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2012,(1):165
一代宗师黄美尧巨作16位顶级大师专家团队一代宗师黄美尧主创中国陶瓷史无前例最后50尊欲购从速张大千泼彩画法传承人、"大墨大彩"技法创始人融合六大国画技法,实现陶瓷史上第一款"通景作画"陶瓷杰作。瓶高:49cm,腹径:28cm。以一统江山金钟瓶为器型,以祖国最美的黄河、长城、云雾、迎客松等呈现出一幅俊秀壮美的山水图画,工艺上采用景德镇历史上难度最大的两种装饰技法进行完美融合,以明艳粉润的釉上粉彩为主体,以淡雅清丽的釉下青花修饰上下边角,6朵宝相花、缠枝纹寓意祖国繁荣富强,万代绵长;立体堆白粉彩工艺体现的9条龙寓意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尽显尊贵帝王之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陶瓷史上,唐宋时期的四川邛窑将胎装饰(刻、划、剔、堆、贴、雕、塑、模印等)和釉装饰、高温彩绘和低温彩绘、釉下彩绘和釉上彩绘集瓷器于一身,表现是很突出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刻、划花彩绘大盆。  相似文献   

3.
在艺术陶瓷创作中,工笔瓷画是其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以工整精细的线条,浓淡有致的色彩装饰,形神兼备的形象,体现出作品的艺术特色。陶瓷装饰,有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三大类。釉上彩以粉彩、新彩、  相似文献   

4.
《收藏》2012,(19):21
于集华,笔名田野,祖籍江西鄱阳人,1959年10月出生于景德镇陶瓷世家。自幼随父(于山选,陶瓷荷花知名艺人)学艺,备受陶瓷艺术熏陶感染。30余年来,他潜心钻研陶瓷绘画的各种技法,尤擅长荷花、花鸟、山水青花釉下人物等绘制技术。他设计创作的陶瓷作品,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美感,笔意酣畅,浑成自然,且艺术风格独特,显露出其精深的艺术造诣以及艺术智慧和艺术才能。锲而不舍必成大器。于集华热爱中国陶瓷文化,凭着对陶瓷艺术创作锲而不舍的精神走向成功。如今,他已跻身于中国陶瓷界名人之列。系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  相似文献   

5.
倘红 《收藏》2008,(11):46-47
扒村窑任令河南省禹州市扒村,始烧于唐,历经五代、宋金而终于元、明。烧造产品有白釉黑花、黄釉黑花、白釉划花、红绿彩、三彩、白釉、黑釉、黄釉等,装饰技法有绘画、划花、剔花,有釉下和釉上两种彩绘。白地黑花瓷较有特色,器型丰富,其中瓷枕造型新颖,装饰内容取材广泛、生动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反映了民众的生活情趣和审美习惯。瓷枕的枕面装饰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6.
正磁州窑与吉州窑作为宋元时期中国南北方两大重要民间窑场,其产品种类丰富,装饰题材及工艺技法多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据突出地位。宋金元时期,釉下彩绘是磁州窑与吉州窑共同的表现手法,磁州窑更是将这一技法发扬光大,并且以其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影响了包括景德镇在内的诸多窑场。本文以两窑釉下彩绘产品作为切入点,探讨二者工艺技法方面的差异对艺术风格的影响。制瓷工艺对艺术风格的影响"湿法工艺"是磁州窑生产瓷器的一大特色。北方气候干燥,坯体中的水分蒸发很快,因此磁州窑"从产生青坯开始,施白化妆土,刻划、绘画等装饰到施釉的整个过程,需在坯体  相似文献   

7.
刻划花     
划花是陶瓷的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在尚未干透的陶瓷胚胎表面,用工具浅划出线条组成花纹。最早见于唐代越州(今浙江余姚)的越窑,盘、碗内面有线条较粗的纹饰。五代至宋初,划花线条纤细,题材更加丰富,定窑白瓷大量使用划花,景德镇窑影青釉瓷的主要装饰也采用划花、印花。宋代的青白釉注·注盌(T166—1,图1)造型和谐俏丽,装饰典雅秀美,注碗的莲瓣上划有流畅的如意纹,斟注的小壶上有六棱划线。宋代磁州窑的珍珠地双虎纹瓶(T62—1,图2)以划花为主图,正在搏击的老  相似文献   

8.
暗刻花,是明清时期瓷器上的一种常见装饰手法。一般是用较细的锥尖状工具,在器物的坯胎表面浅刻出花纹图案,施釉后入窑烧制,烧成后花纹位于釉下,呈现若隐若现的效果,因而习惯上被称为暗刻花。但从实物观察而言,这种装饰应称为"暗划花"才准确(因已约定俗  相似文献   

9.
陶瓷器一经入们发明便与装饰艺术融为一体,从此结伴而行,即或不离。陶瓷装饰随着时代的推进,日益浸漫、渗透着多种文化功能,积累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习俗丰厚的文化底蕴,其中的鱼纹装饰就演绎出中国古陶瓷史上独特的"鱼"文化。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20,(7)
正长沙窑的产品以釉下彩和诗文绘画装饰为世人所叹服,其中釉下绘画内容丰富,纹饰简洁,绘画题材涉及人物、动物、植物等等,根据现已公布的资料可知,人物图并不多见,而以婴戏纹装饰最为著名。陶瓷上的婴戏纹装饰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延续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据专家考证,唐长沙窑青釉褐彩莲花童子纹壶(图117)是目前最早有实物可证明的陶瓷上的婴戏纹饰。孩童稚嫩幼小的身材,光滑剔透的皮肤,  相似文献   

11.
【大师简介】赖德全的书桌上方,有一幅著名导演李前宽为他画的速写,寥寥几笔,其飘逸的长发、洒脱的气质跃然于瓷盘之上。赖德全的艺术气质,不仅仅被李前宽敏锐地捕捉到,每次他外出写生时里三层外三层围观的人群同样也会被他感染。好奇的人们过去只见过背着画板在纸上写生的画家,从未见过随身带着厚重的瓷板,并在瓷板上作画的瓷画家,这在景德镇陶瓷艺术家中也属独一无二。赖德全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创釉上珍珠彩装饰技法,作品分别被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美术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作为工厂的总工程师,他让工厂的产品质量跨上了新台阶。作为陶瓷研究所所长,他使负债的单位扭亏为盈。此次赴景德镇采访,记者在景德镇陶瓷研究所见到了这位年轻的大师。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10,(4)
青花瓷是古代釉下彩绘瓷的巅峰,其清幽淡雅的呈色以及丰富多样的图文装饰对世界陶瓷的发展影响深远,青花瓷创烧、演进、传播的历史及鉴定辨伪历来是学界和藏界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釉下五彩,是清末湖南醴陵窑创烧的一种瓷器装饰技法.它以五彩缤纷的色调.优美清新的艺术风格.精致巧妙的工艺技法,丰富多样的花色品种,在中国瓷坛独树一帜。1915年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拿回了金质奖章,被国外舆论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但由于烧造历史短,传世作品稀少,半个多世纪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以至于翻遍解放后出版的种种中国陶瓷史著作,也很难见到她的踪影。人们不禁要问:她当时究竟达到了什么水平?又是何种原因使她隐身幕后,深藏未露呢?毛泽东生前喜爱的"月季碗",今天中央领导用的"常委杯"."总理杯",著名国礼"世界和瓶"、"盛世牡丹瓶".与她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相似文献   

14.
庞洪奇 《收藏》2014,(8):34-41
白地黑绘(亦称白地黑花)是磁州窑最具特色的装饰方法。它将中国传统书法、绘画技法与制瓷工艺相结合,创造了新的综合艺术,开拓了陶瓷美学的新境界,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这一装饰技法在宋代书法、绘画艺术繁荣和普及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受到文人书画的影响而成熟、发展起来。正是文人书画家的广泛参与,提升了磁州窑艺术的高度,开拓了磁州窑文化的深度。同时,它又以多方面的创造及广泛传播,深刻影响和促进了中国彩绘瓷器及文人书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雨岚 《收藏界》2012,(3):61-62
素肌玉骨、沉静典雅的青花瓷器自从元代成熟以来,就广受中外消费者的欢迎,而将青花装饰工艺与其他釉下或釉上装饰方法结合一体也一直是制瓷工匠们探索的内容之一,也因此出现了一些与青花有关的瓷器品种。  相似文献   

16.
穆青 《收藏》2008,(3):62-67
剔花是宋代出现的一种陶瓷装饰新工艺,主要用在一些需要使用化妆土的粗胎瓷器上。其工艺一般是先在胎体表面施一至两层白化妆土,趁化妆土未干时用尖锐的工具迅速划出花纹轮廓,紧接着用铲状工具将花纹以外的化妆土剔掉,最后施透明釉入窑焙烧。剔花装饰巧妙地利用白色化妆土与深色胎体之间的反差来突出纹饰,与传统的划花装饰相比,不仅花纹显得更加醒目,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立体感。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瓷器,在文化交流中,其装饰、造型不断受到洋文化的影响,被誉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皇冠上明珠的元青花是最典型的例子,其实是"汉族文化、西域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结晶。"(《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下册,155页)当时,蒙古大军横扫欧亚,使中外交流的渠道更为通畅。以波斯人为主的回回人涌入,为华夏大地带来了新鲜的波斯文化。白地蓝花的元青花盛行,色彩上是受到蒙古人尚白尚蓝的影响。纹饰繁密(T166—2,图1)的装饰,与波斯手工业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17,(11)
正固镇瓷窑址位于山西省河津市北部吕梁山南麓,黄河与汾河交汇的三角地带。2016年3月至9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该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制瓷作坊、瓷窑炉等相关制瓷遗迹,出土数以万计的陶瓷器(片)和窑具。其中最能代表该窑特色的莫过于出土的金代装饰陶瓷枕。本文结合固镇遗址内出土的陶瓷枕标本及部分馆藏河津窑陶瓷枕产品,从胎釉、造型、装饰技法和装饰题材  相似文献   

19.
蔺永茂  解玉霞 《收藏》2012,(7):42-47
黑釉瓷是古代陶瓷中的特色品种,从东汉至明清持续发展,并演变出多种特有工艺,除了以釉色和造型装饰以外,黑釉瓷上还演进出结晶釉、刻划花、剔花、贴木叶、剪纸、漏花、金银彩饰、红绿彩饰等缤纷多彩的装饰手法。尤其在唐宋时期,黑釉瓷在南北方都有发展,在北方的定窑、邢窑、巩县窑、耀州窑、磁州窑以及南方的建窑、吉州窑、景德镇等窑场都有...  相似文献   

20.
原雪辉 《收藏》2014,(2):61-64
作为宋金时期磁州窑类型中出类拔萃的窑口,品类之丰、制作之精、装饰之美是当阳峪窑的显著特点。在其品种繁多的精美陶瓷制品中,以氧化铁为呈色剂的单一黑色釉装饰和以黑色釉为主要装饰辅以其他技法的复合黑釉装饰,因手法多变、匠心独运、制作精美而成为当阳峪窑的主要代表作品,也成为中国古代黑釉瓷装饰艺术系列中的璀璨之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