知识人士爱国情怀与真纯品格,堪为后学之楷模。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以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语文教育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评价等诸多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对语文教育的理论研究逐步走向繁荣、走向深入。在繁荣与深入的掩饰下,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理论,理论之多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在这些理论面前,一线教师显得无所适从,尤其是一些老教师感慨“自己教了一辈子语文,现在不知道怎么教了”。  相似文献   

15.
朱熹的“感物道情”是对传统美学理论的两大源头——“交感”理论和“言志”理论的继承与整合,而这一整合已逻辑地走向了“兴”,因此,朱熹的“感物道情”可以归结为一个“兴”字或一个“感”字。如果说“感物道情”与“交感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考察“感物”方面的话,那么“感物道情”与“诗言志”之关系则突出了朱熹对“情”之合理性的关切。“感物道情”与“诗言志”之关系反映了“感物道情”对“诗言志”理论的改造与深化。  相似文献   

16.
形式主义生存领域之广,影响与危害之深早已为世人所知,历来为人们所唾弃。形式主义之所以一时难以根治,是由于在当今社会里仍然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与社会环境。文章在阐明以上问题的基础上,着重揭示了形式主义的理论与社会危害,进而指出形式主义是“三个代表”的实践藩篱。只有以实践“三个代表”思想为契机和动力,采取有效措施,标本兼治,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多元智能·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教育界走俏,欢欣鼓舞有之,反思质疑也有之,但不论何,都将“泊来”的多元智能理论与我国瑰宝“因材施教”紧密联系:前将多元智能理论“本土化”为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后则将因材施教与多元智能“相映成辉”,以证明中国“古已有之”,并点评加德纳“不尊孔、不宗中国的经”,责言国人“只倡西方的理论,不知先人的智慧”。我在这里无意臧否何,只想提出一个问题,然后绕过这个问题,谈谈多元智能、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的“用意”与“懂劲”之关系,实际上就好比是学习技能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太极拳的理论与动作套路衍义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运动心理学内容和我国古代的阴阳八卦之奥妙。对这些内容的挖掘、整理与研究,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太极拳,充分发挥太极拳的健身作用与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9.
第五章 生活教育的理论生活教育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以生活做中心”,“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即以社会的政治经济问题为中心、“理论与实践之统一”的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加强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忆石 《天中学刊》2001,16(6):17-20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正确的意义形态理论为指导。为此,需要加强意识形态的理论建设,它包括:提高对意识形态功能的认识:创新意识形态的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