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经济与装帧艺术金马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机制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处在大潮涌动中的装帧艺术如何才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已成为摆在装帧界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使我们不得不认真去研究和思考。本文仅就市场经济条件下装帧艺术的几个特点及其利弊关系作一...  相似文献   

2.
1.记载人类历史和智慧的,是世界上现存的书籍和报刊。如果说,书籍报刊集中了人类社会的文明,那么装帧艺术就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志。随着现代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装帧艺术在社会文化建设中显示出越来越广泛的作用。尽管如此,还是有相当一些人对装帧艺术缺乏应有的认识,原因就在于装帧艺术缺少系统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书籍的形式美与装帧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籍的形式美与装帧艺术徐柏容书籍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书籍的装帧设计。将装帧视作书籍的整体形式美,是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的。相当长一段的期,人们R是把装帧视为前面设计。无论是对于书籍形式美还是装帧,许多人现在仍然还自不少模糊的认识。笔蓄50ff代主持出版...  相似文献   

4.
中国书刊的装帧设计是起步较晚,是从近代才开始发展起来的。陈之佛便是近代书刊装帧艺术的引领者,他为书刊所做的装帧设计是一门图案装帧的艺术,具有较高的审美特征,为中国现代书刊装帧开拓了道路,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5.
广义的信息充满着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装帧艺术中也到处可见信息流的轨迹。现在,人流、物流、信息流,已被视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就装帧艺术来说,无论从其史序的思考,还是从其艺术本质的探究,或是对其艺术灵性的析识,也都同样可以找到信息流的踪迹。一、艺术史缘之链在书籍装帧艺术理论的研究中;人们都确认装帧艺术的从属性——即它的艺术特性,首先是以依附于书为其特征的。缘于这  相似文献   

6.
《章桂征论装帧·论章桂征装帧》是一本装帧很精美的书。一位中青年装帧家创作了许多成功的优秀作品,固然可贵;而同时在装帧理论研究中辛勤探索而有所建树,就更加难能。重视书刊装帧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结合,这是书刊美术编辑提高装帧艺术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章桂征同志成功的奥秘。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但是任何有天赋的作家和艺术家,离开了认真、勤奋的劳动态度和执着的艺术追求,都是难于成功的。我相信,从事书刊美术设计工作的,也是这个道理。从这本书里,我们看到章桂征在设计书籍封面时那种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和顽强的艺术追求。他无论设计小说、诗歌或是刊物封面,甚至版式设计,都是如此。这些年全国图书品种增长很快,给装帧工作者提供更加广阔的用武之地,出现了一大批优秀封面设计作品;但也有不少粗糙的、平庸之作。这不能不说与设计者的态度与素养有关。  相似文献   

7.
装帧艺术家刘丰杰的新著《现代装帧艺术》,最近已由中国书籍出版杜出版,这是他继十年前出版《书籍美术》一书后,为我国装帧艺术做出的又一重大贡献。该书是我国迄今出现的第一部自成体系的装帧艺术理论著作。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装帧艺术的理论建设非常不够.许多年来,就是凭两条简单的要求进行设计工作:一条叫做经济、实用、美观的设计原则,一条叫做设计要与书籍的内容、性质相适应的指导思想.这些,固然对明确设计方向起到积极作用,然而并不能引导我们去把握装帧艺术语言的基本特征.我们常抱怨装帧艺术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这个问题也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我看首先就和我们在理论上探讨建树不  相似文献   

9.
书籍是传播知识,积累文化的重要工具。书籍的装帧,是书籍存在的形式,没有装帧也就不成其为书了。书籍装帧的内容包括:开本、护封、封面、书脊、勒口、环衬、扉页、版面、章节、版权的设计,材料选择,制印方法,装订形式等等。一句话,它是书籍的造型艺术。书籍装帧设计要准确地反映书籍内容,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作为书籍的装帧艺术,就要有它自己独特的表达语言,要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和巧妙的抽象化的装饰处理,通过造型、色彩、构  相似文献   

10.
试论装帧艺术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籍装帧属于造型艺术,它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最能密切接近人们的艺术形式。书籍装帧不同于商品装璜。商品装璜是一次性使用,它的功能主要在于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书籍装帧具有永久性的使用价值,属于人类精神产品的一部分。从人类社会的整体结构来说,服务于日常生活的物质生产尽管占有相当的比重,但更深刻、更有影响的因素则是在文化意识中的人文观念的积累和传播。装帧艺术作为人类文化意识的表现形式,它以不显见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和改变人的文化知识和审美观念构成,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认真研究装帧艺术的美学特征,对于我们认识装帧美的本质,掌握装帧美的规律,以及增强创造装帧美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装帧艺术的美学特征,归结起来,大致有四个基本方面:1.整体性;2.装饰性;3.独特性;4.时代性。下面,我就这四个方面,结合现代书籍装帧的具体实践,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1 引言 科技期刊学术水平的高低是决定期刊质量的主导方面,但装帧艺术的技巧也能作用影响于刊物的内容。一份载有高水平论文的期刊,倘若在装帧设计上博采众长,革新创造,不论外观和内部都能给人美的享受,那么它必将赢得更多的读者,产生较大的反响。就是说期刊“只有从内容到形式成为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与中国大学装协装帧艺术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大学装帧工作会议,于2004年9月11日至19日在长沙举行。来自全国大学出版社、大学学报、装帧设计艺术院、系的代表参加了本届会议。教育部出版管理处、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等领导同志出席了本届会议。第五届中国大学装帧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建构中国大学装帧艺术理论体系,促进中国大学装帧群体的团结与进步,从21世纪装帧工作的战略角度上,把握中国大学装帧艺术的文化定位与主流走向,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装帧目标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3.
许多大师说过,艺术的奥妙本来就说不太清楚,完全说清楚了,也许就不再是艺术.所谓构思,就是设计者在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装帧设计的构思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装帧艺术是由若干相关相生、互渗互补的诸元素(如创意、构成、色彩、图形、文字、材料等)所构成的完整统一的艺术整体.装帧艺术的整体构思除了对书籍的对象、功能、材质等工艺条件各方面的考虑外,还必须进行艺术  相似文献   

14.
《出版参考》2006,(8S):39-39
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装帧艺术工作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中国统计出版社共同编辑的我国第一部书籍装帧艺术的年鉴《中国装帧艺术年鉴-2005(历史卷)》,经过数年的策划编辑已于2005年11月出版发行。《年鉴》图文并茂,全面记录了新中国装帧艺术的发展历程、装帧艺术工作大事和各地的装帧工作;汇集了著名的老装帧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和历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的获奖作品、全国美术作品获奖书籍装帧插图作品、历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获奖论文与研究成果获奖名单以及专家学术观点;选编了书籍装帧的法规、标准;  相似文献   

15.
我国书籍装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简策、帛卷以至更早。然而,我国的书籍装帧艺术却至今尚缺乏较完备的理论体系,这既可能成为某些人鄙薄装帧艺术的原因,也在实际影响着装帧艺术本身的发展。有些同志认为装帧艺术的理论研究应当借鉴于美学。其实,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科学,它是哲学的一个部门,并以艺术中的哲学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所以,借鉴于美学,往往还是要落脚于借鉴文学、影剧、音乐、舞蹈、建筑等姊妹艺术。尽管这些借鉴是必要的,但却难以摆脱一种攀附地位。装帧艺术要确立自己的美学理论,就需要追本溯源直接借鉴于哲学,即用哲学原理去研究书籍装帧的艺术规律。装帧艺术借鉴于“哲理”,主要是指借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鲁迅先生曾说马  相似文献   

16.
丁志军 《编辑之友》2012,(3):116-119
装帧,对于图书的销售十分重要,就像人的脸,决定了读者对书的第一感觉.但图书类型不同,其装帧设计风格和追求就有差异,装帧设计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不相同.因此,如何运用好现代设计手段,做好词典类书籍的装帧设计,提高其艺术和文化品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于5月7日在京召开装帧艺术工作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 于友先在讲话中指出,装帧艺术工作委员会是中国版协最早的一批工作委员会,自1985年成立以来,已有近25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我国书籍装帧艺术的繁荣,加强经验交流和学术讨论,举办书装展览,提高我国装帧艺术水平,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决定邀请在京部分装帧工作者筹建“中国装帧艺术研究会”,并已于去年11月10日成立了中国装帧艺术研究会筹备小组。筹备小组由王卓倩、李志国、张守义、张慈中、丘陵、吴寿松、郭振华、秦耘生、曹辛之、潘德润等10人组成。筹备组第一次会议由中国出版  相似文献   

19.
《出版史料》2006,(2):I0001-I0002
~~邱陵的装帧艺术~~  相似文献   

20.
当人们走进书店或图书馆,那琳琅满目,新奇别致,异彩纷呈的图书展现在你的眼前,使人从中品味到一种陶冶情操的艺术享受,就会产生一种愉悦、求知、求购欲的强烈效应.这种效应,就是出版社美术编辑运用装帧艺术在图书销售中起到的作用.它说明了装帧设计在出版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不同类型的图书,在装帧设计上又有不同风格和追求,具有不同的装帧设计艺术的表现形式.科技图书的装帧设计,既与一般书籍的设计有共同的一面,这个共同面,就是通过封面的装帧艺术效果,使读者享受到带有书卷气的艺术美,通过含蓄而有寓意的联想,去提示书本的内容和书籍本身的气质,有助于读者对图书内容的了解,以激起读者求知求购心理.科技图书的装帧设计艺术除以上共同面以外,还应具有科技图书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这种特点和风格,就是庄重、朴实、大方,具有“科技味”.这个“科技味”是长期以来读者、作者、文编和社领导的一贯要求而形成的.特别应该指出的是从事科技专业,从事科学研究的读者、作者,与从事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的读者、作者,在审美习惯上存在着不同要求与差异,一般读者偏重感情丰富的艺术图像,而科技专业者,却偏爱理性、求实、严谨的艺术风格,反映到色彩和图像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