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晓红 《考试周刊》2009,(21):36-36
体验是一种包含感受、情感、理解、联想、领悟等诸多心理在内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体验性的小学教学“把学生看成人”,“把语文教学看成是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成长过程”。具体来说是指在教学中把学生从枯燥的语言形式的分析和语言知识的灌输与记忆中解脱出来,让他们“以自己的需要、价值取向、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已有的经历等完整的‘自我’理解,去感受、去建构”,从而生成自己语言学习时独特的情感感受、领悟和意义。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自主.  相似文献   

2.
彭伟萍 《职教论坛》2002,(22):40-40
历史课教学的“自主体验”是调动学生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理解、认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一种教学方法。“自主体验”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是一种学习方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这种过程融入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意愿和思维方式,因而也是一种自主探究的过程。笔者认为,自主体验的方式的确有助于历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自主体验”教学方法要求让学生自己去把握、去发现、去描述,这必然对历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历史课教学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让学生以自主体验和…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中曾多次提到多元的问题,如“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该以整齐划一的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多元理念的提出可以说是  相似文献   

4.
矛盾青春     
新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它强调了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看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么怎样让学生在课外去发展这种独特的经历呢?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是学生认知的需要,也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更是学生情感体验的需要。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只有把知识的“根”安在学生自己经验(可以是直接经验,也可以是间接经验)里,才能真正地实现意义建构。而要把知识的“根”安在学生的经验里,就必须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去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经验与“新知”进行相互作用。学生经历了此过程,不仅有利于实现意义建构,而且还有利  相似文献   

6.
《课标》中描述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时用了“体验”这一动词,强调了体验学习的重要性。“体验”是指学生在某种情境中去感受,去探索,去应用,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  相似文献   

7.
景中梅 《教师》2013,(33):89-89
体验学习就是在课程实施中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直观感受、体会、领悟去再认识、再创造,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性知识理解的一种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因为,小学数学教学中迫切需要提侣“体验学习”,要多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知识。  相似文献   

8.
戴正兴 《山东教育》2004,(35):12-13
《语文课程标准》吸纳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多元理解的“多元”思想十分引人注目,如“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该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以这样的理念来参照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语文教学有悖于课程标准新理念的现象依然存在,传统的“引君入瓮”的“启发式”提问依然不时地出现在课堂上。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中曾多次提到多元的问题,如“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该以整齐划一的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多元理念的提出可以说是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提倡“体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只有注重实践,多创设贴近学生  相似文献   

11.
体验教学是以体验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学者吕渭源认为:体就是身体,体己;验就是检验,证实;体验即是“以身体之”,“设身处地”地去“证实”。也就是说体验是接触实物或实践活动中对原貌的一种真切感受。生物学教学也同样如此,让学生跳出“生物”学生物,融人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体验来滋养、丰富、拓展生物学,这正是当前教育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体验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前提,是能力生成的基础和决定性条件.体验是人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在体验中,主体以自己的全部“自我”(已有的经历和心理结构)去感受、理解事物.化学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促使学生的体验生成.这就要求教师变教学活动的主宰者为教学活动的对话者、组织者和促进者,为学生的学习实践创设良好环境,促进学生学习体验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愈来愈显得重要,“读风”盛行起来,有“读”占螯头之势。新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学生的阅读量、阅读目标、阅读策略都作了详细的要求.强州“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自一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得到营养”“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县有感受、理解、欣赏相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性学习尤其适用于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科。物理学中的现象,规律多数来自于生活,相当多的知识需要学生主动去观察、思考、探索、感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培养科学精神和态度,掌握科学思维和方法。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也有优点,比如在知识的获取上比较直接等。但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使学生缺少了知识获取过程中的某些体验和感受,导致学生对一些知识难以理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吴惠娟 《教育艺术》2004,(12):56-57
《数学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刻画学生的数学活动水平。可见变数学教学过程为学生体验的过程已刻不容缓。而我们知道体验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它需要学习者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客观事物,这样才能达到一种自我感悟、自我认识、自我升华的内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爱平 《语文天地》2012,(11):26-27
“体验”心理活动是由感受、联想、理解、领悟、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在体验过程中,主体以已有的心理结构和经历去感受和理解事物,发现事物和自我之间的关联,由此产生深刻的领悟和丰富的联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好体验型课堂模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认知能力,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7.
谈感悟     
“领悟”在词典中的意思是“理解、明白、领会”。它主要是通过感受、体验去“明白、理解”。因为“理解”就有既“感”的过程,也“悟”的因素。对一个问题(包括字词句段篇等)完全的、深入的理解,不能没有“感”的过程,也不能没有“悟”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何谓“体验学习”?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1千米有多长、1吨有多重,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走出课堂去估一估、走一走、看一看、称一称、算一算,实际体验1千米有多长、1吨有多重,这便是体验学习。两种学习的效果,后者肯定优于前者。这说明:“体验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应用实践,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笔者曾有幸在宁波市万里学校听过金莹老师执教的《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感受很深。这节课,金老师在先分类揭示课题,用三角尺示范画角,让学生初步直观感…  相似文献   

19.
乐晓华 《师道》2005,(7):23-23
语教学中的阅读课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活动,其重要目标就是指导学生凭借语言材料,通过对语言内容的理解,语言情感的感悟,语言规律的发现,以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学定教,以人为本”,就在于带领学生走进教材。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用语感去连接课与学生的感觉,感受和情感。在阅读指导中,教师要以明确的目的、多样的方法、相机的点拨、及时的调控、鲜明的层次,把学生带进阅读的神奇境界。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教学中,要实现知识、技能、能力、态度的和谐发展,就需要让学生多体验、多参与一些探究的过程,进而在体验和参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尤其是概念、公式、定理等基础知识,更需要学生去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有效拓展思维“宽度”,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