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现代西方政治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中,政治参与都是一个核心的概念,它在西方民主理论分析框架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西方学者从关注机构因素、政治动员因素、社会因素、政治文化等视角对政治参与理论进行分析和梳理,对政治参与行为加以观察和研究,可谓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由于西方学者研究政治参与带有西方制度优越主义倾向和行为主义方法论上的缺陷,导致其政治参与理论存在以偏概全、脱离客观政治实践等不足。  相似文献   

2.
中西方学者研究利益表达问题的最大区别是切入点不同,中国学者立足于社会转型带来的利益分化现象和群体性事件进行观察,而西方学者则关注利益组织、社会运动以及政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利益集团研究方面中国学者主要针对现实问题,而西方学者的研究已有相当的学术深度和学科广度。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是具有紧密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两个独立概念,利益表达是指利益表达主体通过各种社会途径向政府表达自己利益要求的活动,而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后者更加关注最后的政策结果,它是影响最后政策输出过程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国家,权力的分立与制衡使得决策往往是各有关国家机关之间妥协的结果,在这种高度分权的体制下,妥协成为一种常见的基本的政治现象。在代议制下,议会是各种利益在政治上的竞争中心。同时也是社会团结的中心。议会的这种双重性决定了它也是代议制民主下社会的政治妥协中心,代议制必然包容政治妥协。同时,妥协也是西方政治发展与民主制度演进的重要方式。政治妥协是现代民主制度内生的一种常见现象,现代民主社会需要的是一颗对待政治妥协的平常心。  相似文献   

4.
微观政治研究是西方家长参与学校治理研究的新领域,尽管微观政治在学校治理中无处不在,但是国内对采用微观政治理论来探讨中小学(幼儿园)中家长参与学校治理的研究并不多。以微观政治作为理论框架,梳理西方家长参与学校治理中的微观政治内涵、微观政治运作过程和微观政治运作策略,并以当前我国学校治理中家长参与不足现象为例,从阿恩斯坦公众参与阶梯理论以及意识形态冲突产生后的权力协调和权力转化维度探析家长参与学校治理中的微观政治运作,为我国家长参与学校治理以及家校合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政治参与是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政治现象。当代大学生是政治参与的主要群体,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总体上呈现积极、健康、稳定的发展特点,具有较高的政治责任感、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鉴别力.但同时也表现出政治功利性和政治冷漠等问题,为此,应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政治认知能力,加强共青团的团结、教育、引导职能,弘扬主流社会文化,从而加强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培养和引导。  相似文献   

6.
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面临严重危机,突出表现为身份政治大行其道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强大负面力量。身份政治在前现代社会就已存在,指代的是血统政治这种落后的政治现象。近代以来,身份政治的重心被转移到以平等为基本属性的公民身份上,促进了西方社会进步,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性质和弊端决定了身份政治必然会蜕变为保守政治。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作用下,身份政治逐渐演变为极端化的政治运动。身份政治的泛滥与阶级政治的衰落是资本主义民主陷入困境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对身份政治的研究,有助于观察和预判西方近些年变幻的政局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论政治冷漠的涵义、原因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的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的表现形态和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指标。然而,在现实政治中,无论西方还是东方,都存在广泛的政治冷漠。分析政治冷漠的基本涵义,揭示其产生的原因,论证其积极和消极作用,对于我们科学对待政治冷漠现象,促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冯涛 《培训与研究》2008,25(9):67-69
公民的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的表现形态和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指标。然而,在现实政治中,无论西方还是东方,都存在广泛的政治冷漠。分析政治冷漠的基本涵义,揭示其产生的原因,论证其积极和消极作用,对于我们科学对待政治冷漠现象,促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移民的政治参与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课题。从西方现有献看,西方学关于移民参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影响、制约不同移民集团参与其居住国政治的因素的探讨上。本则主要从移民的族群或化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和移民居住国的制度三种不同视角对影响、制约移民政治参与的因素做了理论分析,并分别对它们作了初步的理论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论政治参与在西方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民主与政治参与这对既相区别,又相关联的概念,以及其在古代、近代、现代、当代西方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时,政治参与也是政治关系中保证全民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在学术界,由于人们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不同,关于政治参与的含义尚未形成共识.所以,对于政治参与含义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介绍诸多学者对政治参与的含义的基础上,从政治参与的主体、客体、途径等方面,对这些不同的含义进行比较分析,并试图对政治参与作出自己的理解和诠释.  相似文献   

12.
了解西方社会,必要研究西方政治思想;了解西方政治思想,必要研究自由主义。现代自由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长期积累的结果,理清它的源起、发展以及未来的走向有助于我们认识的进一步加深。本文力图通过对现代自由主义的发展趋势的探讨来阐释现代自由主义的命运结局。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公司政治参与作为民主政治的产物,必须依法规定和先使,这是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法律系统,但公民政治参与法律规定尚须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现代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体现为一个社会具有较高的政治共识和公民政治参与。政治共识的构建基础正是现代政治制度,因此,现代政治制度成为现代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现代政治制度的主要功能体现为对政治权力的有效规范,对政治冲突的有效解决,以及对责任政府的促进。现代政治文化还体现在公民不仅具有政治参与的意识,还有政治参与的能力。而现代政治制度对社会政治参与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使政治参与合法化,并在此基础上趋向有序化方向发展。较高的政治共识和有序的政治参与,势必对政治稳定产生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政治参与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政治现象,其发展状况对该国的政治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即理性而有序的政治参与能够促进政治体系的稳定,盲目而无序的政治参与会造成政治体系的动荡。因此,推动我国政治参与的发展,维护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政治安定局面,需要做到:一、加强我国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二、提高我国公民的民主政治素质;三、实现政治参与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四、塑造公民良好的政治参与心理。  相似文献   

16.
“公共领域”虽然是西方学者分析西方社会结构的理论话语,但它的现实指涉在当今中国也已经是一种现实性的社会存在.因此,它在当今中国也应该具有“跨文化”的普适性.从当今中国的政治建设来看,社会公共领域通过提供政治参与主体的合法性和法规政策制定过程程序的合法性,壮大了中国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基础,从而促进了中国政治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要全面认识西方近代的国家,就必须深刻了解中世纪的政治社会状况,同样,要系统认识近代西方政治文化,也就必须准确地理解中世纪的政治思想,这已是西方政治哲学界和历史学界的共识。然而,在过去的年代里,我国学界对此一直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因此,适当的“补课”也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相似文献   

18.
政治参与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政治现象,其发展状况对该国的政治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即理性而有序的政治参与能够促进政治体系的稳定,盲目而无序的政治参与会造成政治体系的动荡。因此,推动我国政治参与的发展,维护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政治安定局面,需要做到:一、加强我国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二、提高我国公民的民主政治素质;三、实现政治参与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四、塑造公民良好的政治参与心理: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信息技术逐渐应用于政治过程,网络民主作为改善和增进政治机构回应性和责任性以及增进公民在政治进程中参与的一种手段,俘获了西方众多学者、政治家和政治积极分子的想象力。不少学者乐观地认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将极大地改变民主政治的面貌,人类将实现自雅典时代以来的直接民主的理想;另有部分学者悲观的认为,互联网只是一种技术,其给民主带来的不过是运作过程的变化,况且网络民主本身也具有众多的负面效应。尽管理论上的争论没有停止过,但西方国家已经在实践上作出了诸多探索。并且,为我国网络民主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理论上的启发和实践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政治极化不仅是当今美国政治的显著特征,也是美国历史上经常反复出现的现象。20世纪S&S时期(1960—1975年间,era of sixes and sevens, S&S Years)是美国政治极化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亨廷顿认为这一时期的政治极化是一种以政治观念为分野的垂直化分裂。自然的两极化并非左翼和右翼之间的社会分化,而是当朝和在野的政治分化。因此,亨廷顿对美国政治极化现象并没有表现出悲观的论调,而是认为美国的政治共识为政治极化设置了底线。美国拥有相对复杂、适应性强、相对自主并具有内部凝聚力的政治制度和以“两党制”为形式的现代政党制度,能够同化社会力量扩大政治参与活动。极化的社会力量在美国高度发达的政治机构和政治制度面前会逐渐走向缓和。作为世界最负盛名的政治学者,亨廷顿的理论范式向来具有很强的解释性、前瞻性和指导性,其关于美国政治极化的重要论述对于理解和预测当今美国政治极化的走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