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美食节目满足人的饮食需求,与生活息息相关,受众广泛。1993年11月,以美食广播网(FoodNetwork)开播为标志,美国电视美食节目成为最受欢迎的节目类型之一。美食广播网,是美国第一家全天候24小时播放的美食专业频道。在美国,美食广播网家喻户晓,截止到2010年,拥有超过9000万订户。近年来,该频道节目多次获得美国电视最高奖之艾美奖。短短几年时间,美食广播网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老牌的报业集团斯克里普斯公司,即美食广播网的母公司,2010年又开播了第二个24小时的美食频道——烹饪频道(CookingChannel)。美食广播网的美食节目类型多样,多姿多彩,集中体  相似文献   

2.
美国公共广播网的名牌节目──“麦克尼尔/勒里新闻一小时”余步美国是一个商业广播高度发达的国家。谈论美国广播电视,人们往往谈起3大广播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全国广播公司(NBC)和美国广播公司(ABC)。说到电视节目也是3大广播网由知名主持人...  相似文献   

3.
论电视节目编排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让电视节目吸引观众、留住观众?电视节目编排策 略是一项重要环节。在争夺电视观众的激烈竞争中,完成节 目制作仅仅意味着成功的一半,而怎样安排节目的播出时 间,与节目制作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 编排专家弗雷德·西尔弗曼把节目编排称为“美国三大广 播公司最重要的秘密武器之一”。在他看来,节目编排与节 目内容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任何一个电视节目即便制作 水平再高超。如若播出时间安排不当,也无法在竞争中生存 下来。反之,如果把一个勉强合格或试验播出的电视节目安排在一个恰当的时段播出,也能保证一…  相似文献   

4.
试论美国电视晚间新闻的危机与颓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三大广播网(CBS,哥伦比亚广播网;NBC,国家广播网;ABC,美国广播网)的晚间新闻均于每晚6:30播出,时长30分钟.在长达50年的时间里,这三档新闻节目曾经是最为权威、客观的新闻的代名词,是时代风云的记录者,也是美国人晚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广播业中有一句老话:"人们不看电视台,他们看的是节目。"可见,节目的质量和编排影响着受众对电视台的选择。换言之,节目编排和节目质量对于电视台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实现节目编排的合理化和节目制作质量的提高,必须对受众的收视行为进行分析。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传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县级电视台由于节目内容单薄、  相似文献   

6.
新闻节目编排1+1〉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弘 《视听界》2009,(2):104-105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是一个体现编辑意图、发挥节目集群效应的创造性工作过程。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决定着新闻节目的总体形象,它是电视新闻采制过程的最终产品,代表着电视台的立场和态度。编排播出是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的重要环节,也是新闻价值的最终体现:  相似文献   

7.
CNBC(Consumer News and Business Channel)财经频道是全球三大财经电视媒体之一,是道琼斯公司和美国三大广播网之一的国家广播公司联合推出的一个财经频道。①本文将中央电视台和CNBC主要节目进行比较分析,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如何在众多的电视媒体中独树一帜,树立电视台的形象,提高收视事,增加广告创收,节目的编排至关重要。通过几年来的工作经验,结合节目编排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浅谈一下体会。一节目定位准确是节目编排的关  相似文献   

9.
频道竞争时代的节目编排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频道为单位的竞争格局中,要提高节目的收视率,除应不断提高节目的质量外,节目编排策略的科学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确立协作与竞争并行的编排理念,在整体上形成台内互补、台外利于竞争的编排格局科学运用节目编排策略,要树立一个理念,明确两条思路:一个理念就是节目编排  相似文献   

10.
节目编排指的是把节目内容进行整合、串联,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节目编排是一门艺术,广播专题节目编排对编辑的稿件组织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好的广播专题节目编排可以使节目提要引人入胜,内容搭配合理,过渡顺畅自然,对充分发挥传播功能,提高收听率,办好节目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广播专题节目在注重稿件质量的同时,节目编排上要在提要编写、内容搭配、栏目过渡这三个环节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戴瀚熔 《视听界》2002,(4):53-53
在同等节目质量的基础上,电视节目排兵布阵的质量取决于两点:一是节目主管人员对节目布阵编排的重视程度。如果认为节目编排仅仅是串联,无甚文章可做,或让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人员去做这项工作,那么提高节目编排质量将是一句空话。二是节目编排从业人员的素质。节目编排者要有一双慧眼,密切关  相似文献   

12.
收视竞争意味着争抢观众注意力,观众按遥控器的手成为“上帝之手”。为赢得观众选择,各电视频道都相继提出了以特色定位战略引导的节目改版,以应对挑战。但一提起改版,很多人就会想到,将节目内容改头换面,这固然是一个好方法,然而考虑到频道运营的人力物力等各项成本,特别是针对电视的实际和观众的收视习惯,合理的节目编排见效快、收益好、成本低。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编排专家佛雷德·西尔佛曼把节目编排称为“美国三大广播公司最重要的秘密武器之一”。在他看来,任何一个电视节目,即使制作水平再高超,如若播出时间安排不当,也无法在竞争中…  相似文献   

13.
刘启强  顾金萍 《新闻传播》2010,(1):29-29,31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节目编排已不仅仅局限于节目和栏目的播出顺序的安排,而是上升到一个让电视频道有限的节目资源实现最优配置、取得最佳播出效果和最高收视率的创造性工作的高度。节目编排的巧妙合理,不仅保证节目的收视率,还可以拉动收视率一般的节目,使整个频道在竞争中取胜。  相似文献   

14.
电视节目编排是指把待播出的节目提前编排组合成一次次的节目播出流程,它是对节目播出架构的综合规划,体现为节目播出表的安排,是电视编辑根据本台有限的节目资源实现最优组合,取得最佳播出效果和最高收视率的创造性工作。节目编排巧妙合理,能有效发挥高质量节目的威力,保证节目的收视率,使节目在电视市场的竞争中取胜,是提高电视台美誉度和电视节目收视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在电视频道日益增多、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式下,要想赢得更多受众,就要科学合理地讲求节目编排策略。  相似文献   

15.
汪露 《声屏世界》2004,(11):54-55
在我国传统的电视新闻理念中.编排一度被认为是后期工作,只是对前期新闻采访工作被动的有序化。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不做观众调查,不进行收视率分析,只是依照其他电视台的节目表作简单修改,致使编排工作流于简单化:随着竞争的加剧.各电视台加强了对节目编排的重视,纷纷设立专门机构来进行节目的编排。但总体而言,国内电视界对于节目编排的经验仍然十分有限:而在电视业较为发达的国家.节  相似文献   

16.
网络广播发展及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奇峰  王宇 《现代传播》2003,(3):127-129
1995年 ,美国西雅图的“进步网络”在其网页上设置了RealAudioSystem的使用版本软件以提供“音频点播”服务 ,标志着网络广播的问世。在美国 ,几乎每周都有报纸、杂志、电台和电视台宣布入网。在欧洲 ,各国广播公司也在网上开通了英语广播。不完全统计 ,目前全球在因特网上的视频广播网站有 340 0多个 ,使用RealPlayer系统的音频广播网站有 36 0 0多个 ;每周播出 6 0 0 0小时以上音 /视频新节目 ,2 30 0小时以上的点播节目。从国外播出内容来看 ,播出单一专题内容的音 /视频广播网站约占 6 0 % ,综合性内容的音 /视频广播网站约占 4 0 %。…  相似文献   

17.
电视的影响力与节目自身质量、电视台组织文化的构建、服务于观众的意识、电视的节目编排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其中电视的节目编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就节目编排与节目收视率  相似文献   

18.
贾波 《记者摇篮》2012,(2):69-70
尽管还没有任何一所学校有节目编排专业,但是,编排艺术已经渗透到任何一档电视节目中。大到一个电视台一天播出节目的编排,小到一个栏目中不同信息、各个子栏目的编排。好的节目编排不仅可以给观众自然律动的感觉,而且可以在相互衬托与结合中,使不同的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是电视传播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电视台通过对新闻的编排处理,吸引观众,把自己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立场传达给观众,以影响社会舆论。但长期以来,由于重前期轻后期的观念影响,新闻编排这一重要环节往往为人所忽视。许多电观台对新闻节目的编排处理较为草率,没有章法。目前,电视新闻节目收率不高,原因之一就是不讲究节目的编排技巧。电视新闻的编排不同于报纸新闻编排。报纸是在一个或几个平面上编排新闻,上下左右,地位清  相似文献   

20.
经过八年的创造性发展,江苏交通广播网在全国交通广播中独树一帜。卓有成效的全息式管理高效促进了各方面的工作,活动推广、节目创意、公益事业等领域取得了宝贵的经验,走在了全国前列。本文立足实践,解析全息式管理在江苏交通广播网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