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考试是教学评价手段之一,而现在许多地方过分强调了"考试万能",仅以升学率评价学校,以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评价教师,以分数评价学生,因此,很多教师自然搞起了"题海战术",考试次数多,考题考卷的分量重,考试难度大.这必然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造成学校教师和学生重分数、轻能力和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扼杀学生的天性,阻碍学生的发展,久而久之,自然就会形成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教学评价一直是教学当中的棘手问题,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通常我们会把问题简单化,把评价与考试连在一起:评学生,谁的高考分数高就说明他学得好,谁的分数低就证明他学得不好;评老师,就看你教的学生得的分数,学生得的分数高,教师就算是教得好,就这么简单。而实际上评价的内涵比考试、测试  相似文献   

3.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问题是学校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在现代学校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越来越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越来越重视学生在学校过程中的表现性评价。澳大利亚南澳州的中学阶段,在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比较严格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相关测验或考试的分数,更体现着一种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学业评价,体现着一种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学业评价理念。  相似文献   

4.
张素娜 《教师》2012,(34):19-19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一流行语反映出长期以来无限丰富的教育异化、窄化为唯一的分数。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对学生进行考试评价,这是小学语文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教学与考试评价是一对密小可分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锁链,只有通过动态评价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思想去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只有当考试评价符合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规律时,才能产生最大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李丹 《文教资料》2014,(20):102-103
教育评价具有多重功能,根本目的是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目前我国的教育评价往往是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手段,以学生的分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使得教育评价和教育的根本目的相去甚远。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深入思考和定位教育评价方向---教育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教育评价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评价要以积极性评价为主;教育评价要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育评价要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一、语文课堂实际少慢差费是语文课堂的顽症,其根由究竟在哪?我认为其罪魁祸首是现在的考试评价制度。虽然我们呼吁要改革评价学生和教师机制已经多年,要求教育部门不要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和老师的唯一依据。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分数是显性的,而招生录取最看重的又是分数,因而分数最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教育管理者和社会总不由自主地把目光聚焦到分数上,而不注意其他,还是以分数来论英雄。教师应对考试,背上了沉重的分数负担,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教育评价具有多重功能,其根本目的是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目前我国的教育评价往往是以考试作为主要评价手段,以学生的分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这样的教育评价和教育的根本目的相去甚远。因此,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思考和定位我们的教育评价方向——教育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发展;教育评价应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评价应以积极性评价为主;教育评价要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育评价要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教育评价具有多重功能,根本目的是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目前我国的教育评价大多以考试作为主要评价手段,以学生的分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这样的教育评价与教育的根本目的相去甚远。因此,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思考和定位我们的教育评价方向——教育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发展,教育评价应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评价应以积极性评价为主,教育评价要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育评价要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正>都说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如果在考试的评价形式上进行一些突破,会对课堂教学起促进作用。在平时教学中,我注重从以下方面入手,尝试进行一些考试评价形式的突破,以期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考试。一、让评价的时间更充分评价不仅仅是一张试卷的考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全程性的评价,绝不能将考试的分数看做是最终的评价。1.注重课堂评价终结性的评价应该由过程性的评价综合形成,而每节课则是过程性评价的主体。为此,在数学课堂中,每一节课  相似文献   

10.
地方     
《教育》2010,(12):13-14
天津:实施学业水平考试“增值”评价 忽视起点水平的差异,采用原始陈旧的评价方式,会严重挫伤学校办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引导区县和学校关注整体,科学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全市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教学公平,天津市今年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增值”评价,改变用分数和升学率作为单一指标对学校进行评价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严东红 《文教资料》2006,(21):108-109
阅读评价作为阅读教学一个重要环节,应该充分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当前的阅读评价方式单一,基本上是通过纸笔考试进行检测,以单一分数来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这种只关注结果的评价方式既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加强阅读的形成性的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阅读素养形成过程,才能使阅读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一、问题的提出阅读能力是人在社会上生存、发展的一项重要能力。现代化的信息社会,对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的逐年提高,进入中专学校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差异性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2.
考试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结果必须及时、准确地反馈给学生。若考试后仅给学生一个分数,而缺少评析与解释,则这样的考试不仅对提高教学质量不利,而且还会助长学生的“分数主义”思想。教育家凯洛夫把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效果的考查作为教学过程区别于一般认识过程的一大特点。因此,考试之后如何通过试卷所提供的信息来正确评价分析,是教学过程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13.
一、全面认识考试的功能考试的检测功能显而易见。通过考试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业情况。由于学生的考试成绩直接关系到淘汰、评优、学位、毕业、求职等问题,因此无论平时学习是否认真,对于考试都不会掉以轻心。通过考试也可以了解教学效果。有的院校还与教师的考核挂钩,因此教师也很关注考试成绩。但是要看到,教学效果取决于教与学两个方面,若不问学生的基础情况和学习积极性,简单地把分数与教师的教学效果划等号,只凭学生考试平均分评价教师,则既缺乏科学性,也容易误导教师错误地把精力用在对付考试上,形成应试教育。考试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促…  相似文献   

14.
资讯     
《教育科学论坛》2009,(9):79-79
山东:社会等级考试不与升学挂钩 近日山东省作出决定,要求到2010年寒假前,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均实施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高中阶段2/3的学校实施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2010年暑假前,全部地市高中均实施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学校、班级不得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按学业成绩排列学生名次,不得以学生学业成绩作为评价或奖惩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15.
威胁与保护     
除去选拔性的考试如中考、高考等,我们进行的考试,是教师诊断自己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即进行教学评价的方式之一,是为了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但应试教育使考试的功能异化了,使分数的性质变异了,于是,考试的积极作用不见了,评价的教育功能也不见了。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升学率评价学校,学校根据分数评价教师,教师就用分数“鞭策”学生,于是“分,  相似文献   

16.
《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中的变化和发展。”考试是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挑战升学的手段之一,传统的考试试题的编制比较单调,缺少人情  相似文献   

17.
提到学习评价,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考试和分数,足见以往的学习评价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过分强调终结性评价,而忽略形成性评价.受应试教育观念的长期影响,“分数第一”的思想在学生、家长、教师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分数成了学生和教师沉重的负担。新课程下数学评价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具体内容的特征,选择恰当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考自从1977年恢复以来,不断改革、完善,其中标准化考试就是重要内容之一。按照国家教委的要求,将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标准化考试。标准化考试是个系统化的过程,包括试题编制的标准化,施测过程的标准化,评分计分的标准化,分数合成及分数解释的标准化等过程,其中分数的标准化最为考生及家长所关注,由手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也会带动其它考试模拟标准化考试,采用标准分记分,并作为评定学生及学校教育教  相似文献   

19.
查生芬 《教书育人》2005,(10):22-23
一、全面认识考试的功能 考试的检测功能显而易见.通过考试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业情况.由于学生的考试成绩直接关系到淘汰、评优、学位、毕业、求职等问题,因此无论平时学习是否认真,对于考试都不会掉以轻心.通过考试也可以了解教学效果.有的院校还与教师的考核挂钩,因此教师也很关注考试成绩.但是要看到,教学效果取决于教与学两个方面,若不问学生的基础情况和学习积极性,简单地把分数与教师的教学效果划等号,只凭学生考试平均分评价教师,则既缺乏科学性,也容易误导教师错误地把精力用在对付考试上,形成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20.
在给学生打分的同时,更应注入我们对学生的信任、尊重和希望,让冷冰冰的分数也“多情”起来。一次考试的成绩,一次作业的评价,在学生的眼里无疑是重要的,评价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