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学生人生成长的重要内容。然而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学生作业不按时交,有的偷工减料,有的敷衍应付等,而教师不布置作业往往会给社会、家长带来恐慌。  相似文献   

2.
陈辉 《课外阅读》2011,(8):321-321
近年来,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可有些地方的幼儿园存在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3—6岁幼儿几乎天天有作业,而有些作业难度已超越了儿童的年龄,与其说给幼儿布置作业不如说给家长布置作业,有的幼儿存家做作业的时间竞长达一两个小时,小小年纪就背上沉重的负担,幼儿身心受到了严重的摧残,探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一、增进与父母或长辈之间情感沟通的体验感悟型作业当前,有的家长忙于做生意,将孩子一扔了事;有的家长长年不在家,与子女说不上几句话,更别谈深入内心的交流;还有的家长完全把教育的责任推卸给学校,认为孩子关进学校就安然无恙了;有的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许多学生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为此,我尽量布置一些能加强与父母或长辈沟通的作业。例如,九年级第一单元主题探究作业:①围绕"承担  相似文献   

4.
一、增进与父母或长辈之间情感沟通的体验感悟型作业 当前,有的家长忙于做生意,将孩子一扔了事;有的家长长年不在家,与子女说不上几句话,更别谈深入内心的交流;还有的家长完全把教育的责任推卸给学校,认为孩子关进学校就安然无恙了;有的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许多学生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为此,我尽量布置一...  相似文献   

5.
作业,是复习巩固学习成果的一种手段,但如何收到较好的效果,至今还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作业应尽可能多布置,多练习,才会熟能生巧,所学知识才能巩固,有的家长把老师多布置作业看作是老师对学生的负责;有的领导也把布置、批改作  相似文献   

6.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个老话题,可以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到了"年年讲,月月讲,周周讲".但学生的负担总是减不下来,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期望孩子考入好学校.为了满足家长的这种需求,有的学校加班加点,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搞题海战术和疲劳战术.特别是中学,由于中考和高考的压力,有的学校给学生减轻了负担,但家长不放心,要给学生增加负担.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笔者越来越感觉到教改单纯依靠教师孤军作战的艰难,只有真正做到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为使家长能有效地配合学校日常工作,把培养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我们尝试了给家长布置作业的新方法,效果甚好,现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为什么给家长布置作业呢?说白了,就是有意识地指导家长如何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做到家庭、学校对孩子的教育达到步调一致、目标一致、相辅相成。给家长布置什么作业呢?1.给家长布置“要孩子动手做的事务必教会”。如教会孩子能穿针引线、会钉纽扣,教会孩子能折叠…  相似文献   

8.
日前,山东某小学四年级(2)班上了一堂角色互换课,让学生给老师布置作业。有的学生给老师布置的作业居然是抄写课文50遍。该校副校长说,孩子们给老师布置如此之多的作业,说明他们对繁重的作业十分反感。  相似文献   

9.
马兰霞 《现代教学》2005,(11):16-17
德育也可以布置作业,这是近年来许多学校的一种创新。但是,要使这种创新真正发挥培养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功能,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曾经有一个高中班主任,为学生布置了一道“给妈妈洗一次脚”的德育作业,结果,只有少数同学完成了作业。没有完成作业的同学是什么原因呢?经过了解,原来,有的是“从没有替妈妈做过这样的事,不好意思开口”;还有的是因为得不到妈妈的配合,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只要把书读好。就是最大的孝敬。  相似文献   

10.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已成为教育系统工程的三大支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作为家长 ,本应树立起正确的质量观、人才观。可是 ,现在的家庭教育却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家长对孩子一味迁就、娇宠 ;有的一叶障目、重智轻德 ;有的态度粗暴、方法简单 ;有的违背规律、拔苗助长 ;有的认为孩子交给学校了 ,学好学坏是学校和教师的事。面对正在实施的“减负”工作 ,有些家长则担心 ,这样“减负” ,会不会降低了对孩子的学习要求 ?孩子一旦放松了学习 ,是否就会变得贪玩了 ?于是 ,一些家长又给孩子“增负” ,给他们布置了一大堆“作业”。所…  相似文献   

11.
据《人民日报》2021年5月20日05 版报道:一段时间以来,"家庭作业"成为"家长作业"的现象引起了很多讨论.有的学校,一些老师会在微信群要求家长批改学生作业;还有布置的作业学生单独无法完成,需要家长配合共同完成,成了变相的"家长作业".如何让家庭作业回归育人本位,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提起家庭作业,我和许多老师有着诸多相同的困扰,学生完不成作业,或是不认真完成作业的现象经常发生。英语学科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布置学生晨读与晚读作业,而晚读作为一项家庭作业,其完成的质量总是很差,许多学生只是应付了事,有的根本没读,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后来,我又把这项作业做了改动,要求学生读给家长听,并由家长签字,但效果仍不理想。有的家长告诉我说:“孩子读什么,我们根本听不懂,更别说听出什么错。”怎样调动孩子的兴趣,把家庭作业落实好呢?我经常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偶尔一次,灵感闪现,我想到了一个方法。首先,我征得家…  相似文献   

13.
一天,校长打电话给陈老师,告诉他"有几位家长打电话向校长反映,陈老师布置的数学回家作业太多,学生每天很晚才完成作业".听到校长的话,陈老师有点想不通,自己教书十几年了,第一次受到家长的投诉,在学生的回家作业上一直是根据班级大多数学生的水平设计和布置的,怎么会有家长的投诉呢.冷静思考后,陈老师决定着手解决这个问题.最终,给了家长一个满意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
《教育文汇》2010,(5):7-7
据报道,山东聊城市某小学四年级(2)班目前上了一堂特别的“角色互换”课,让学生给老师布置作业并制定惩罚措施。未料到,有的学生给老师布置的作业居然是抄写课文50亿遍。孩子们给老师布置如此极端的作业,说明他们对平时过多的作业反感到什么地步了。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是全社会普遍关注而又未能解决好的问题。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情况 :某学生因作业太多而挑灯夜战 ,某学生因未完成作业而受到老师批评 ,某学生因作业出错而受惩罚 ,甚至有的学生因作业多而逃学、离家出走。分析小学生的作业 ,普遍存在着三重三轻的倾向 :1 .重数量轻质量。有些教师一味追求作业数量 ,让学生做重复单调的练习题。更有甚者 ,给家长留作业 ,请家长仿“××试卷”照猫画虎。很少出现变式题或一题多解及探索型、开放型的题目。2 .重书面轻实践。有的教师一留作业就是让学生机械地做、算 ,很少布置举实例…  相似文献   

16.
<正>新学期开始,由于教育部门规定不给小学生留书面作业,实操型、体验式的作业花样百出。由于超出了小学生的能力范畴,这些新式作业成为家长之间的"暗战",有些学校甚至直接给家长布置作业。这些"作业"包括,帮孩子做调研报告、制作PPT、画思维导图、做手抄报、设计布袋、写"家长心得"……五花八门的作业,让家长们不堪重负。学校对此表示,作业  相似文献   

17.
尤炜祥 《家庭教育》2009,(10):24-24
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孩子的回家作业有许多其实是布置给家长的。譬如,算术的数数、编题、口算等,语文的听写、复述、词语接龙等,都需要在父母的帮助下才能完成。对老师布置给家长的作业,我从不马虎,哪怕工作再累,都是认认真真帮助女儿去完成。  相似文献   

18.
现在老师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一定要家长检查后签名.我常在孩子的书本上写明:“已念五遍、家长×××,已会背,家长×××”;在考卷上写明:“考卷已阅,家长×××”.老师认为,给学生布置的作业,  相似文献   

19.
开学初的这一天,我拿着孩子们假期的《家校联系手册》随手翻阅着,忽然,我被其中的一则“家长留言”给吸引住了,并随之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尊敬的老师,您好:我是××学生的爸爸,我发现每学期都会有老师给我们家长布置一项特别的作业——给孩子的作业签字。你们的良苦用心我们明白,你们是希望我们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可是有时我们很忙,有时觉得这在无形中助长了孩子们依赖的心理。老师,你能否在这学期进行改革,给家长重新“布置”作业?一位家长×月×日是呀!让家长配合教师检查家庭作业并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曾经是教师们相互传授的一个屡…  相似文献   

20.
今日的娃娃即是21世纪的主力军,是未来的希望。因此家长和老师都想方设法对娃娃进行早期智力开发,其中包括有些幼儿园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对这种做法,有的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认为是应该的。他们的理由是:幼儿上幼儿园已开始学习了,幼儿园有《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每天还有一至三节课(小班一节课,中、大班二节课,大班末期三节课)。既然是学习,就应该有作业。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让孩子在家里写写,算算、画画、说说,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何况教师一人面对三四十个孩子,难免有疏忽之时,孩子有不了解之处,家长一对一地进行辅导,不更易因材施教吗?再说有时父母要孩子在家学些什么,孩子还不愿意呢,现在由老师布置一些作业,这正是家长求之不得的事。所以,他们认为幼儿园布置一些家庭作业是没有什么可指责和可反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