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传媒》2017,(2):6-7
2016年12月5日,国家网信办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整治乱改标题、歪曲新闻原意等"标题党"的专项行动,还制定印发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标题规范管理规定(暂行)》,明确要求各网站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贯穿到互联网新闻采集、撰写、编排、发布等环节。"标题党"专项整治行动调查发现,新浪、搜狐、网易、凤凰、焦点5家网站均存在较为严重的违反《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北京市网信办对这5家违规网站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国家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还在官方网站建立了网站"标题党"问题举报专区。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保持整治"标题党"的高压态势,狠抓规范管理和违规处置,不断规范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秩序。  相似文献   

2.
2017年1月中旬,国家网信办对外公布消息:“标题党”专项整治行动调查发现,新浪、搜狐、网易、凤凰、焦点5家网站均存在较为严重的违反《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北京市网信办对这5家违规网站依法给予行政处罚.这个新闻也使得“标题党”问题再次引起大家的关注,“标题党”尤其是网络媒体“标题党”的巨大危害也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几大网站被处罚让广大网友看到了有关部门大力整治“标题党”的决心.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闻失范现象, “标题党”屡禁不止.近来国家网信办出台相关规定,强化对这一现象的治理与规范.文章从新闻生产、网络文化与媒介管理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标题党”现象的根源、影响与治理路径.文章重点讨论了媒介技术变革对新闻生产的改变、“标题党”与网络文化的关系,并对管理新规作出一定的分析.文章丰富了“标题党”现象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王立纲 《青年记者》2016,(36):31-33
一、年度管理创新 国家网信办组织首届网络媒体“走转改”活动 国家网信办清理整顿商业网站地方频道 国家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强网站无障碍服务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家网信办批准人民网、新华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光明网、央广网等6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开设地方频道 国家网信办发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商务部联合发布《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注意力从传统媒体上分散,倾向于碎片化阅读.为了营造所谓的"包点",新闻标题创作的"标题党"现象日益突出,常常断章取义夸大其词,挂羊头卖狗肉,标题与内容严重不符.新媒体新闻生产方式不同于传统媒体,在议题设置和整合编辑方面更加贴近互联网受众,具有互联网新闻的特质,但不能偏离新闻的专业性.本文研究了日益突出的"标题党"现象,在新的媒介环境下重申新闻标题的拟定规范.  相似文献   

6.
在网络传播背景下,“标题党现象”充斥网络新闻.标题失实、标题模式化以及“标题党”造成的新闻可信度下降,引发了受众的逆反心理.“标题党”的制作由于大量关注报道软新闻扭曲了受众的阅读取向;同时,通过使受众产生陌生化,引起受众无意注意,又对新闻传播有一定的意义.但是最终当陌生化消失后,“标题党”的命运也只能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微信新闻“标题党”的表现特点,如利用公众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或以国家、民族荣誉感为噱头刺激读者阅读;黄色暴力词汇以及惊悚低俗图片的大量运用挑动读者遐想;表达故弄玄虚,大量采用感叹号、省略号激起人们的强烈情绪等.文章探析微信新闻“标题党”现象产生的原因,如移动社交媒体“快阅读”时代过分追求标题吸引力,微信新闻从业者媒体素养不高,过分迎合受众低趣味等.治理微信“标题党”应从新闻专业主义出发提高微信从业者职业道德,不为流量做“标题党”;加强培训,提高微信编辑标题制作能力和媒体素养;宏观层面的政策法规和技术力量并用,加强对微信“标题党”现象的监管.  相似文献   

8.
曹林 《新闻记者》2013,(1):68-73
标题党在当下的媒体中——尤其是新媒体上甚嚣尘上,打开新闻网页,放眼望去,都是充满噱头和耸人听闻的标题。不仅新闻如此,甚至向来以严肃形象示众的评论,也都追逐着标题党的时尚,标题里充斥着各种活色生香的噱头。比如一家门户网站某天评论频道中推荐到首页的评论标题,多半就属于标题党。(见图)  相似文献   

9.
刘韵竹 《青年记者》2017,(12):41-42
“标题党”是指在新闻传播尤其是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为了提高点击率、“夺人眼球”,利用歪曲、夸张、怪异、唬人等各种极端手法制作而成的具有误导性、欺骗性的标题,其突出特征是极度夸张、耸人听闻,标题通常与内容完全无关或者关系不大.鉴于这类标题的欺骗性和误导性,目前“标题党”基本成为一个具有贬义色彩的词语.  相似文献   

10.
网络媒体发展迅猛,新媒体竞争加剧,视觉文化的冲击使得网络媒体在标题上竞争激烈,一时间演变成各种"标题党",耸人听闻、夸张、歪曲的标题侵害网络环境。本文通过网易新闻中"周点击率"排行的100个标题,分析了网易新闻"标题党"传播的特点、盛行的原因及其危害性,同时对网易新闻标题的改进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蒋文广 《青年记者》2017,(29):59-60
今年5月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新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许可、运行、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并将各类新媒体纳入管理范畴.《规定》已于6月1日开始施行.新媒体纳入互联网新闻管理,是否会发生新的变化?传统媒体是否有了新的生机?摄影记者是否会有新的生存格局?种种变化值得思考,因为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相似文献   

12.
曹开研 《青年记者》2017,(31):69-71
互联网的基础在于信息共享.没有信息、没有共享,就没有网络,一个高质量的网络社会的形成,首先要有高质量的共享信息.当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已深度融合在一起的时候,网络社会也不能成为“飞地”,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各利益攸关方的共同旨归.国家网信办近期有关跟帖评论等的一系列规定,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政府部门落实《网络安全法》的积极主动作为,有利于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当下,网络空间新秩序构建急需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完善精细化管理措施,不断促进互联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2019年12月2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主办,中共山东省委网信办、中共辽宁省委网信办、中共安徽省委网信办承办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活动启动。来自中央和地方新闻网站的记者们,分赴山东、辽宁、安徽等基层实地采访,全面展现各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先进人物事迹。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打击和防范网络虚假新闻,国家网信办最近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制止虚假新闻的通知》,严禁未经核实将社交工具等网络平台上的内容直接作为新闻报道刊发. 当今时代,社交平台成了人际互动、信息交流、社会热点事件曝光的流行工具.网络媒体、纸质媒体、电视广播的“老记”和“小编”们,便把各色社交平台当作“新闻富矿”,从中“扒拉”自认为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甚至想从中挖掘出爆炸性的“独家猛料”.当此之际,国家网信办要求,社交平台上的内容未核实不得作为新闻刊发,可谓及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新闻心理的方面对以网络媒体为主的新媒体上层出不穷的“标题党”事件进行了分析。得出新闻“标题党”事件的出现,一方面由于网站自身需要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并且国家新闻部门对于网络媒体的监管不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社会矛盾微妙的现实生活给了网民以需要发泄的空间,并且快节奏的生活也推动了“标题党”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新政     
《青年记者》201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修订最近,国务院法制办官网发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修订后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将各类新媒体纳入管理范畴,强调总编辑负责制,明确规定转载新闻信息,应当完整、准确,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和新闻信息内容。新闻媒体不得变相举办全国性出版推荐活动最近,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布通知规范全国性出版推荐活动,新闻媒体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可以本单位  相似文献   

17.
对于“流量密码”的渴求和焦虑,使得新媒体平台上的“标题党”现象层出不穷,虽然表现形式不一,但其内在逻辑相似,都给新闻传播带来了消极效应,最终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形象和公信力。本文从近期福建省广播电视媒体开办的微信公众号上发生的“标题党”案例入手,归纳了新型“标题党”的具体表象,剖析了主客观成因,探讨了新闻媒体远离“标题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江海 《新闻前哨》2020,(1):73-74
在新媒体的发展进程中,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逐步融入到了我国传统媒体行业的日常运营中,促使一些新闻信息得到了高效的传播和关注,但是在新闻媒体报道中,一些不负责任的"标题党"以各种夸张的形式出现在社会大众的视野里,其文章的不专业性、破坏性和低俗性严重影响媒体人的形象和诚信,需要得到广大读者和网民的抵制和抨击。这种"标题党"的出现严重污染了我国新闻媒体环境,影响了当下正规媒体人的工作现状,也直接冲击了我国新闻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进程。本文从"标题党"对新闻信息传播的不专业性、对社会和谐的破坏以及对新闻语态环境的危害入手,积极探索标题党对我国媒体人诚信的危害,以及相应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新闻中的“标题党”现象已让许多理性、正直的人所反感。当前,“标题党”又在向传统媒体渗透,部分报纸与电视媒体的编辑在为新闻制作标题时也学起了网络“标题党”的做法,使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严重损害。本文通过对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中“标题党”现象及其所带来诸多负面效应的剖析,提出了任何媒介的新闻标题都必须准确规范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好的标题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而带来阅读量和关注度,但是包括党报新媒体在内的一些新媒体却盲目追求关注度,不在内容上下功夫,反在标题上做文章,标题党乱象层出不穷,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强烈不满。因此本文从党报新媒体标题党的成因入手,揭示标题党的危害,多角度探讨如何能够治理和杜绝这一现象,净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