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20世纪即将成为历史,21世纪已眺然可望,在这世纪之交的时刻,人类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是面临着竞争的挑战。80年代以后,世界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冷战的局面已经结束,世界各国由冷战时期的军备竞争转入经济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所谓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就是高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在21世纪的竞争中谁能站在科技的制高点,谁能有足够的人才,谁就稳操胜券。  相似文献   

2.
一、21世纪——世界教育改革新趋势21世纪的人类社会将步入“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里,对知识信息的获取和加工将逐渐成为生产和工作的主要活动。在信息社会里,谁占有信息的制高点谁就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占有优势。因此,“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大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这已成为世人之共识,教育的发展水平和教育的竞争力已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知识创新和科学技术创新的竞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但竞争的实质是教育,从世界范围来看,谁掌握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二十一世纪  相似文献   

4.
人类已进入21世纪,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科技竞争和教育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这是因为谁拥有了21世纪的教育,就拥有了21世纪的人才,谁就开创了21世纪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段勋林 《西宁教研》2000,(5):41-41,23
当今世界,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谁拥有了大量信息,谁就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矗立于时代前沿,就能在未来的世纪竞争中取胜。走进教育网络,拥有更多的信息,培养世纪人才,已成为学校深化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讲,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小学教育是构建教育金字塔的基础,而小学科学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科学技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因此,当前对21世纪的小学科学教育作一些思考,是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一、科学课程的改革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主流科学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已成为当今面向21世纪国际性的教…  相似文献   

7.
进入 2 1世纪 ,人类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矛盾 ,世界各国的竞争已由冷战时期的军备竞争转入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 ,即高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2 1世纪的竞争中 ,谁能站在科技的制高点 ,谁能有足够的人才 ,谁就能在竞争中稳操胜券。因此世界各国都把教育发展战略放在首要地位 ,而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就成为教育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为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我国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 0 1 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规定要“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由‘应…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为了加快发展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我们必须把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的正确轨道上来。当前世界各国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讲,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的主动地位。素质教育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在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国际研讨会上,中外教育家们普遍认为,未来人才的素质应该具有积极进取和创新精神;具有对于急剧变化的社会较强的适应能力,能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具有更高的思想道…  相似文献   

9.
21世纪的今天 ,世界政治风云变幻 ,国际间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及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 ,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 ,谁掌握了面向 2 1世纪的教育 ,谁就能在 2 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为此 ,我们必须高瞻远瞩迎接 2 1世纪的挑战。小平同志说 :“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培养德、智、体全面、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关键在教师。”建立一支职业道德、知识结构、业务结构、技能高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已成为未来社会发展当务之急。首先 ,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培养…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未来国际社会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国民素质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主导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优势地位。因此,教育创新就成为了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必然选择,要实现基础教育的创新,关键在于办学理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人才、教育的竞争,将是新世纪国际竞争的焦点。教育先于经济发展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历史也将向我们证明:谁拥有21世纪的教育,谁就拥有21世纪国际  相似文献   

12.
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在叩开21世纪大门之日渐渐来临之时,如何培养能够在新世纪大显身手的高质量人才,已成为全世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课题。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直接反映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培养人才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培养方法是否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是否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即将进入21世纪。新的世纪必将是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政治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实质上就是民族素质与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拥有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拥有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可见,21世纪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从跨世纪的战略高度出发,积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就成为幼儿教育迎接21世纪挑战的一种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我们能不能在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商业竞争中,产品技术含量的高低已成为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就在国外将工人与科学家相提并论时,在中国,昔日倍受青睐的技术工作在人们心目中已成了昨日黄花,“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歌声近乎被人遗忘,“21世纪,谁来当工人”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一大隐患。  相似文献   

17.
加速人才培养 迎接世纪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世界 ,无论是经济竞争、军事竞争还是科技竞争 ,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迎接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最大的潜力、优势与希望在人才 ,人才资源已成为 2 1世纪的第一资源。谁拥有掌握先进思想和技术的人才 ,谁就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特别是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加速开发和培养本国人才资源 ,意义尤为重大。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政策 ,是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关键。充分认识人才在 2 1世纪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目前 ,人类正在经历全球性的科技革命 ,以信息技术和生命工程…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谁拥有了大量信息,谁就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矗立于时代前沿,就能在未来的世纪竞争中取胜。为此,大力开展信息教育,培养世纪人才,已成为学校深化改革的当务之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冲击,教育领域里正发生巨大的变化,随着计算机在教育领域里的广泛运用,学校采用网络教育已成定势。培养跨世纪的未来人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计算机,运用网络获取知识掌握先进技术,这样才能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纪、充满竞争的世纪,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世纪,更是各国积极展开综合国力竞争的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经济的竞争,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导地位。国家的兴旺...  相似文献   

20.
基础课要由教授讲授--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根本性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尤其是经济竞争首当其冲,将愈演愈烈.经济竞争主要表现在工业生产水平的高低上.哪家企业能不断地改进其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哪家就能赢得市场份额,否则就会被挤出市场.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是如此,谁的工业产品没有竞争力,谁就要衰落,就要挨打.几百年来的历史已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