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放存取和知识共享运动(CC)具有共同之处.文章认为可以借鉴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CL)提供许可使用方案的模式解决开放存取版权问题.文章阐述了开放存取作品的版权属性、版权保留的必要性以及作者保留版权所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基于"保留部分权利"的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并对使用知识共享许可协议解决开放存取版权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张晓丽 《出版广角》2016,(24):44-46
在博客领域,与合理使用、法定许可、授权许可等版权制度相比,知识共享协议更具有利益平衡价值,以及解决版权问题的功能独特.博客适用知识共享协议授权的特征体现为侧重于对版权人精神权利的保护、对版权的许可与利用、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许可协议的标准化与灵活性等.推动知识共享协议在博客传播中的运用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为知识共享协议立法、对适用效果动态评价、打击网络侵权行为及开展引导与推介活动等.  相似文献   

3.
知识共享协议是一种基于著作权法的版权许可授权机制,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既能保护授权者利益又能让使用者合法分享、使用、传播作品的法律机制。以个案研究为研究方法,通过分析知识共享协议在图书出版行业中的应用案例,探讨知识共享协议给图书出版行业可能带来的机遇及变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CC协议,分析CC协议在数字图书馆中应用的可能性并提出数字图书馆采用CC协议的模型,利用CC协议的部分让渡版权特性,帮助数字图书馆平衡版权保护和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首先从技术协议构建层面,对当下热门的数字版权许可协议--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CL)进行简要介绍;其次,在对原有CCL改进和增强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协议范式--知识共享文件扩展名协议(CCFE),旨在修正现有CCL存在的缺陷并进一步优化其框架结构;最后,阐释如何借助这一新的协议范式构建数字图书馆数字化资源以及使用搜索引擎在版权规范指导下收集和获取网上数字化内容。  相似文献   

6.
知识共享协议是指通过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和相同方式共享等四个基本构成要素,构建一个公众可以自由使用的、平衡而灵活的著作权体系,以实现知识创造成果的合法共享、再使用与演绎。本文以知识共享协议在我国的发展为基础,通过文献和用户体验分析构建知识共享协议应用效果评价的初步指标体系,然后利用问卷调研和因子分析对该指标体系进行修正,最终构建我国知识共享协议应用效果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2。参考文献16。  相似文献   

7.
傅蓉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1):52-58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兼容性问题比较复杂。不同知识共享协议之间的不兼容是由创作者选择偏好决定的,应该尊重创作者的选择,保留这种不兼容。如果取消移植项目,同一知识共享协议的版本数量将大为减少,兼容性问题也会有所缓解。知识共享组织目前正尝试解决知识共享许可协议与GNU自由文档许可协议、自由艺术许可协议和GNU通用公共许可协议等协议之间的不兼容问题,并决定在4.0版本中修改知识共享兼容协议的定义。  相似文献   

8.
肖捷飞 《出版广角》2016,(20):41-43
创作共用是国际反版权运动中诞生的一种以打破版权垄断为宗旨和目标的版权许可机制,其在微博领域的适用不仅契合了知识共享理念,而且可以改善普遍侵权的现状,有助于利益关系的平衡.本文提出,要促进与深化创作共用的微博版权管理实践,就要建立健全法律,培养社会道德,正确理解和遵循协议规则.  相似文献   

9.
今天重温了一下CC协议的核心条款,也就是国际上风起云涌的知识共享版权协议。它正在成为互联网时代新型知识传播的一个知识产权基础。对比传统的排他式的版权模式,CC重视区分商业用途与非商业用途,注重内容生产者自己对版权的自主权。它从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在对其版权法的多次修订中均涉及到图书馆的版权保护问题,在图书馆使用版权方面积累了较为成功的经验。澳大利亚首先对适用版权的图书馆性质进行了界定,并规定了图书馆版权流转的规则:合理使用;照顾公共利益;商业供应检验法等。除此之外,澳大利亚还实施知识共享许可协议来解决公共部门信息获取与再利用中的版权保护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揭示其对我国图书馆界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