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增强实验的对比性,提高实验的教学效果,对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新实验在封闭条件下进行,木炭燃烧非常剧烈,发出强烈的白光;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现象非常明显.新实验简单方便、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师生均可操作,城市和乡村学校都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物质燃烧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实验。为了增强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和学习化学的热情,创新设计了多功能燃烧瓶实验装置。利用多功能燃烧瓶,进行铁丝燃烧实验,可以持续铁丝燃烧现象;进行白磷“水下燃烧”实验,可以简化操作,控制污染;进行硫粉燃烧实验,可以避免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并能对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现象作对比,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以钠作实验材料,设计了不同条件下与二氧化碳气体发生燃烧反应的趣味实验,出现了不同的实验现象,并对燃烧后的产物进行了简单分析.通过对比实验表明,钠与二氧化碳气体发生燃烧现象的原因,发现二氧化碳的量对燃烧后的产物并无明显影响.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实验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水中之火     
讲授初中化学燃烧这节课时 ,增加了自己设计的趣味实验———“水中之火”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燃烧的两个条件。具体步骤如下 :(1)将一小段约 3cm长的蜡烛底部先在火焰上烤一下。再把它粘在玻璃水槽的底部。(2 )在玻璃水槽中注入一些水 ,使水面刚刚与蜡烛的上部边缘相平。然后点燃蜡烛 ,过一会儿、有趣的现象便发生了。实验现象 :当蜡烛烧到水面以下时 ,没有被水湮灭 ,而是一半火焰在水的上面、另一半火焰在水的下面 ,非常奇怪。再过一会儿 ,蜡烛的火焰完全落在水面以下 ,但仍然不熄灭而继续燃烧。此时 ,从水面上能观…  相似文献   

5.
背景:对于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也是学生所要学习的一块重要知识点.在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42页中有一个活动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对于这个活动实验,本人认为它还不能完整地告诉学生可燃物燃烧的两个必备条件.对此,笔者进行了实验的重新设计,望同仁不吝指正与赐教.  相似文献   

6.
利用比表面积较大的钢丝棉、铁粉,实验室常见的铁丝、洗耳球、蒸发皿等创作"烟花棒"和"喷粉烟花"两个实验教具,使铁在空气中燃烧,并将铁燃烧火星四射的实验现象以烟花绽放的形式呈现,使铁燃烧反应的条件、原理、现象和应用等相关理论知识具体化和趣味化.该实验教具仪器易得、制作步骤简单、实验现象明显、观赏性强、操作安全性高,且不需...  相似文献   

7.
赵红 《化学教学》2003,(9):11-11
初中化学教材中证明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演示实验,因白磷燃烧是在开放装置中进行,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要求教师在实验室的通风橱中进行操作、演示该实验.这样,既不利于知识内容的讲解,也很难让每位学生都看到实验过程中的现象.笔者通过实践摸索,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化学实验往往会发生一些副反应,甚至污染环境。如在做九年级"燃烧的条件"实验时(图1),由于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导致室内白烟(即五氧化二磷固体小颗粒)弥漫,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有毒的偏磷酸污染空气,影响师生健康。为此,笔者制作了两种燃烧实验器,实现了有害物质少排放、零排放的效果,使实验现象更清晰、更直观。一、制作探究燃烧条件实验器1.教具装置图教具装置图见图2。  相似文献   

9.
铁和铝都是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能与一些非金属反应,如O_2、Cl_2、S等。其中铁和铝在氧气中燃烧是学习相关章节内容时所必做的两个经典实验,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发出嚓嚓的声音,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这两个实验的实验现象能帮助学生理解铁和铝是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同时,实验现象还能给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然而,在高中学习铁的性质时,教师往往因为觉得要在课堂制取氧气有点麻烦,所以常采取以回忆初中做过的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情境的方式介绍铁与氧气反应;在  相似文献   

10.
在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教材(人教版)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中安排的关于物质燃烧条件的演示实验,其作用是使学生通过对比白磷和红磷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情况,得出物质燃烧应具备的三个条件,并为进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的学习奠定基础。但由于白磷有剧毒,且燃烧后产生的白烟会造成空气污染,虽教材  相似文献   

11.
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既不燃烧,一般情况下也不支持燃烧(1)在教材P_(114)[实验6-4](如图1所示)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低的蜡烛先熄灭.高的蜡烛后熄灭。  相似文献   

12.
铝在空气中易氧化形成表面氧化膜,影响铝在空气中加热实验的效果。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改变实验条件的探究,得出了4种可行的改进实验的方法。改进实验可明显观察到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并发出耀眼白光的现象,增强了实验的效果,有利于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对于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也是学生所要学习的重要知识点。在浙教版科学8年级(下)P42中有一个活动: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对于这个实验活动,笔者认为其对可燃物燃烧两个必备条件的探究、阐述并不严谨。在此,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李惠宁 《宁夏教育》2012,(11):27-27
一、在空气中点燃铁和铝 铁和铝都是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能与一些非金属反应,如氧气、氯气等。其中铁和铝在氧气中燃烧是初中化学必做的两个经典实验,铁在氧气中燃烧是火星四射,发出“嚓嚓”的声音,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这两个实验现象能帮助学生理解铁和铝是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  相似文献   

15.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化学上册第124页[实验7-1],对于帮助学生探究燃烧条件、提高思维能力虽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白磷燃烧时会生成大量浓烟污染教室环境,影响师生身体健康。白磷在水下燃烧的实验,其实验技巧很难把握,且坐在后面的学生根本看不到实验现象。然而随着社会对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环保的要求逐渐达成共识,教师在做实验准备时,必须对  相似文献   

16.
巧妙利用针筒活塞的推拉,改变相连接的容器中的氧气含量,实现实验环境从无氧到有氧的转变.利用此原理改进了三个中学化学实验:一氧化氮的制备及转化、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及转化和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安全环保.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教材“燃烧条件”探究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教学实践中对原实验进行了改进设计.以白磷作为燃烧物,通过改变水温、有无空气两个变量,对比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了燃烧的条件.实验无需制取氧气,且白磷是在密闭装置内燃烧.改进后的实验兼具简约性、环保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实验修订本·必修 ,2 0 0 0年 3月第 2版 ) ,第一册第二章碱金属中有二个实验可作改进。一、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原 [实验 2 -2 ]的缺点 :生成的Na2 O2 呈烟状 ,跑到大气中 ,既污染环境 ,又不容易观察生成物Na2 O2的颜色。改进做法 :将石棉网换成长约 1 2cm、宽约 4cm、厚 0 .5mm的白铁皮 ,然后将一小块钠放到白铁皮上微微加热。待加热至燃烧开始后 ,移开酒精灯。实验现象 :看到钠逐渐燃烧 ,呈黄色火焰 ,生成菜花状的淡黄色固体 (Na2 O2 )。改进后的优点 :生成的Na2 O2 基本上都留在铁皮上 ,既…  相似文献   

19.
一、在燃烧的条件实验中对红磷与白磷着火点比较实验的改进初中化学第一章第四节燃烧和缓慢氧化一节中,在做可燃物燃烧条件演示实验时,我对该实验稍作了改进:在一大烧杯中注入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白磷。过一会儿,铜片上的白磷产生白烟开始燃烧,而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这是为什么?我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要使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二是要使可燃物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白磷的着火点低,铜片上的白磷很快达到了这两个条件,所以燃烧了。铜片上的红磷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和氧气接触),而没有达到着火点,因此没有燃烧。这时有的学生提出改用加热的方法就能使红磷燃烧。我抓住时机问学生:要使烧杯中的白磷燃烧,该怎么办?这时学生回答,把白磷拿出水和氧气接触。根据同学们的意见,我拿起烧杯慢慢倾倒烧杯中的开水,当烧杯倾斜到一定程度,白磷裸露出来时,白磷马上燃烧起来。通过这样的改进,实验效果明显,方便,节省时间,使学生对燃烧的条件这一知识点有了全面的理解,教学效果好。二、氢气跟空气混合的爆炸实验的改进在初中化学第三章第四节中,有氢气不纯,混有空...  相似文献   

20.
蜡烛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在现行九年级上教版化学教材中到处都闪烁着蜡烛燃烧的光芒.一支小小的蜡烛燃烧蕴藏着许多深刻的化学道理,有关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已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一、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例1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C.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