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乡土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时代社会一直都在关注贫瘠落后的农村和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随着时代的演进、社会的变迁,作家将笔触深入到了现实生活,真实地描写了农民工生存的艰辛和追求的执着。乡土文学创作的视角已由纯粹的农村农民转向进城的农民工,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丁帆将他们称为“城市异乡人”。扩展了“乡土文学”在描写对象上的限制,从而使传统的“乡土文学”发生某种转型。  相似文献   

2.
乡土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时代社会一直都在关注贫瘠落后的农村和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随着时代的演进、社会的变迁,作家将笔触深人到了现实生活,真实地描写了农民工生存的艰辛和追求的执着。乡土文学创作的视角已由纯粹的农村农民转向进城的农民工,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丁帆将他们称为“城市异乡人”。扩展了“乡土文学”在描写对象上的限制,从而使传统的“乡土文学”发生某种转型。  相似文献   

3.
进城就读学生是因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而产生的、为享受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而由农村学校迁入城市学校就读的一个特殊的“移民”群体.这些“进城生”来到城市学校以后,出现如何适应城市学校文化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心理健康水平产生影响.据此,可以从城乡文化整合课程设置、个别心理辅导和课堂文化营造等方面对“进城生”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了新时期农村题材小说与十七年文学相比所发生的变化:政治“革命”色彩消退;乡风民俗色彩加强;由对集体记忆的书写转向个人记忆的书写;情感表达内容转变等。  相似文献   

5.
泰纳在《英国文学史》序言中说过这样一段话:“一部书越是表达感情,它越是一部文学作品,因为文学的真正的使命就是使感情成为可见的东西。一部书越能表达重要的感情,它在文学上的地位就越高;因为一个作家只有表达整个民族和整个时代的生存方式,才能在自己的周围招致整个时代和整个民族的共同感情。”文学之生命精义一经这伟大人物的洞见,便由这伟大人物用最轻松、最浅而易见的语言传达给我们,为我们所理解、所映证、所接受。泰纳表述的实质在于:文学是情感的世界,离开了情感就不成其为文学;作家所要表达的情感应“深深地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别林斯基),才能招致整个时代、整个民族的感情共鸣。  相似文献   

6.
在十七年与文革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中,城市的书写是非常罕见的,而作为文革时期主流文学代表作的《金光大道》中却呈现了一个具有独特景观的“城市”。这种城市景观与空间结构的想象性呈现与主流意识形态对城市改造与规训是相契合的。城市在主人公的“成长”中承担了重要的意义,“进城”成了他精神“成长”的需要。城市不仅不再是残缺的形象,反而成了农村在新历史条件下重塑自我“整体性”的“镜像”。它承担起了一种新的职责:扮演一个巫师的角色为农村“驱邪”。  相似文献   

7.
一、心理描写与“意识流” 心理描写是现实主义文学塑造形象、刻划性格的重要手法之一。其描写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通过描写人物的肖象、行为、动作、语言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间接地表现人物的内心状态;有的则由作者潜入人物的心理直接叙述或剖析人物的内心活动;有的则完全是人物的“内心独白”,即“内心的自我谈话”(柏拉图语),犹如电影里的主观镜头。然而,现实主义文学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的思想和人格总是活跃于其中,那些以作者或作品中的“我”出面来直接叙述人物心理活动的作品自不必说,即或是人物的内心独白,也并非完全是人物的原始状态的内心语言,而是经由作者按照一般的语言、逻辑规则或形式有意选择、提炼、加工和整理过的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的语言。正是在这一点上,“意识流”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存在着根本性的分歧。  相似文献   

8.
对城市想象的言说,在“十七年文学”中由最初的欲说还休到几度变形登场,最后都不约而同地把描写的重点转向了城市日常生活的想象上。选取“十七年文学”中三部有代表性的作品,可以领略“十七年文学”中城市文学这一静水深流,触摸到城市文学在当代那微弱而又倔强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是一个文学批评流派迭出、文学研究重心不断转移的时代。就世界范围来看,从世纪初盛行一时的心理批评,经二、三十年代占主导倾向的形式主义、“新批评”和结构主义,到60年代至今兴盛不衰的接受美学和后结构主义,随着各理论流派的反叛更替,文学研究的重心基本由作家转向作品、进而又转向了读者。今天,在接受美学和后结  相似文献   

10.
王十月的《少年行》以其对农村少年青青期心理的精准把握和成长轨迹的深情描摹,展示了处于城市和乡村双重边缘的一代打工先行者离乡进城前的心理和命运,这种农村青年成长叙事。体现出和其它成长小说不同的特点,为当代成长小说的人物画廊增添了新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1.
在广大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城乡一体化,关键就是要解决农业、农村、农民即"三农"问题。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在解决"三农"问题,在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职业教育与"三农"互动关系分析,给出二者互动的实质,提出互动关系模型,打破了以往单纯从职业教育或"三农"的角度看问题的框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目的地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存在着良好的互动个关系,但目前一些乡村旅游目的地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开发建设,没有把建设核心放在"乡村"这样一个特殊区域之中,而是将城市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参考,使得开发出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在探讨乡村旅游目的地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耦合基础上,讨论分析了乡村旅游目的开发中存在的面貌"城市化"、环境"园林化"、旅游通道"水泥化"、和旅游专门设施"现代化"等问题。为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乡村旅游目的地出现"千村一面"现象,提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目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城"之论     
尽管各个作家们笔下的"城"的客体意象及其象征和隐喻特征不同,但对"城"的情结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这源自于共同的"民俗意象原型".从理想之城、现实的苍凉之城,到生存困境之城,再到人类的精神之荒原,都遵循着这样一个循环圈;渴望入城-不满现实之城--追求理想之城--终归被迫出城.这构成了20世纪知识分子的百年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城乡关系政策经历了从"城乡兼顾"到"城乡二元",再从"城乡统筹"到"城乡一体""城乡融合"的演变过程。政策调整推动着城乡关系的历史演进。总体上看,这一调整和演进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发展理论相一致。实践表明,适宜的城乡关系政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和稳定器。中共十九大立足于当代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现状,适时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新理念,据此,今后的城乡关系政策应继续沿着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城乡互补、工农互促、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思路来谋划。  相似文献   

15.
梁鸿是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创作领域的重要作家,其代表作《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具有典型的非虚构特征。"梁庄"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乡村现实的直接表征,也寄寓着作者对乡土中国社会病症的深层思考。乡民通过"扯秧子"的基本方式进入城市谋生,身份迷失和精神痛苦成为他们永远难以抹掉的印记。"纪实"和"虚构"作为一种"矛盾共同体",已经有效融入梁鸿的非虚构文学创作过程中,其利弊得失值得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6.
在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投向城乡差距拉大的问题时,农村教育的“赔本”现象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眼球。教育本来既是一种消费,更是一种投资,因为它可以形成一种能提高人的未来收益的资本。但是在社会发展更加依赖教育发展的今天,中国农村又如何会出现与之相悖的教育“赔本”现象呢?本文拟就这一现象的产生及其原因作一系列解读,认为农村教育“赔本”现象,与我国延续已久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教育投资系统以及农村教育模式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游离于城市与乡村两大区域之外,成为双重"边缘人"的现象,越来越明显。新生代农民工扎根城市,成为市民,有利于破解城乡统筹发展的难题。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实现身份的转变在目前面临着制度、社会和个人等一系列消极因素的困扰。各级政府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积极采取诸多措施,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完成从乡村到城市的真正过渡。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逾期还书罚款”制质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图书馆对“逾期还书罚款”的规定缺少法律依据 ,而且有悖与读者之间的真实关系。为了做到文献资源的合理共享 ,发挥图书馆的信息中心功能 ,图书馆有权教育违规的读者 ,但应修订规定措词 ,改为“逾期还书要缴纳违约金”。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重点校”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基础教育"重点校"政策是社会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教育中的体现。"重点校"政策在推动部分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同时,也扩大了城乡间、学校间在资源配置和教育质量上的差距,导致了教育公平的缺失,使得基础教育群体间入学机会不公平,尤其接受优质教育不公平。应从制度入手,推进教育管理制度、教育人事制度、教育财政制度的改革,缩小基础教育校际差别,逐步取消"重点校"政策,使公众享受到较为公平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城乡教育一体化:基于文化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教育一体化不仅需要教育制度的创新,更需要城乡之间文化鸿沟的消除和城乡文化的融合。文化的视角有助于克服以“分别看待城乡教育”的方式讨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吊诡思维方式。中国的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在历史上和现实中都具备“一体化”的基础,只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二元分割的制度安排造成了二者的区隔。依赖于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文化自觉的精神,可以形成城市和农村“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共处的守则”——“现代中国文化”。 城乡教育一体化需要在“现代中国文化”这一平台上重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用普世价值和地方特性相统一的文化内容、以宽容和对话为特征的教育方式来培养既体现本文化特质又能理解、尊重异文化的文化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