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财务会计造假的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蔚 《大众科技》2005,(5):132-133,135
近年来,财务会计造假日益严重,造假手法复杂多样.财务会计造假将导致虚假会计信息,对国家、社会、个人都将造成极大危害.文章拟从财务会计造假的原因入手,探求对策,对财务会计造假加以防范,从而对遏制财务会计造假有所帮助,最终达到杜绝财务会计造假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从复旦大学"自曝家丑"、清华大学教授"捏造论文",到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被指控剽窃、上海交通大学一教授造假、中国科学院一位年轻的院士造假……近日,中国国情研究会调研员董协良调查发现,每年网上揭露的国内学术造假事件大约有100起。  相似文献   

3.
黄仙枝 《大众科技》2005,(7):123-124
文章对目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了一些辨别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介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现状,指出了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危害性。分析了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出现的原因,系统讲述了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常用手段,最后就在当前的证券市场中如何治理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企业会计造假成因并对预防企业会计造假的举措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会计信息失真一直是困扰政府监管层和广大投资者、债权人等企业相关利益者的一大痼痰,目前会计造假的手段也越来越逼真,其中利润表成为企业财务报告追假的"重灾区".对利润表造假的现状、危害、形式、原因及如何防范利润表造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
从复旦大学"自曝家丑"、清华大学教授"捏造论文",到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被指控剽窃、上海交通大学一教授造假、中国科学院一位年轻的院士造假……近日,中国国情研究会调研员董协良调查发现,每年网上揭露的国内学术造假事件大约有100起。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证券市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财务造假案频频出现。虚假的会计信息极大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导致企业利益受损、国家税收流失。基于此,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探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因,对于遏制当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行为,改善会计信息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目前会计信息造假现象比较严重的问题,就如何加强与提高会计监管、打击经济违法违纪活动、杜绝会计造假这一会计及法律界的重要任务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会计造假的原因,主要是利益驱动,资本结构缺陷又使得会计造假有了可能,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也是原因之一.文章针对会计造假现象应该采取的会计监管防范措施有政府加强对企业会计的监管,加强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手法及甄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是广大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的主要途径。但往往存在一些上市公司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对财务报表进行造假,作为上市公司报表的使用者,如何才能发现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行为?文章分析上市公司造假的原因,对以往的会计报表造假手法进行了概括,在此基础上,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了会计造假的具体甄别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的资本市场,因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现象,屡禁不绝,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产生了一种严重的信任危机。失真会计信息总会留下蛛丝马迹。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对会计造假的识别。帮助投资者正确决策。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提供是多个参与者博弈的“囚徒困境”。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管理层与外勤审计、监管机构的博弈分析,认为仅靠加大对会计造假主体的行政处罚并不能从长期遏制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行为,而应从多方面入手,从制度上缩小造假收益和造假成本之间的差距,重点是加大造假的机会成本,  相似文献   

14.
会计造假的原因,主要是利益驱动,资本结构缺陷又使得会计造假有了可能,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也是原因之一。文章针对会计造假现象应该采取的会计监管防范措施有政府加强对企业会计的监管.加强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5.
国内 造假的毒瘤正扩散到学术界。几个月来,一系列学术造假丑闻接连不断,一些学者为获取名利,不惜投机取巧,弄虚作假,让人口瞪口呆。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已经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美上市公司造假的原因,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成因。近来随着某些L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的频频曝光,在投资领域也掀起了轩然大波。众多股民大声呼吁:会计造假一定要遏制,否则虚假会计信息的泛滥,会严重扭曲股票的价值,扰乱资本币场秩序,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挫伤股民的投资积极性。有效治理的前提还要究其成因,那么会计造假现象为何屡屡发生又难以遏制?我认为从不同角度来看.原因有三点: 1、从公司角度来看:追求高额的造假收益,而违法造假所付出的代价较小,是造假的根本原因。为了获得通过正常渠道无法得到的超额利益,从资本市场上获取更多的资金,是某些公司挺而走险,肆意编造  相似文献   

18.
从分析会计信息造假的原因入手,提出通过加强会计制度的监督、完善会计制度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措施来预防与治理会计造假行为的进一步发生。  相似文献   

19.
会计造假这一现象已成为中国上市公司乃至世界上市公司范围内的普遍现象,为了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如何使上市公司减少造假行为,无论是对会计学者还是经济学者都是一个长期而重要的课题。试图通过建立会计利益相关者的基本博弈模型,探讨会计造假行为的具体发生过程,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以期望对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的经济环境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统计造假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也是一种腐败行为,败坏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必须坚决制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