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首先要提高教师素质,让教师在课堂中活起来;其次要提升学生素养,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这样语文课堂才能充满活力,才能让学生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相似文献   

2.
常看见这样的课堂: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课,讲台下学生昏昏欲睡,呵欠连连,一部分学生伏台睡觉,整个课堂只有教师的讲课声。这样的课堂,似乎与学生无关;这样的课堂,没有学生喜欢,也是低效率的课堂。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才能在劳动中体现出光辉与人性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有时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课堂教学有效还是无效,既需要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学生的参与。其实,这样的结论往往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也就是在课堂上只要教师全力以赴,学生倾情投入,这样的课堂肯定就高效了。殊不知,课堂效率既需要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学生的参与,但更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同合作。就像齿轮一样,尽管需要每个轮子都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堂是师生精神、道德和生命相遇的场所。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和教师敞开心扉、相互支持,尊重信任、欣赏接纳,彼此分享知识的理解、经验的习得、智慧的生成、情感的共融;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敞开心灵、倾听对话,启迪思考、自由生长,师生思维被碰撞、文化被建构、生命被激荡、精神被升华,学生思维的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才能在劳动中体现出光辉与人性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许学平 《学周刊C版》2011,(6):157-157
我们经常能见到这样的语文课:学生课文还没读上几遍,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讲起来。有的教师干脆自己唱“独角戏”,或任由学生做“群众演员”;有的教师用多媒体“一灌到底”,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会不会接受;有的师生一起进行“才艺展示”,课堂成了表演的舞台……这样的课堂看似热热闹闹、认认真真,但是实际上,这样的课堂语言训练不到位,使教学变质、变形,课堂上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很难看出来。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才能在劳动中体现出光辉与人性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讲VS学     
洪卫民 《江西教育》2012,(10):10-10
<正>新课改提出了"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后,教师在课堂上的讲受到了抨击,仿佛教师的讲成了不应该、不科学、不符合课改理念的标志,有的学校甚至硬性规定了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时间。诚然,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为了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针锋相对,教师怒气冲冲,高声呵斥;学生大声顶撞,愤愤不平,以至课堂教学无法进行下去……近几年,这样的现象在课堂上已不罕见,矛盾更为激化的事例也时有发生:2007年5月  相似文献   

11.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曾这样说过:"唯有吃透教材,才能设计好的教路、学路;唯有吃透教材,课堂上才能关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唯有吃透教材,教师才能应对学生各种疑难问题;唯有吃透教材,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要先钻研、理解教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堂是师生精神、道德和生命相遇的场所。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敞开心扉、相互支持、尊重信任、欣赏接纳,彼此分享知识的理解、经验的习得、智慧的生成、情感的共融;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敞开心扉、互相倾听、启迪思考、自由成长,师生思维被碰撞、文化被建构、生命被激荡、精神被升华,学生思维的张力和渗透力不断地被扩张和弥散开来。  相似文献   

13.
<正>在高效课堂改革中,"效"很重要。这个"效",一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高效率;二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三是指高效课堂改革带动教育改革所产生的高效能。只有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学习上取得了高回报,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为此,构建英语教学中的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优化。近年来,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4.
任勇 《福建教育》2023,(15):18-21
<正>我手头有一本《理想的课堂》(朱良才编著,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段文字:教师在课堂上的最大价值,是有能力让你的学生会学、学得更好、学得更快、学得更有效!换句话说,教师在课堂上的“最大价值”,在于“授人以渔”,在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师要积极践行,学校更要自觉引领广大教师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不应该仅仅考虑教师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畅;而是要把学习者作为重点,以教导学,以教促学。教师由以前的"独奏者"过渡到伴奏者;从一味地传授知识,转变成课堂上帮助学生去发现知识、管理知识、进而运用知识。教师要由教书匠发展成艺术家学生要由以前的被动地接受知识,跃升为参与者;由课堂上学习者课程,转变为在课堂上亲历者课程;由课堂上的听众转变成学习的主体。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6.
<正>在语文课上,我们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并且往往为自己的问题设计而自鸣得意。然而,到了真正的课堂上,当教师将一个个问题出示给学生时,学生却没有兴趣。本想利用问题让  相似文献   

17.
当我们把课堂提问纳入关注视野时,许多人可能会感到诧异:每个教师都熟练使用的教学手段,还有什么好探讨的?提问,每个教师都会。却不见得每个教师都做得好。我们常常在课堂上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毫无准备地随口发问,学生顺水推舟地信口作答;教师毫无重点地随处发问,学生不知所云地全面作答;教师毫无目标地盲目发问,学生天马行空地随意作答。这样的情景难免让人忧心:课堂提问还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吗?  相似文献   

18.
时常会见到这样的课堂状况,教师在课堂上挥汗如雨卖力地讲,学生在下面无精打采、懒洋洋地听,让人不由得反思引发这样的课堂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当然不能一味归罪于学生不体谅教师辛劳,不懂得感恩,教师需要从自身入手改变这样的课堂现状,还课堂一份别样的精彩.这需要教师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策略与方法,笔者谈一下对这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教师水平的最根本体现,也是教师素质的最基本要求。职校教师面对的是基础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课堂上没精打采等这样的教育对象。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用“心”走进课堂,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至关重要。一、要语言精炼,富于感情课堂教学语言要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浪费时间;准确无误,不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要用最短的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有这样一段话:“哪个学校里有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数学就会成为学生最喜爱、最感兴趣的学科,就会在许多学生身上发现杰出的数学才能。如果学校里新来一位天才生物教师,两年之后就会出现10个禀赋高强的少年生物学家,他们爱上了植物,在学校园地上入迷地进行试验和研究。”成为这样的优秀的天才教师,是每一位生物学教师孜孜以求的。在这样的生物学教师的课堂上,学生定会兴致盎然,享受着思维的魅力,润泽着生命的光辉;在这样的生物学教师的课堂上,学生定能深度卷入,自主构建知识,有效培养能力,悄然提升素养。那么,这样的生物学课堂有什么特质呢?我以为,“生”机勃发、格“物”致知是其主旋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