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可读性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上的新闻是给人阅读的,可读性是读者对新闻的必然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对可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新闻的可读性,提高新闻的可读性,通过可读性来吸引读者,已成为媒介从业人员的共识。可读是读者的天性可读性指新闻便于阅读、吸引读者的特性。可读性的实质是吸引读者阅读新闻并顺利接受信息。报纸上的新闻面对的是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的读者对象,要努力使最大多数人读懂、爱读,必须研究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心理、思维方式与接受能力,并在新闻中体现可读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新闻、报纸要有可读性,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党报也应具有可读性,也成为共识。所谓可读性,是指一条新闻或一张报纸适于读者阅读的程度和吸引读者的能力。这种程度越高,吸引能力越强,可读性就越强。可读性是新闻和报纸的重要属性之一。没有多少可读性的报纸,在激烈的报刊市场竞争中是难以站住脚的。当然,可读性也有高雅阳粗俗之分。我们讲的可读性,是指高雅健康、生动活  相似文献   

3.
报纸传统上被称为Newspaper(新闻纸),以新闻吸引读者。尤其是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新闻,在晚报、都市报类报纸中占有很大比例,用以吸引读者的眼球。由于社会新闻有很强的可读性,报纸也为此不断想方设法增强“可读性”。  相似文献   

4.
宁平 《新闻天地》2002,(7):23-23
如今报业发展迅速,竞争十分激烈。在一个报摊上,陈列着几十份各种不同的日报、晨报、都市报、电视报接受市场检验,如何吸引读者,勾起读者的购买欲,在很大程度上就看报纸有没有可读性的新闻。一篇可读性强的新闻往往会成为报纸的卖点,被很快抢购一空,反之,无人问津。于是,报纸的可读性成了办报人、记者和读者共同追逐的目标。增强新闻可读性,报纸采取了许多办法,像加强策划、找准选题、多样报道形式、精巧编排设计、推敲标题制作、精心包  相似文献   

5.
报纸的可读性取决于版面,透过版面,读者可以感受到报纸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感情,更能感受到报纸的特色和个性。版面吸引读者,主要是吸引读者的视觉。编辑通过不同的字体及字号、行间距、空白、栏、段落、标题、色彩、图表、照片、线条等版面语言将报纸打造出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牢牢勾住读者的眼球。从某种意义上说,报纸的版面就像是人的一张脸,想要吸引读者的注意,重点就在于这张脸的表情刻画得是否生动。一张报纸的版面设计没有特色、长年不变就如同一张平庸而又冷漠的脸,是不可能吸引读者注意的。精良的版式设计能够刻画报纸的“生动表情”,…  相似文献   

6.
陈晓君 《新闻窗》2007,(4):89-90
版面是采编内容在报纸上的布局和安排,报纸的可读性取决于版面。透过版面,读者可以感受到报纸对新闻的态度和感情,更能感受到报纸的特色和个性。版面吸引读者,主要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通过利用人的视觉生理和视觉心理,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波,牢牢勾住读者的眼球。[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报纸是以揭露问题的新闻来吸引读者,还是靠正面引导来打动读者?这是目前报人经常谈论的话题。 平时,报友相遇,总爱谈及报纸的可读性问题,有时还免不了将周边地区的几张报纸横加评论一番。有人赞扬上海的几张报纸办得好,有看头。理由是他们的新闻力度深,可读性强。有人则更具体地讲,上海的《新  相似文献   

8.
报纸的可读性,已为多数人所接受。但人们在研究可读性时,往往多于考虑文章的写作技巧,考虑新闻的趣味性、生动性,而很少来研究报纸版面。其实,一张报纸的版面如何,编排的好坏,对吸引读者也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说,报纸的版面也有可读性。报社记者和编辑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最终都体现在报纸的版面上。记者的思想,编辑的意图都是通过版面来影响读者的,一个赏心悦目的版面能使报纸增色不少,也能使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许多同志都在探讨如何提高报纸的可读性问题。对我们新闻工作者来说,怎样把报纸办得更加贴近读者、吸引读者,这是一个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摆正指导性与可读性的关系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报纸的党性原则要求我们自觉地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联系群众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的媒体宣传中,法制新闻吸引了众多读者的视点,拥有极其广泛的读者群,这主要由它的社会新闻属性、可读性和影响力所决定的。增加稿件可读性,吸引更多的读者,是每个报人的愿望。出于这个考虑,近几年许多报纸(包括一些党报)加大  相似文献   

11.
报纸是新闻纸,新闻性是报纸吸引读者的切入点,没有新闻性,报纸就少了可读性。专刊和副刊虽然时效性不如新闻版强,但也必须围绕新闻找选题、做文章,以新闻性保证其可读性、服务性和时代性,如果大量刊发一些纯粹静态的作品,用大量与新闻  相似文献   

12.
张弛 《记者摇篮》2015,(4):22-23
对可读性的解释,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一是由西方新闻学者首先提出,指新闻便于阅读、吸引读者的特性。二是指新闻内容与新闻形式完善结合的尺度,是以稿件的新闻价值为基础。可读性,是衡量报纸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各类报纸有不同的性质、不同目的和要求以及不同内容和方式,但接受新闻的对象只有一个。如果办报人忽略了读者的想法,没有人愿意去看;如果报纸版面混乱无章,报纸就失去了其价值。企业报作为纸质媒体的一种,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同时,有自身的局限性。如何在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下,体现  相似文献   

13.
业内人士常说,报纸为天,赢者通吃。报纸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在内容上倾注更多的心血,增强可读性,吸引读者眼球,打动读者心灵,进而提升报纸的核心竞争力。试想,新闻如果失去了可读性,没有人愿意读,那么新闻的传播效果从何谈起?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如何宣传、贯彻下去?  相似文献   

14.
黄智明 《新闻窗》2010,(4):79-80
在现代新闻写作中,导语是引导读者阅读新闻的一扇门。导语写得精彩,就能吸引读者眼球,增强报纸竞争力,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如何写好导语,以吸引读者眼球呢?笔者认为.需从增强导语的可读性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企业报同其它报纸一样是舆论工具,它不具有法的强制作用。它的指导性是通过新闻的可读性来实现的。“可读性”,就是指新闻便于阅读、吸引读者的特性。因此,在当前新形势下,要提高企业  相似文献   

16.
报纸是信息传播的载体,这个载体能载多少新闻信息,直接关系到报纸质量和读者利益。一张报纸,各类信息都有,不同的读者就都能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看的人就多,这张报纸就有可读性。因此,加大报纸版面上的信息量既是增强报纸可读性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当前和今后要注重的着力点和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7.
报纸新闻的可读性是读者的要求,也是编辑、记者的追求。强调报纸新闻的可读性,是为了让读者接受更多的新闻。这就是说,报纸新闻的可读性的强或弱,直接关系到新闻价值的体现,这种新闻价值的体现,表现为报纸社会效益的提高和报社经济效益的增长。从一定意义上说,报纸新闻的可读性越强,报纸的生命力也越强。  相似文献   

18.
张涵 《青年记者》2010,(8):46-46
“昨日新闻”以其内容和形式的鲜活,易吸引读者的目光,被称为新闻百花园里一束带着露水的鲜花。让“昨日新闻”在报纸版面特别是要闻版上唱主角,是报纸增强可读性、时效性、贴近性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如今,报纸的可读性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讨论话题而频频见于各类媒体。对于“可读性”,人们将其解读为两个内涵:一是新闻内容与新闻报道形式完美结合的尺度;二是新闻便于阅读、吸引读者的特性。笔者认为,日记体新闻恰恰符合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报纸市民化的倾向日益突出,形形色色的生活副刊版也应运而生。这些版面由于和百姓贴近,和生活贴近,为报纸吸引了许多读者,也提高了报纸的亲和力和可读性。但是,也有一些报纸的生活副刊,片面地理解可读性和趣味性,媚俗的现象比较突出。生活副刊是报纸正版的延伸,应该与整张报纸的办报宗旨相一致,因而仍要注意思想性,并要讲求文化品位。 保持一定的文化品位,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