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于本世纪70年代,形成于80年代,到90年代成为我国和世界许多国家的发展战略思想原则。70年代,在国际上有关的发展会议上,人们曾经提出过“合乎环境要求的发展”,“生态的发展”,“连续的或持续的发展”等概念,最后选定为“可持续发展”。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①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课题。它需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各领域的通力合作的研究,才…  相似文献   

2.
一、可持续发展观和语文教学整体性的理论基础1987年第 4 2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提交的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的需求 ,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这种新的思想观念是一种新的发展观 ,新的伦理观和新的时空观 ,更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一 )它强调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 ,是保护自然的能力和征服自然的能力的同步发展。1994年联合国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中又指出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人 ,人是发展的中心和动力 ,也是最终目标。发展取决于人的价值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目标…  相似文献   

3.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致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已成为全世界发展战略的共同选择;当然,这也是我国跨世纪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人为本位”。而人的发展,人的素质的养成,则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因此,探讨可持续发展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二者的关系,摸索如何通过有效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去培养适合当今社会与未来发展需要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把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并列为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这是很有远见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其基本含义是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远的、持续发展的动力,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致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  相似文献   

5.
21世纪高等教育思想的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岩 《江苏高教》1998,(2):26-28,51
21世纪高等教育思想的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吴岩一、高等教育理念的升华(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升华可持续发展的原生含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从自然经济脱胎出的朴素的“天人合一”的...  相似文献   

6.
1987年召开的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个重要文件《我们共同的未来》。文件指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致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这就明确表述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首先是实现“代际平等”,即在规划当代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子孙后代发展的可持续性,给他们留下继续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应持科学、合理和节制的态度。在发展科技与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不能片面追求当代人的生活质量而不择手段,以免把难咽的苦果留给后人;第二是实现“代内平等”,即实现不同国度和同一国度不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是现代管理学的黄金法则,也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的体现和追求。“实施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已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改革的明确目标,而这一目标蕴含着深刻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就是评价要真正了解、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为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实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终身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把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并列为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是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远的、持续发展的动力,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致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与传统的发展观根本不同的是,从注重物质生产的发展到注重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和谐发展,突出了人的素质全面的发展。只有人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带动全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人的终身教育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题中应有之议,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在人类即将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社会的迅速…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 ,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素质教育与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素质教育要以育人为本 ,重在培养能力 ,着眼于人的整体发展。  一、素质教育强调育人为本  就本体功能而言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提高国民素质是任何一个现代国家教育事业的根本目的所在 ,也是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人力人才方面的资源保证。“应试教育”把满足社会选才需要视为学校教育唯一目标追求 ,这就从根本上颠倒了“育人”与“选才”的关系。诚然 ,社会百废待兴的非常时期 ,“选才优先”策略在迅速满足社会急需的大量人才方…  相似文献   

10.
如果你在大多数的化学公司的办公室里说出“可持续发展”这几个字,你得到的反应将是呆滞的双眼。紧皱的眉头,或者是那种“漫不经心”的表情。人们或许觉得这个字眼似曾相识,但仅此而已。“这是个很模糊的概念”,化学品制造商协会的国际事务高级总裁加里蒂·R·贝克说:“你不会在许多公司发现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更广泛的理解或深入的谈论。”正如在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上定义的那样,“可持续发展是在不损害后代人的需要的情况下满足当前的需求”,这句话构成了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全球政府首脑会议及此后一系列规模…  相似文献   

11.
1987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布兰特拉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并把它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1992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全球(对世纪议程),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达成共识: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迈向新世纪的目标依据和行动纲领。中国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把它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方针。我国政府在1994年3月编制完成了(中国对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制订了促进经济、人口、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和持续…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10月5日至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并发表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宣言》第一条第一句话便是:“我们重申,应保持、加强和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和重要作用,特别是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使命。”1概览通篇“宣言”,这是贯穿整个文件的一条“红线”,也是21世纪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共同理念和目标追求。众所周知,“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这一“定义”,就其社会观而言,主张公平分配、瞻前顾后;就其…  相似文献   

13.
祁欣怡  平燕 《家教世界》2022,(33):49-50
<正>“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被国际自然保护同盟提出的,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概念,而后被广泛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近年来,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越来越高。2005年,联合国大会正式发布《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国际实施计划》,正式提出“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开展。在2015年召开的联合国大会第70届会议上,各国共同商议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并将教育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理应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作为“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唯一出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之共识。按照国际通行的解释,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是既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又实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和谐,使子孙后代能够安居乐业,得以永续的发展。因此,可持  相似文献   

15.
面向未来,开展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可持续发展及其思想内涵联合国 1 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 993年又作重要补充 :“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这是人类走向新世纪的共同宣言 ,其思想内涵包含 3个方面 :在人与资源方面 ,保持资源永续利用 ;在人与环境方面 ,建立生态文明 ;在经济与社会方面 ,提高生活质量。可见 ,可持续发展强调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综合协调 ,均与生物学息息相关。在生物教学中要及时渗透并开展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 ,…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把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作为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战略提了出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发展既要符合当代人的利益,又能保证人的身心和谐、均衡、持久的发展不受损害。正如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通过的《关于可持续的发展的声明》,在《声明》中指出:“可持续的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业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这就迫使我们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保证当代人的旅游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旅游需要的理念。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甘肃省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三峡库区生态痕迹的评估与计算,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延伸概念为“既满足长江上游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能破坏长江流域的生态平衡,不损害中下游人们满足基本需要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三峡库区应该建设“内部循环,外部开放,以水体为中心,走集约经营发展之路”的环境生物圈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以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 1世纪议程》为标志 ,“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实际目标 ,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建设文明社会的象征。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环境关系认识的新阶段。一、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需求和愿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三层意思 :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全体人类的基本要求和给全体人类机会以满足他们较好的生活的愿望。当今贫富悬殊、两极分化 ,要给世界以公平分配和公平发展权 ,就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优先的…  相似文献   

20.
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对于今后十五年的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在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江泽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