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元代学者韩信同著述甚丰,然其著作流传后世甚少。《三礼图说》作为其流传不多的文献,向为后世礼学家所推重,然其论《三礼图》之内容真伪迄无定论。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出土实物等对其内容进行考说,以为其内容有修订前贤之论,亦有独创之处,实为礼学史上重要论著。  相似文献   

2.
读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上卷)卢向前先前尝读李锦绣刊怖之各单篇论文,①觉其读书为文甚勤,而诸文中精妙之出比比皆是,显露出非凡才华。钦佩之馀,因了同承师门之缘会,②亦每每与她通信商讨一些学术问题。而於此前即後,知其在撰写大部头的唐代财政史著作,有关单...  相似文献   

3.
道家哲学与现代"生"、"死"观叶秀山《老子》书第五十章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用其刃。夫何故?以其无...  相似文献   

4.
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嗜者也。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自发见以来,二十馀年间,东起日本,西迄法英,诸国学人,各就其治学范围,先后咸有所贡献。吾国学者,其撰述得列于世界敦煌学著作之林者,仅三数人而已。夫敦煌在吾国境内,所出经典,又以中文为多,吾国敦煌学著作,较之他国转独少者,固因国人治学,罕具通识,然亦未…  相似文献   

5.
德国作家京特·格拉斯又献新作西石编译1959年,随着处女作《铁皮鼓》的问世,32岁的京特·格拉斯(GunterGrass)一鸣惊人。37年来这部非同寻常的作品一直闪烁着耀眼的光环;其印数已达400多万册,被翻译成20余种文字,书中的主人公、鼓手奥斯卡...  相似文献   

6.
扬雄《方言》里面的外来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容斋随笔》称此书为《车酋轩使者绝域语释别国方言》,“以‘代’为‘域’,其文独异。然诸本并作‘绝代’,书中所载亦绝无绝域重译之语。洪迈所云盖偶然误记。”洪迈的说法见《容斋三笔》卷十五,《提要》指出洪氏误记是正确的。但是认为扬雄...  相似文献   

7.
刘咸炘先生学术成就及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刘咸(1896.11.29-1932.8.9)是四川省近现代卓有成就的一位重要学者,所著《推十书》凡231种,计475卷,涉及哲学、史学、文艺学、校目录学等诸多领域,创意甚多,惜英年早逝(只36岁),而其著作又刊印得不全、不多,以致鲜为人知。1995年本刊曾介绍其中一种《三国志》知意。现值对成折先生百年诞辰,成都古籍书店影印出版了他的《推十书》。发掘、研究巴蜀文化遗产和有价值的学术著述,是本刊的一个任务,在此特选刊了肖父教授为《推十书》影印本所写的序言,希望对刘威诉先生的研究有所促进。标题为编者所加。《推十书》,…  相似文献   

8.
(一)道教四大真人与四大天师《兼谈理学家罗从彦和颜钧)唐玄宗天宝元年《74年)追封庄子、列子、文子、亢仓子为南华真人、冲虚真人。通玄真人、洞灵真人,其著作称真经。传闻通玄真人文子姓李名《刑、肩两音),字计然,师事老子且教导范蠢,然则《文子》堪称最早阐释《道德经》的宝典。洞灵真人亢仓《桑》子或庚桑子,即《庄子·庚桑楚》之主人公。庚桑乃复姓,此篇介绍老胭之役《门徒》有庚桑楚者,偏得老阳之道。偏曲等于《天地》篇孔子批判汉阴丈人修浑滩氏道术未到家——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南宋林希逸误导陈鼓应教授错解这贬词为褒…  相似文献   

9.
袁燮(1144—1224年),字和叔,浙江鄞县人,师从陆九渊,学界称絮斋先生。袁氏《絮斋家塾书钞》为“其子乔崇谦录其家庭所闻,至《君爽》而止”(《直斋书录解题》卷二),非其手作。《四库》馆臣认为:“燮之学出陆九渊,是编大旨在于发明本心,反复引申,颇能畅其师说。而于帝王治迹,尤参酌古今,一一标举其要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十一)《书钞》不仅体现了袁氏的心学特点,而且是其政治思想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正>《红书》百年再现《红书》(The Red Book),一本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大约写于1914年到1930年间的分析心理学专著,2009年岁末在美国出版,并出人意料地成了购物月的畅销商品。此书通体赤红、价格不菲(195美元),其销量虽不至于红得发紫,却也登上《纽  相似文献   

11.
从《金枝》到《黑色雅典娜》──二十世纪西方文化寻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首二十世纪西方知识界的文化寻根浪潮,如果把过去的这100年的学术思想进程大致划分为早、中、晚三期,那么弗雷泽(James Fraier)的《金枝》(The Gold-en Bough)、施瓦布(R.Schwab)的《东方文艺复兴》(La Renaissance Orientale,Paris:Bibliotheque Historique 1950)和伯纳尔(Martin Bernal)的《黑色雅典娜》(Black Athena,Free Association  Books,London1987),这…  相似文献   

12.
朱宗震 《东方文化》2000,(6):99-100
李新总编的《中华民国史》是一部多卷本的著作,我参加其中的工作,已有16年了。自参加第2编第1卷的工作完成后,按照分工,我即着手准备第3编第6卷的写作,并于1997年10月经李新审定后交出版社审稿。  相似文献   

13.
《论语集注》是《四书章句集注》的一部分,是朱熹经过40多年的用心“理会”,并“逐字称等”后,才最终写定的经典之作。其注释特点有三:第一,以程氏之学为主,兼采时人之说;第二,承袭、增损改易汉唐古注;第三,通经以求理。《论语集注》既注重探求经文之本义,又注重义理阐发,从而将训诂学与义理学熔为一炉,避免了对经文的穿凿附会,使其阐发之义理建立在对经义的解释之上,因此成为《论语》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一部著作。  相似文献   

14.
魏华 《滇中文化》2006,(3):28-29
在中国“八景”之多,几乎遍布九州。倘如你从北京出发往南旅游,什么“燕京八景”、“太原八景”;“关中八景”、“洛阳八景”、“潇湘八景”、“羊城八景”等等,等等,不可胜数。这还是又八景,小一点的更多。以安徽省为例有“古庐州.八景”(合肥县)、“凤台八景”、“芜湖八景”,“铜陵八景”。“龙舒八景”(舒城县)、“岳西八景”等。这些是可从新出版的《中国名胜词典》中找到其景点的。其实。正如《洞庭湖志》所说的“各郡县均有八景,处处皆然”,以至“十室之邑,三里之城,五亩之园以及琳宫梵字,靡不有八景(诗)”(《寄园寄所寄录》)。  相似文献   

15.
《梅氏书平》的学术价值与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人只知有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而不知韩国也有一位经学大师丁茶山的《尚书》辨伪巨著《梅氏书平》。这部书的学术价值与成就也鲜为人知。然研究中国经学之跨文化传播以及研究《尚书》学特别是古文辨伪,不能忽视《梅氏书平》。这部书在订正旧籍旧注之误、补充疏证新的历史事实、阐释《尚书》义理之辨、考辨孔壁真本源流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值得引起学界重视。同时研究《梅氏书平》,对于研究丁茶山这位韩国实学思想家的经学思想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廖永祥先生编纂的《蜀诗总集》近期由天地出版社出版。是书共分十二卷,辑录自先秦至清末蜀中诗人二千三百余家、诗作近万首。乃先生穷十年之力,参阅史料献四百三十余种,精心结撰而成。近年来巴蜀乡邦献之整理、是书堪称巨。笔有幸先读,以为是书虽未能尽善,然发凡起例,甚有功于学术。  相似文献   

17.
来新夏 《中国文化》2008,(2):154-155
古典目录之学,防自汉季刘向、刘歆父子。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年)刘向受命整理国家藏书,成《别录》若干篇,为提要目录之始;向卒,子刘歆继承其业,成《七略》一书,为图书分类目录之祖,较欧西《万象图书分类法》早千余年。《汉书·艺文志》曾简记其缘由称:  相似文献   

18.
《上海文化年鉴》2005,(1):128-134
图书出版概况;第9届沪港出版年会;中国图书角逐“世界最美的书”;“世界最美的书”设计艺术展;“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活动;“文化中国”系列丛书在美国面市;《大辞海》法学卷、语育学卷面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佛教史上,两晋南北朝佛教是非常典型且具有重大意义的,故历来受到治佛教史的学者注重,并以汤用彤先生的《两汉魏晋南北朝佛教史》研究为最高峰。但汤著虽然研究非常深入,并考据精到,然亦有一些地方有疏漏之处,本世纪60年代学者张德均曾在《现代佛学》撰文为汤著补遗,惜文刊出二篇后,就没再继刊,不知何故? 研究南北朝佛教,《弘明集》、《广弘明集》、《高僧传》是最基本的资料,前两本虽系教内人士编纂,但注重的是形而上和佛教与政治的关系,故为治佛教思想史学者所重。《高僧传》是记述僧人生平事迹的著作,其广度肯定要…  相似文献   

20.
艺术书讯     
《中外文化交流》2008,(12):88-89
《台湾佛教美术(Ⅰ)供像篇》;《科学思维版画大师·艾雪》;《你应该知道的200件雕漆》;《现代主义绘画大师·罗斯柯》;《杨英风全集第16卷:研究集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