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有个小山村,以出产蕨菜盛名,商人们纷纷到这里收购蕨菜。可是到后来,再也没有商人踏进那个小山村,致使那里的蕨菜堆积如山,只能白白地烂掉。有人问那些商人原因,商人说:“因为他们的心灵缺少阳光。”原来按常规,蕨菜从山上采下来后,要摊放在地上晾晒一天,第二天翻个个儿,再晾晒  相似文献   

2.
扫把情人     
朱美琪 《小学生》2006,(12):30-31
那几天,放学后例行检查教室,发现卫生角里的抹布黑乎乎地掉在地上,扫帚斜躺在地上,拖把没有拧干放在那里。每次我都是叫值日生再去整理一次就好了,可是这些天这些现象没有改变多少。于是我就利用心理活动课的游戏来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这样做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活动课时我说这节课做《扫把情人》的游戏,大家一听就来劲了,一定好玩。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铁链     
有个老铁匠,他打的铁链比谁的都要坚固,可是他木讷不善言,卖出的铁链总是很少,所得的钱也只够勉强糊口。人家说他太老实,但他不管这些,仍旧一丝不苟地把铁链打得又结实又好。有一次老铁匠打好了一条巨链,装在一艘大海轮的甲板上做了主锚链。可这条巨链放在船上很多年都没有派上用场。有天晚上,海上风暴骤起,风急浪高,随时都可能把船冲到礁石上,船上其他的锚链都放下了,但是一点儿也不管用。那些铁链此时就像纸做的一样,根本受不住风浪,全都被拉断了。最后大家想起了那条老铁匠打的主锚链,把它抛下海去。全船一千多乘客和许多货物的安全现在…  相似文献   

4.
蕨菜     
说起蕨菜来呀,是我们乡下人最常见的,再熟悉不过的一种野菜。蕨菜喜欢在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的地方生长。有的喜欢长在我们平时种橘树的地方,有的长在草丛里。生长蕨菜最多的地方要数被火烧过的山坡了。春天的3月,正是蕨菜生长的好季节,它们争先恐后地冒出地面。刚冒出地面的蕨菜,短短的,真像一个个小矮人似的立在那里。可有意思啦!过不了几天,各式各样的蕨菜漫山遍野都是,我们采都采不完。有的蕨菜长得挺拔而修长,像一盏盏路灯。它们整齐地排成一队,又像一个个军人昂首挺胸地站在那里。有的蕨菜分枝了,像一个人正在运动。我和…  相似文献   

5.
春节期间,我做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甩萝卜。春节前几天阳光明媚,妈妈提议全家一起做咸萝卜:爸爸洗,妈妈切,我把洗好的萝卜放在竹席上晾晒。可是,当我们把洗好的萝卜晾晒到阳台上以后,接连几天太阳公公都没露脸,连风婆婆也不见踪影。萝卜不仅没干,表面还出现了霉斑。这可怎么办?我急得团团转。突然,看到洗衣机我眼前一亮:洗衣机能把脏衣服洗干净并甩干,它能不能洗掉萝卜上的霉斑,并把洗好的萝卜甩干呢?我把我的新奇点子告诉了妈妈,却惹得她直笑。  相似文献   

6.
初到德国     
我3岁时来到德国,一转眼已经过了十几年了。从小生活在德国,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可是我还记得,刚来德国时,常常想起中国的老家。那时,我语言不通,又不认识任何人,觉得德国一点意思也没有。可是,不把我送进幼儿园去我又怎能学德语,又怎么能认识小朋友啊?就这样3岁的我被送进了幼儿园。一天一天的像个傻子一样坐在旁边,连渴了,饿了都不会说。我每天嚷着、叫着不想去幼儿园。没过多久,我病了,谁知道是因为受凉,还是不适应新环境,谁也不知道。病好后,我换了幼儿园。我的新老师是一位非常喜欢小孩的、非常有耐心的好老师。从第一天进新幼 儿园…  相似文献   

7.
我曾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东京的一家餐馆打工,老板要求洗盘子时得刷洗六遍。一开始,留学生按要求刷洗,洗着洗着,他发现洗五遍和洗六遍一样干净,于是就只刷五遍,后来又发现洗四遍和洗五遍一样干净,又减少到洗四遍。老板也看不出盘子少洗了两遍。出于“好心”,他悄悄把这个“秘诀”告诉了和他一起在打工的老老实实洗刷六遍的一个日本人。谁知那个日本人一听,竟惊讶地说:“规定要洗六遍就该洗六遍,怎么可以少洗两遍呢?”这是一个多么“聪明”的中国留学生,在许多人眼里,这个老老实实的日本人有点傻。可是,中国就有一句老…  相似文献   

8.
将胡萝卜煮熟后再切片,抗癌效果更佳,它所含有的抗癌化合物比先切片的胡萝卜多25%。整个烹饪出来的胡萝卜味道也更好,因为保留了更多糖分,切碎的胡萝卜在烹饪过程中会有更多营养物质流失掉。将胡萝卜整个烹饪或之后再将其切碎,不仅可以锁住更多营养物质,而且口感也更好。提示:胡萝卜放在空气中,营养会通过氧化而流失;放在清水里,营养会直接溶进水中;放在有油的地方,营养也会溶在油脂里而流失。做不到整体烹饪或不切就吃的情况下,也要尽量一次把整个胡萝卜吃完,这样能让营养吸收相对完整。实在吃不完时,能吃多少做多少,剩下的未经烹饪的蔬果则一定要用保鲜膜包起来,放在冰箱里,并尽快食用。  相似文献   

9.
我是我们班的迟到大王,这个称号让我非常苦恼。我多少次下定决心要把这个帽子摘了,可是坚持不了几天,我的老毛病就又犯了。上学期,老师就曾很严厉  相似文献   

10.
营养速递     
正巧用焖烧壶做粥冬季的早晨,让宝宝喝上一碗热乎乎的粥,身体都是暖暖的。可是,对于工作忙的妈妈来说,早上煮粥比热一杯牛奶可麻烦多了。这时,家里的保温杯、焖烧壶可以派上大用场了。可以在头一天晚上准备好食材,把焖烧壶用开水烫一遍,再加入食材,然后灌入开水。第二天早上起来倒出就可以食用了。  相似文献   

11.
省略阳光     
选自《读者》2002年第6期责任编辑/王 朝一家著名的国际贸易公司高薪招聘业务人员,应征者络绎不绝。在众多的应聘者中,有一位年轻人条件最好,毕业于名牌大学,又有在市外贸公司工作三年的经验,所以他坐在主考官面前时,非常自信。“你在外贸具体做什么?”主考官开始发问。“做山野菜。”“哦,做山野菜。那你说说,对业务人员来说,是产品重要,还是客户重要?”年轻人想了想,说:“客户重要。”主考官看了看他,又问:“你做山野菜应该知道,山野菜中,蕨菜出口主要是对日本,以前销路非常好,有多少收多少,可是最近几年,国外客商却…  相似文献   

12.
余燕 《学前教育》2009,(6):22-22
我园有一种自制玩具,是把孩子们进餐时吃鸡腿剩下的骨头清洗干净,用84消毒液浸泡消毒,放在阳光下暴晒晾干,涂上各色丙烯颜料。晾干后,孩子们就可以发挥想像尽情地玩了。日常的清洗消毒工作与班级中的塑料玩具一样,教师每周用84消毒液消毒一次,再用清水洗净后晾晒。没想到孩子们自己发明且不断创新出一个百玩不厌的游戏。  相似文献   

13.
打工记     
老圈总想找点事儿做,去了好多地方都是碰了一鼻子灰。这天,去了一家杂货店。掌柜的看老圈挺老实,就收留了他,管吃管住可是工钱很低。上工前,掌柜的对老圈说:“以后要多干活,少说话,没人干的活都由你来干;没人吃的东西你再吃。记住了吗?”老圈连连点头。过了几天,老圈看见写着赊账名单的小黑板好多天也没有人擦,心想:这正是好好表现自己的机会,就主动地擦掉了。傍晚时分,他又看到财神爷供桌上摆着的许多干、鲜果品,好多天没有人动都快坏了,想起掌柜对他的嘱咐,便毫不犹豫地把这些果品吃了个一干二净。后来的结果大家就可想…  相似文献   

14.
雷艳 《广西教育》2013,(32):68-68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代表作,其对教育工作者的启迪作用是不可不谈的。该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故事。我喜欢上了书中那个小豆豆。从书中的叙述我知道,"起初,正上课的时候,她(小豆豆)总要把课桌盖开开关关地弄上上百遍。因此我就对她说‘:没有事就不要老这样开来关去了。’于是,她就把笔记本、铅笔盒、教科书统统塞进桌斗里,然后再一样一样地取出  相似文献   

15.
针浮水面     
今天上课,陈老师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可不可以不借助任何物体使针浮在水面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想上台一试,陈老师叫了廖强。廖强拿起针小心翼翼地放在水面上,可针马上就沉下去了。而且无论试多少次,结果都是一样。这时候,陈老师教给我们一个小秘诀:她先把纸巾放在水面上,然后再迅速地、轻轻地把针放在纸巾上。奇迹出现了,纸巾慢慢地沉了下去,而针却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像一只平静的小舟在水面上飘荡。同学们都惊呆了。陈老师告诉我们:水有一种张力,可以承受小物体浮在水面。但如果物体重量超过了这个张力的承受范围,物体就会下沉啦。针…  相似文献   

16.
一天中午,我到表哥家,看见表哥养了好多蚕,就跟他要了几条。表哥说:“给你可以,但我们要比一比谁的蚕先生卵。”我答应了。回到家里,我把蚕放在一个盒子里,摘来一些桑叶,擦得干干净净,剪得又细又匀,均匀地撒在盒子里,每天换一次,非常小心地照料着它们。就这样,蚕一天天地长大了。一天,我看见一条蚕躺着一动也不动,以为它准是死了,就把它扔了。又过了几个星期,蚕开始结茧了,有白的,有黄的,我高兴极了,把所有的桑叶都拿出来,再把蚕茧轻轻地放下去。几天过去了,蚕茧里钻出一只只小“蝴蝶”,我诧异极了,怎么蚕全变成蝴蝶了?是不是表哥给我的蚕有…  相似文献   

17.
[题目]有一只蜗牛在不断地向前爬行,第一天爬4米,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爬一些,且多爬的一样多,第30天爬10米,问:30天蜗牛共爬多少米? [分析与解]此题如直接进行解答,非常繁杂且容易出错。如把问题适当变更一下,则此题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18.
两只蝴蝶     
蝴蝶妈妈生了两只蝴蝶,一只纯白无瑕,一只黑不溜秋。大家都很喜欢白蝴蝶,因为她的颜色跟天上的云一样纯净,就像白雪公主一样美丽,因此她非常骄傲。大家围着白蝴蝶唱歌、跳舞,还叫她“白雪公主”。黑蝴蝶呢?大伙儿都不喜欢她,说她又黑又丑,没人愿意跟她玩。早上,黑蝴蝶正在晨曦中忙着采花粉,白蝴蝶轻蔑地对她说:“小黑炭,你看你的皮肤多黑呀,和我相比,根本就是一个天,一个地!快走开,别把我纯净的身体染黑了。”其他蝴蝶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但是,  相似文献   

19.
一天,同学们都在自习课上写作业,教室里非常安静.我趴在桌上,用耳朵紧贴桌面,能听到在一般情况下觉察不到的声音.为什么紧贴桌面能听到,而离开桌面就听不到了呢?我猜想,这是由于桌子和水泥地面都是固体,传播声音的速度快,且桌子内部是一个空腔,起到扩音的作用,这样微弱的声音经过放大就能被听到了.这同古代打仗时,士兵把箭盒放在地面上,耳朵贴近箭盒便能听到远处兵马来犯的声音,应该是一样的道理.  相似文献   

20.
今天的事不能拖到明天!可是……你们又去哪儿?这都是您几天前就该干的活儿。您还要拖到哪天才干?喂,写完作业再玩!跟你们说了多少次了……家有女儿 反驳@朱森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