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总结介绍新时期新闻实践中的新鲜经验,本刊推出新栏目“我怎样当记”。在本期的开栏篇中,新华社穆青和冯健两位老前辈,首先介绍了自己记生涯中鲜为人知的经历与体会,相信读会从中获得不少教益。  相似文献   
2.
穆青 《华章》2011,(30)
论述了幼儿文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更联系教学实践解析课程的实效性,讲述具体做法和有益经验,以供交流.  相似文献   
3.
穆青 《收藏》2008,(3):62-67
剔花是宋代出现的一种陶瓷装饰新工艺,主要用在一些需要使用化妆土的粗胎瓷器上。其工艺一般是先在胎体表面施一至两层白化妆土,趁化妆土未干时用尖锐的工具迅速划出花纹轮廓,紧接着用铲状工具将花纹以外的化妆土剔掉,最后施透明釉入窑焙烧。剔花装饰巧妙地利用白色化妆土与深色胎体之间的反差来突出纹饰,与传统的划花装饰相比,不仅花纹显得更加醒目,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立体感。  相似文献   
4.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供志愿服务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这些形式之间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了志愿服务的完整体系。在未来的发展中,青年志愿服务应在扩展服务领域和内容的同时,注重服务形式的创新,使志愿服务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富有个性,争取吸引更多的青年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本着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共同目标,提供符合自身能力和兴趣的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一、开展青年志愿服务的不同形式对志愿服务的形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和归纳。在青年志愿服务已经充分展开的领域中,针对不同的服务内容和对象,可以总结出几个不同类型的服务形式。1.从志愿…  相似文献   
5.
一九六二年冬天,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二十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三十多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十万亩禾苗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年的最低水平。就是在这样的关口,党派焦裕  相似文献   
6.
我爱我华     
穆青 《学习之友》2009,(10):24-24
  相似文献   
7.
“绝对”概念在康德哲学体系中占有核心位置,它的外在表现“绝对命令”是康德无可批判的真理产物,并且深刻地影响着康德的道德哲学,绝对命令产生的绝对道德同样无可批判。在当今多元文化盛行的社会意识背景之下,加强对康德道德哲学的研究,如果能从其本体论角度引中出一条普世的道德规律,对于加强我国社会道德建设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长春和沈阳解放后,东北全境已经完全控制在我们手里。1948年11月底,《东北日报》由哈尔滨搬到沈阳,报社的主要工作也逐渐转到调研地方情况和战后建设上来。为此,过完春节后,大概在1949年2月上旬,我和报社的几个同志冒着严寒,深入到本溪、鞍山、辽阳、瓦房店等几个南满著名的  相似文献   
9.
适逢新世纪之始,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新华社建社七十周年之际,本刊特邀请穆青同志开辟“我的记者生涯”专栏,讲述他记者生涯中一些令人回味、发人深省的故事。 作为当代中国新闻界的代表人物之一,穆青同志在长达六十年的记者生涯中,在各个不同时期都曾写出过脍炙人口、震撼人心的作品。他对大局的深刻把握,对历史脉搏的敏锐感知以及和普通群众的鱼水深情,尤为记者们津津乐道并为之向往。同时,他在新闻理论和领导艺术等方面的建树,也成为当代中国新闻史上的宝贵财富。 收录在本栏中的这些故事,是作者精心选择的。它们有的叙述一个典型人物的采写过程,有的记录新闻史上一个重要事件,有的就是通过讲述一次失败的采访而坦言教训。其中对一些重大报道组织指挥方面的思考,对新闻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更凝聚着这位年届八十岁的老记者的心血。一斑窥全豹,我们深信,读者从中能得到很多启示。 历史是人们做过的事,也盛载着人们的智慧。鉴往而知来,新的世纪,我们在面向未来,积极参与竞争的同时,更应该珍视历史,珍视传统,从中汲取精华和力量,推动我们共同的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0.
我很赞赏《经济日报》扩大版开辟以个人命名的评论专栏。国内报纸上,专人执笔的评论专栏并不罕见,如《新民晚报》上林放(赵超构)的《未晚谈》,《羊城晚报》上微音(许实)的《街谈巷议》等等;但是将作者真名实姓作为栏名,《经济日报》可能是第一家。从这一点来说,《经济日报》是作了一次比较大胆的尝试。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我想,最大的好处是有利于培养专栏作家。早在50年代,乔木同志就多次提出要培养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专栏作家。几十年来,名记者,名评论员倒是出了一些,名专栏作家却出得太少了。依我看,不是缺少人才,而是缺少“舞台”。比如梅兰芳,天赋再高,如果不给他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