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尊严的重量     
树建 《课外阅读》2011,(7):30-31
这是1944年的8月,德国人占领下的一座法国城市,一名叫霍夫曼的德国少校正在一家咖啡馆里悠闲地享受着。脑后忽然被顶上一件冰凉的东西,随即有人大声命令道:"你被俘了,霍夫曼少校,举起你的手来!"霍夫曼大吃一惊,只得举起双手,一任挎在腰间的手枪被抽走。等转头一看,顿时又气又羞,原来刚才顶着自个儿的并  相似文献   

2.
人生如诗     
悲怆1937年7月18日,洛德·霍夫曼降生在波兰的兹洛乔夫一户犹太人家庭。父亲是一名土木工程师,母亲是一名教师。1939年,法西斯德国入侵波兰,霍夫曼居住的波兰东部被占领。1941年,苏德战争开始,霍夫曼的家乡又被德军占领,浩劫从此降临了。  相似文献   

3.
谁打了纳粹军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占领法国期间,在巴黎的一家旅馆有四个人乘在一部电梯里。其中一名乘客是身穿军装的纳粹军官,一名是当地的法国人,他是地下组织的秘密  相似文献   

4.
鼠疫     
《鼠疫》创作思想开始酝酿的时期,是在1 940年巴黎被德国法西斯占领以后。加缪当时已打算用寓言的形式,刻画出法西斯像鼠疫病菌那样吞噬着千万人生命的"恐怖时代",像十九世  相似文献   

5.
1943年夏天,法国已被德国法西斯占领。德寇在法国北部沿海重镇勒阿弗尔建造了一座飞弹工厂,一枚飞弹就能将近两吨炸药一下子打到海峡对岸的英国首都伦敦。英国情报机构决心不惜一切代价炸掉飞弹工厂,他们派出最优秀的侦察少校菲利斯去执行这次任务。  相似文献   

6.
图画说明: 这是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刊登的漫画,图中的五头怪兽指巴黎和会上的英、法、美、意、日五国,被怪兽踩在脚下的人指德国。1919年,巴黎和会上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主要目的在于惩罚和削弱德国,内容有: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严格限制德国军备;德国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等。图画上的五头怪兽将德国踩  相似文献   

7.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占领法国期间,在巴黎的一家旅馆有四个人乘在一部电梯里。其中一名乘客是身穿军装的纳粹军官,一名是当地的法国人,他是地下组织的秘密成员,第三位乘客是位漂亮的少女,第四位是个老妇人。他们相互都不认识。突然电源发生故障,电梯停住不动了,电灯熄了,电梯内漆黑一团。这时发出了一声接吻的声音,随后是一拳打在脸上的声音,  相似文献   

8.
海上幽灵     
“陛下,给我一条帆船出海一战吧,让我把英国佬打得灵魂出窍。”德国海军冯·卢克纳尔少校对德皇威廉二世说。好个豪言壮语……但问题在于,这已经是1916年了,是钢铁巨舰称霸大海的时候。更离谱的是,皇帝同意了,还找了一艘俘获的英国式风帆货船给他。德皇自然不是疯子,卢克纳尔少校更非凡人:作为一个贵族长子,他居然13岁就跑到船上当下等水手和侍应生,他守过灯塔,当过扳道工,还在墨西哥参军打内战——最后居然能好好地回到德国念他的海军学校。那艘英式帆船被拖进了船坞,少校让人在船上设置了装枪炮武器的暗舱(其中包括两门107毫米主炮),装了…  相似文献   

9.
孤寂童年造就文学天才 1945年7月,莫迪亚诺出生于巴黎的西南郊。父亲是意大利犹太商人,母亲是比利时喜剧演员,1942年法国被纳粹占领时,两人在巴黎相识。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兵占领了法国。一天清晨,巴黎一座小楼顶上,爬上来一个男孩。他要干什么?原来,这男孩特别喜欢养鸽子,昨天,一只刚会飞的小鸽子飞出去一直没回来,所以今天一大早,这个男孩就站在楼顶上,仰望着蓝天。突然,他发现一个小白点起来越大,果真是那只小鸽子。于是,小男孩赶紧掏出红布条,使劲地挥动着,好指引小鸽子回家。就在这时,几个德国鬼子发现了男孩,以为他在给城里的游击队发信号,马上端枪跑上楼,把男孩从楼上推了下去,男孩摔死了。随后,他们又用刺刀扎  相似文献   

11.
卡廷森林,埋葬的是波兰的一代精英。或许因为其阶级属性,一支冰冷的手枪对准了他们的后脑。索尔斯基少校敏锐地感觉到又有异动,在苏联人通知他所在的波兰战俘小分队出发前,迅速地开始记录:早晨5时之前几分钟,我们被叫醒并被押上囚车,我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卡尔·马克思( 1818~1883年)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183 5~1841年在波恩大学学习并获博士学位。1842年起为《莱茵报》撰稿并被聘为主编。1843年开始同卢格创办《德法年鉴》并迁居巴黎。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面。1845年因从事革命活动被驱逐出法国,迁往布鲁塞尔。1848年重返巴黎。1848年德国革命爆发后,马克思又回德国参加革命活动。革命失败后,又被驱逐出境,先到巴黎,后移居伦敦。1883年马克思因病在伦敦…  相似文献   

13.
残酷的战争进行了几天几夜,德国军队遭到了进入远东以来最顽强的抵抗。为了夺取一号高地,霍夫曼将军亲自指挥他的精锐部队发动了一次次冲锋,都被顽强的俄国军队一次次打败。霍夫曼红了眼,准备着一场更大规模的攻势。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和血腥味,短暂的宁静意味着一场新的、更加惨烈的厮杀即将开始。就在这时,霍夫曼将军收到了一封信——一张焦黄的亚麻纸上龙飞凤舞地写道:  尊敬的霍夫曼将军:  你也许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再过两个小时,世界杯足球赛争夺冠军的决赛就要开始了。你知道的,我们的国家足球队已经进入了世界杯决赛,…  相似文献   

14.
住宿费     
二战时期,法西斯德国占领了巴黎。一天,两个纳粹军官走进一家旅馆,傲慢地环视四周后,向老板问道:这儿简直是猪圈!住一宿多少钱?只听老板冷冷地回答:一头猪100法郎,两头猪200法郎。  相似文献   

15.
1943年冬,法国已经被德国法西斯占领。一天,法国艾斯一座少年教养院城堡里,传出了清脆的枪声,接着,教养院的大铁门被打开了,一队荷枪实弹的法国青年鱼贯而出。一个年青人压低声音兴奋地说:"成功了!我们暴动成功了!"这个人是乔治·夏帕克,50年后他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16.
霍夫曼是德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反映了许多社会问题,其中童年创伤是霍夫曼作品中热衷的主题.霍夫曼在他的作品中透露的对童年创伤的观点和态度,在当代社会也有广泛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拟运用弗洛伊德的暗恐理论探析霍夫曼《胡桃夹子》和《沙人》两部作品中主人公的精神世界,揭示主人公童年创伤形成的原因及暗恐心理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奇诗妙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战败后,希特勒又下 令大举进攻英国。在德国法西斯占领的巴黎,某日 《巴黎晚报》上刊出一首无名作者用德文写成的 诗: 让我们敬爱元首希特勒. 永恒英吉利是不配生存。 让我们诅咒那海外民族, 世上的纳粹惟一将水生。 我们要支持德国的元首, 海上的儿郎将断送远征。 惟我们应得公正的责罚, 胜利的荣光惟 字有份。 这首诗明是献给元首希特勒,但巴黎人知道 如何读懂这首诗。这首诗表达了对希特勒的憎恨, 也表达了作者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充满信心。 聪明的读者,你知道这首诗的另外一种读法 吗?(答案见本期…  相似文献   

18.
已故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1915年从西点军校毕业时,成绩仅是班上164名学生中的第61位.他在1920年晋升为少校,当了整整十六年少校之后,1936年才晋升为中校.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却官运亨通、飞黄腾达,步步高升.1941年11月晋升为上校,美国参战后,42年3月他又迅速晋升为少将.1942年6月被任命为驻欧美军总司令,7月升为中将.仅仅两年多一点的时间,艾森豪威尔竟从中校陡然晋升为显赫的驻欧美军总司令,一下子就使职位原都比他高的360多位将领变成了他的下级.1944年2月又晋升为上将,同年12月成为五星  相似文献   

19.
长春电影制片厂根据苏宁烈士事迹改编的故事片《炮兵少校》,主人公楚宁是一位打过仗、立过功的老炮兵,多年以后又被调回他曾战斗过的炮团任代理参谋长。妻子的怨悔,战友的转业、下海经商都没有改变他立志军旅生涯的决心。在一次实验中,他为了抢救战友光荣牺牲。  相似文献   

20.
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列强无视中国代表的要求,擅自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外交的惨重失败给为“公理”而欢呼的中国人当头浇了一盆冷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在五四运动和中国人民的抗议和支持下,驻巴黎的中国代表团为维护祖国主权,于6月28日下午向巴黎和会递交了拒签和约的宣言。中国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在国际范围内造成了巨大影响。首先,使日本处于一个微妙的境地。日本在巴黎和会上不断向各大国施加压力,最终达到了各大国共同对付中国的目的。虽然日本已经通过军事占领攫取了原德国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