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剑川海门口青铜文化遗址因被学者们誉为"云南青铜文化的源头"而声名远播,这从1957年、1978年、2008年,仅仅半个世纪就经过三次考古发掘,就足以证明剑川海门口青铜文化遗址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分量.……  相似文献   

2.
剑川山水     
正水是剑川的灵魂,山是剑川的精神,山水毓秀的剑川是大理的文献名邦。剑湖、沙溪、玉津河、金龙河、海尾河、白石江、弥沙河、象图河……水把剑川滋养成了一朵朵美丽的"金花";石宝山、老君山、千狮山、金华山……山把剑川支撑成了一个个顶天立地的"阿鹏"。剑湖湿地剑川县坝子,海拔二千多米,是位于滇西北的高原水乡。车一进剑川坝子,我立刻就看见了一个很大的湖泊,漾在蓝天白云下,漾在青山怀抱  相似文献   

3.
张笑 《大理文化》2011,(1):101-112
剑川海门口文化与白族原始宗教大凡讲到云南的历史,讲到白族的原始宗教,可以说无不与剑川海门口文化相关联。文化人类学专家罗康隆先生讲过:"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它一定占有一片特定的自然空间,这片自然空间中所有自然特性就构成了该民族特有的生存环境"。罗先生还特别谈到:"生存于不同生境的人们共同体,创造出了自己  相似文献   

4.
在"海上扁舟一叶轻,两岸梨花带雪香"的剑湖之滨,剑川古城西郊声名远播的千狮山蟒歇林下,一座竣秀的古塔在参天大树掩映、几多亭阁牌廊点缀其间的景风公园内崒然耸立,为文化积淀丰富的文献名邦剑川标识着厚重历史的沧桑.  相似文献   

5.
张笑 《大理文化》2013,(12):105-111
一、古城沿革 剑川一名的由来,至今仍无定论。按《云南图经志》等史籍所称:“剑川,境内有天然湖泊,湖尾河古称剑川,县以河名。”(“剑”则因河尾水势急如剑,因名。)剑川尚有“义督”之称。“义督”一词为纳西语,其含意为“南边的大门”。故此,南诏、大理国时期直至解放以后的八十年代.这里作为军事重地,一直由国家派重兵驻守。  相似文献   

6.
剑川的山     
剑川多山,剑川是山的故乡. 在剑川,你始终走不出山的怀抱.可你不必惊讶,你会在惊讶之余读懂剑川的山. 剑川的山有名,有名的山当属石宝山.石宝山位于剑川县南部,古书上记载:"剑之有石宝也,载在郡乘,为封内八景之一,历称名胜".石宝山峰峦重叠,谷幽水秀,山中风光各有情趣,素有"大理有名三塔寺,剑川有名石宝山"之说.  相似文献   

7.
今年(2000年3月28日)是剑川人民的儿子禾雨去世三周年纪念日,他从小生长在剑湖畔这块美丽的沃土.……  相似文献   

8.
无为 《大理文化》2014,(5):85-87
为了解剑川县白族学会工作情况和介绍剑川旅游.2014年1月23日,大理州白族学会赵济舟会长,和生弟、赵润勤副会长以及白族诗人李公一行来到剑川。他们到剑川的第一站行程是剑湖边。  相似文献   

9.
弹指千年古韵大理大理,是一种历史的鲜活延续。时间长河中的大理,源远,流长。大理银梭岛贝丘是最早的一朵文明浪花,距今已有4881年,剑川海门口的史前文明,祥云大波那铜棺遗址……千年回眸,万般情思,历史踪迹,跃然如怀……"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相似文献   

10.
正二十年,一条湖,我们之间有着数不清的过往。1湖畔嬉戏我家坐落在剑湖东南侧一个叫下庄的小村子,隔着剑湖也就两三百米。村子北边满是庄稼田,一直延伸至剑湖畔。田间空出一条泥土大道,稀松的土路上忙碌的都是手推车,时有小坑跌跌荡荡,炎炎夏日农人汗出  相似文献   

11.
柔情剑川     
于我而言,剑川始终是我未曾抵达时魂牵梦萦的远方,是我抵达后流连忘返的乐园,是我离开后又始终无法割舍的地方。也许,身怀三尺剑,难敌绕指柔,面对这样一个柔美之地,何人能够  相似文献   

12.
赵丰 《大理文化》2005,(1):57-61
一、故居向湖村 先生故里向湖村原名水寨,在城南约一公里,村西紧临金华山麓之西湖、东南近剑湖.向湖村是个好地方,在房前屋后可以看到西湖碧波荡漾、华山倒影,湖光山色极似大理银苍玉洱之景观.东南剑湖烟波浩渺、帆影渔灯,居民世代耕读传家,兼营西湖渔业,可称鱼米之乡.每届三春九夏垂柳依依,繁花似锦,荷花世界,清香解暑,到七八月,湖心湖边的渔舍里游人暴满,品尝西湖特产黑脊鲫鱼,本地俗语"东山萝卜西湖鱼,牵挂游子思乡情".  相似文献   

13.
剑川景风阁     
剑川是滇西北高原上古韵流芳的县份,位于风花雪月的大理与"香格里拉"中甸之间,是白族世居之地.提起剑川,人们自然会想起石宝山唐代石窟、满贤林千狮山……除此之外,剑川还有一处古迹叫景风阁,这里是剑川历史文化的又一渊薮,鲜为人知,却值得一访.  相似文献   

14.
雕刻时光     
正自古以来,剑川木匠以精湛的技艺,雕刻了不可胜数的木雕作品,使剑川木雕成为世人认识剑川的一张名片。而在剑川的木匠队伍中,今年64岁的施鸿训就是一位名气不小的剑川木雕艺人。难忘木器厂岁月剑川是电影《五朵金花》中大理白族青年"阿鹏"的故乡,是名闻中外的"木雕之乡"。剑川县木器厂是许多剑川木匠的"摇篮",只要说起剑川木  相似文献   

15.
剑川"得勒母子汤" "得勒母子汤",是剑川特有的一道美汤,鲜嫩香爽,在肴席上颇受青睐.然其汤名却不能望文生义,照字面去理解."得勒母子汤"是剑川白族语,意为蚕豆母枝叶与蚕豆瓣儿(干、鲜均可)一起合煮的汤,的确不失为一味奇汤.虽说滇西普种蚕豆,然而"得勒母子汤"这一吃法,或许惟故乡剑川独有.  相似文献   

16.
(一)   剑川僻处南天一角,为一边远小县.但剑川各族人民,特别是占全县总人口90%以上的白族人,历来重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汉文化学习.……  相似文献   

17.
赵勤 《大理文化》2003,(1):48-49
寇元勋出生于鲥川县的一个白族世家. 剑川是大理州的文献名邦,人才辈出.寇氏家族,世居风景如画的金华山下西门街.寇家在清代便出过寇浚、寇璜、寇珩三位举人和多位教书育人之师.寇家在剑川算是一个书香门第的"教育世家".  相似文献   

18.
剑川作家杨益均老师说,当年徐霞客来到剑川古城,北门外一老人接待他.没有让他去吃大鱼大肉,而是带他到剑川各地吃平常小吃。没想到吃得徐霞客赞不绝口,一一给他吃过的菜取了名字。如今菜名已无法考证。但这些徐霞客赞不绝口的菜却一直是人们最喜爱的。如果你来到了剑川,也可跟他一样,深入剑川大街小巷,尝尽剑川美味。  相似文献   

19.
景风公园在我的家乡大理剑川,金华山景区作为北大门上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一粒明珠,是你一生不能不游的地方。景风公园是金华山景区的第一个景点。公园内的景点有八个,在剑川是一个人文内涵极为丰富的景点之一。它反映了剑川作为"文献名邦"的文化特质,浓缩了剑川作为"匠艺之乡"的建筑风  相似文献   

20.
赵藩年谱     
赵藩,字樾村,一字介庵,别号蝯仙,晚自号"石禅老人".白族. 剑川向湖村赵氏,居剑川望德城,即今向湖村,嗣后世代以耕渔为生.历元、明、清三朝,至赵藩时为二十二世.其父赵联元为秀才,在村设塾授同里子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