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收购检验是棉花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在规范棉花流通中的质量行为、维护棉花市场竞争秩序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我国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棉花收购检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维护棉花收购加工秩序,提升棉花品级相符率,必须强化棉花收购管理,运用信息化检验手段,不断提高检验能力和水平。基于此点,本文对棉花收购检验现状及提高检验准确性的策略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市场机制的完善,政府行为的规范,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市场供给和需求越大,社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就会越高.现阶段,新疆发展棉花产业立足于此较优势,避免为了延长产业链而组建大型纵向一体化的企业集团,而应以提高棉花的质量为基础,整合、发展大型籽棉、良种棉轧花企业为重点.这样,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加工质量,加快植棉业的机械化水平.通过稳定棉花政策,减少棉花加工企业的数量并扩大规模,减少短期行为,避免价格波动过大,从而改善棉纺织企业的经营环境.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比分析了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与传统检验技术的差异,阐述了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的优势、关键质量控制点及在应用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并对棉花公证检验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5,(20)
棉花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纺织工业的主导原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一直是国家宏观管理部门重点关注和调控的产品。由于我国棉花消费量居高不下,造成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棉花以满足国内需要。进口棉花的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下游纺织产品的质量,也关系到我国出口纺织产品贸易正常发展和相关企业的经济利益。本文重点分析泉州近年来进口棉花的基本情况、不合格原因、应对措施和建议等,引导企业避开高风险供应商,降低质量风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的纺织业进一步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使用国,因此,保障棉花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棉花在生产、流通和使用环境等几个方面的变化,也迫使我国在棉花的质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体制改革。如何加强和完善我国棉花质量保障体系,也就关系到我国的纺织工业和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文章将通过对棉花质量的现状分析,来探讨一下棉花的质量保障体系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虽然现在棉制品已经占到世界纤维织物总量的近40%,但有一样棉花以前从来做不到:供人食用.棉籽富含蛋白质--当今世界棉籽的产量十分巨大,如果用棉籽给人类做口粮,可以供5亿人口吃一年.但是棉籽在食用前必须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再加工程序以去除其中的棉子酚.棉子酚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棉花靠它防范昆虫和细菌的侵害.人、猪、鸡,都无法食用棉籽,只有牛和某些反刍动物可以吃一些.  相似文献   

7.
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天然纺织纤维原料,也是世界范围的大宗国际贸易特殊商品.中国、印度、美国、巴西依次为全球四大棉花生产国,棉花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75%.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国、印度、美国、巴西棉花产量逐步增长,由于各国棉花贸易政策、棉花生产和消费需求不同,其棉花产业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能够将节水技术与覆膜栽培两种技术结合在一起,成为一项全新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本文以新疆乌苏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为例,对棉花膜下滴灌工程进行介绍,并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 近几年全国棉花生产跌入低谷,而安丘市棉花生产却有了长足发展,究其原因是得力于实行科教兴棉战略。工作中,主要抓了五项关键措施: 一是以棉花科研机构为技术依托,不断从棉花科研单位引进良种和科研成果,在全市试验、示范,由点推广到面。全市先后引进推广鲁棉1号、中棉12号、试验试种转基因抗虫棉,对提高单位产量、质量都起了关键作用,取得了较高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上海开埠后,逐步成为出口棉花的重要集散地之一.由于棉花搀水搀杂之风盛行,从清末起,在上海从事对外棉花贸易的中外商人,相继成立了各种棉花检验机构.而这些机构多为外国人所把持,收效甚微.20世纪30年代后,中国棉花出口量逐年递减.上海商品检验局成立后,收回检验主权,首先对有检验历史的出口棉花施行强制性检验.该局在对出口棉花水分及品质、品级施行消极检验的同时,还积极进行研究、调查、宣传工作,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棉花搀水搀杂恶习,提高了棉花品质,恢复国际信誉.  相似文献   

11.
棉花是我国的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同时也是重要的纺织工业的原料.因此,研究我国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我国棉花的产量,为纺织工艺提高充足的原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棉花的播种前的准备工作,正式播种,棉花的苗期管理工作,棉花的蕾期管理工作,棉花的花铃期管理工作,棉花的吐絮期管理工作到病害防治以及棉花虫害防治,介绍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棉花的加工、收购以及销售等环节中,需要明确对其进行合理的杂质检验,我国通过明确的标准进行规定,可见棉花杂质检验在各个环节流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此来保证其质量符合当前的要求。基于此,从当前的棉花杂质概念、分类以及其产生的原因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并明确棉花检验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提升棉花检验结果准确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国产棉花异性纤维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纺织产品的销售和出口,损害了纺织企业质量信誉,给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异性纤维的危害性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特别是标准化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探讨棉花异性纤维含量的检验技术.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必须质量特性、一元质量特性、魅力质量特性的内涵,以及科技期刊的魅力质量特性要求.从培育科技期刊富有魅力的忠诚员工、以读者为关注焦点、创造科技期刊及其服务的魅力质量、实现读者价值的最大化、创建读者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论述了科技期刊如何创造魅力质量、突出特色、培育忠诚读者.指出,科技期刊必须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出版满足读者潜在需求的魅力质量期刊,提供符合读者期望的魅力质量服务,进而赢得读者信任,实现科技期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棉花产业获得飞快发展,整个社会也加大对棉花的需求,为了确保棉花质量,就要加强棉花检验管理,提高棉花检验水平。本文分析了棉花检验现状、棉花检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棉花生长发育、产量的高低以及品质的优劣与气候条件息息相关.当气候条件能充分满足棉花整个生育期正常生长和发育时,不仅可以满足其发育进程的需要,还可以获得较好的收成,并能提高棉花品质和等级;相反,当气候条件不利时,则会抑制棉花生长发育,使产量下降、品质降低.气候灾害一般可导致减产20%~30%,甚至更高.为此,要利用气候状况和指标综合分析棉花整个发育时段气候条件的优劣,以优避害,采取多元化、科学化等强有力预防措施,减轻危害,夺取棉花高产和优良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以江汉平原后湖地区耕地为研究对象,应用生态位适宜度理论,以50m×50m栅格作为评价单元,对各单元水稻、小麦、棉花和油菜4种作物的生态位适宜度值及限制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提出了发挥最大资源优势和获取最高经济收益方案下各评价单元的最优推荐轮作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生境条件整体较好,以最适宜和适宜两级为主,最大生态位适宜度值达0.9186;研究区有效硼、有效锌含量低,已成为该区域限制土壤生产潜力发挥的重要因素;同季作物以水稻、小麦的生态适宜性较高,适宜面积较大,分别占到72.1%和71.93%;最大资源优势方案下,水稻-小麦轮作方式的推荐范围最广,其次为水稻-油菜、棉花-小麦和棉花-油菜;最大经济收益方案与农业生产实践布局有高度的吻合性,棉花-小麦的推荐范围最广,依次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和水稻-油菜.该研究结果能直接指导农业生产实践,促进研究区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  相似文献   

18.
于婧  聂艳  梁传丹 《资源科学》2010,32(4):724-730
以江汉平原后湖地区耕地为研究对象,应用生态位适宜度理论,以50m×50m栅格作为评价单元,对各单元水稻、小麦、棉花和油菜4种作物的生态位适宜度值及限制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提出了发挥最大资源优势和获取最高经济收益方案下各评价单元的最优推荐轮作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生境条件整体较好,以最适宜和适宜两级为主,最大生态位适宜度值达0.9186;研究区有效硼、有效锌含量低,已成为该区域限制土壤生产潜力发挥的重要因素;同季作物以水稻、小麦的生态适宜性较高,适宜面积较大,分别占到72.1%和71.93%;最大资源优势方案下,水稻-小麦轮作方式的推荐范围最广,其次为水稻-油菜、棉花-小麦和棉花-油菜;最大经济收益方案与农业生产实践布局有高度的吻合性,棉花-小麦的推荐范围最广,依次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和水稻-油菜.该研究结果能直接指导农业生产实践,促进研究区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  相似文献   

19.
企业要加强和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必须从R&D就开始注意产品的质量,把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方法运用到新产品研发的漉程中.本文以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与关键因素去探讨新产品研究发展流程中必须注意的工作重点.将全面质量管理的八个成功关键因素贯穿于整个研发流程中,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与R&D的关联模式.以做为企业界提升新产品研发绩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信息》2001,(18):29-33
长期以来,我国的棉花购销实现垄断性经营,棉花供销体制改革滞后,对国际市场反映迟钝,国内价格往往背离国际市场,对我国棉纺业造成了直接影响,一方面我国由棉纱出口大国转变为净出口国,另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后道产品的竞争力. 2001年7月,全国棉花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的核心内容是研究部署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和2001年度的棉花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指出,这次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是一次具有实质性、突破性的改革,必将对各有关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