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课本例题大多是经过编写者精心选择的,有些例题甚至经过几代人磨砺,被多套教材采用的,是有很大教学价值的问题.放弃对教材例题的引用和挖掘,犹如入宝山而空回.使用教材例题、研究教材例题教学价值应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同时也应把对教材的阅读与研究习惯传输给学生,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自主学习、自我反思的能力.下面就以一道简单的课本例题来谈谈怎样根据不同学段要求,较为充分地研读例  相似文献   

2.
教材中例题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教材中例题教学的现状怎样讲解例题 ,如何充分发挥教材例题的教学价值 ,是中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然而教材例题教学的现状 ,正在逐步弱化教材中例题的教学价值 .目前教材中例题教学呈下列现象 :(1 )对教材中的例题 ,教学中只作一般性的讲解 ,根本不顾例题应有的典型示范作用 ;(2 )对教材中的例题 ,老师布置学生自己看 ,根本没有把蕴藏在例题中的解题思想、方法介绍给学生 ,更说不上让学生掌握这些解题思想和解题方法 :(3 )对教材中的例题 ,教学中教师根本不屑一顾 ,置之于一边 ,认为例题不过如此 ,自己找的题目比例题更好 ,更有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不少学生包括有的物理教师觉得教材上的例题太常规、太简单,不如某些资料上的习题“典型”,从而淡化了教材中的例题教学,造成教师忽视教材例题,学生轻视教材例题的局面,导致很多学生基础知识不落实,基本方法不熟练,习题解答不规范的严重后果。教学中应重视教材中的例题教学,才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不少学生包括有的物理教师觉得教材上的例题太常规、太简单,不如某些资料上的习题"典型",从而淡化了教材中的例题教学,造成教师忽视教材例题,学生轻视教材例题的局面,导致很多学生基础知识不落实,基本方法不熟练,习题解答不规范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5.
“旧教材”中的部分例题,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形式单一,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材又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为此,我们从开发教学资源的效益考虑,开放教材例题,使例题更富于课改气息,更富于挑战性,以此来用活教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开放例题形式例题形式单一、陈旧,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参与。开放例题的形式,特别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呈现,学生就会感到兴趣盎然而踊跃参与。如教学“解比例”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①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你是怎样判断的?6∶3和8∶5生:……师:说得非常好,那么你能从6∶3和8∶5这两个比中换…  相似文献   

6.
一部分人认为,学习数学只需要多做习题,认真听讲和多“加餐”,就会提高学习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至于数学教材则可读可不读。其实大谬不然。众所周知,数学中的定理、法、公式等的叙述及例题的解答或证明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况且数学中的符号、图表、算式、例题的解答都以其形式优美、内容丰富、表述准确而简明见长,数学教材在表述上科学而通俗、生动而有趣,因而大有可读之处,大有阅读之必要!  从学习的角度上讲,阅读教材,特别是阅读已解答好的例题,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数学表达能力、规范学生的数学解题格式等都有好…  相似文献   

7.
教材中的例题大都是为了说明教材中的知识点而设置的,方法单一,并且是直接呈现给学生的.教师如果对教材照本宣科,既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又抹杀了例题中隐含的丰富的数学思想,失去锻炼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机会.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与研究,根据不同的内容、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例题进行加工、改编、补充和完善.进行“再创作”.  相似文献   

8.
教学实践使我感到:发展学生智力,决不能单纯在教学中补充一些发展题和智力题而己,而应充分利用教材,从教材的例题和习题的编排中挖掘发展学生智力的因素,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智慧的源泉,现以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为例,浅谈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9.
大凡教科书中的例题,一般是经过众多专家学者千锤百炼、精心设计的。有些例题还是经过不同层次的学校反复筛选而来的,可以说例题的设置饱尝“吟得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之艰辛。因此,一般数学例题不但有很强的生命力,而且具有显著的两重性,即典型性和普遍性。由例题的两重性决定了它在时间上有较长的延续性,在空间上有较广的伸张性。依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知识实际,挖掘例题中蕴涵的潜力,灵活而又适度地变换例题的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以下结合教学实际,浅谈怎样进行变式例题教学,发散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10.
拓宽引伸教材例题搞好初中物理复习天祝县一中魏志道在初中物理复习课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对教材例题进一步拓宽引伸,深挖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启发思维、培养能力。一、拓宽例题的解法教材例题大多采用常规解法,但其解法往往有多种多样,甚至有一些独特解...  相似文献   

11.
笔者去年被聘为“青年优质课评比”的评委,在担任评委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怎么喜欢用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他们认为教材的例题和练习比较简单,与高考题的难度有一定的差距.而事实上,高考试题是命题专家潜心研究、匠心独运的结果,考题往往具有较强的原创性,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研究意识与创新意识.而原创性较强的高考试题也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有不少高考题其原型往往源于课本的例题或练习.下面就两个例子对教材例题与练习的深入挖掘和拓展,说明教材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对其深入挖掘和拓展,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陈娟 《数学教学研究》2014,33(10):28-33
从例题的数量和类型、处理方式、蕴含数学思想方法及功能4个维度,对人教A版、苏教版与北师大版高中教材中函数模型一节例题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3个版本教材例题类型多样,人教A版例题注重面向不同层次学生,北师版教材更注重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苏教版与信息技术联系紧密,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处理方式方面,3个版本教材中例题解答过程都很清晰,人教A版注重读者对解题的理解,北师版注重例题处理完整性,体现建模过程,苏教版较注重解答过程的精炼性;思想方法方面,3个版本教材中例题都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人教A版例题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最全面,突出分类讨论思想,北师版和苏教版涉及的种类相同,数量稍有差异;功能方面,都善于运用例题使学生学会数学概念和方法,人教A版例题更注重突出例题展现新知的功能,北师版例题重视示范、培养思维、育人的功能,苏教版例题体现的功能最全面,能充分利用例题这一载体.  相似文献   

13.
<正>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我们容易忽视对教材例题的认真分析和研究.其实不难发现,在很多高考题目,都是高中数学教材例题或习题的延伸或者变式,而认真研究和分析高中数学教材例题,找到其中的关键知识点,并沿着例题的主线,挖掘延伸方向的深度和广度,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找出应对高考数学题的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材例题进行合理利用,深入挖掘教材习题的潜在价值;利用批判性的思维方式,找出教材例题的不同的解法;也可以拓展学生思维,对教材例题进行变式,从而扩展教材例题  相似文献   

14.
教材例题和习题具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和示范性,很多数学题目,都是高中数学教材例题或习题的延伸或者变式,而认真研究和分析高中数学教材例题,找到其中的关键知识点,并沿着例题的主线,挖掘延伸方向的深度和广度,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找出应对高中数学题的方法,并极大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例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编者创编的每一道例题都致力于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直观的情境相融合,便于学生对例题进行有效理解,增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应准确认识教材例题的编制目的,从不同方面分析教材例题的情境性和功能性等特点,然后对教材例题资源进行合理的处理与利用,让学生善于以教材中的例题为辅助来加强新知识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6.
例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都分。例题的教学,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主要渠道。例题教学可让学生理解、掌握例题所涉及的数学知识的方法,并进行“迁移”和发展。因而要充分发挥教材中例题的作用,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例题教学中,要注意五个原则。一、例题教学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每道例题都比较具体地反映了数学的有关内容和学生应掌握的程度,但其目的和作用却不一样:有的例题用来阐明某一概念;有的揭示某一计算法则、定律;有的展示了解题思路;有的给出了书写规范等。  相似文献   

17.
高考命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少的高考试题在教材中都会找到它们的影子,因此在教学中要求我们深探教材内容,挖掘教材中例题、习题的思想、方法.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提高学习效益,而且还能促进学生重视教材,做倒以教材为纲,不搞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下面举一道立体几何中的例题,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发挥教材例题的潜在功能,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而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到数学思想和方法(人教版“立体几何”全一册第102  相似文献   

18.
教材中的例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桥梁,解题方法的示范,能起到贯通知识、熟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发展思维等作用。但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没有发挥出例题应有的效益。为此,以下围绕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例题的尝试性效益所谓尝试性效益,即教师首先针对例题的内容特点,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精心设计准备练习入手,同时把例题安排在准备练习之中,让学生在做准备练习时直接对例题作尝试性的解答。例如在教学工程应用题的例题时,教师可将例题进行分解成有相  相似文献   

19.
正人教版修订教材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学习内容由三年级上册下移到了二年级下册。二年级的学生会如何理解这一学习内容呢?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研讨。一、研讨情况在对教材进行研读之后,我们发现,教材在编排时注意到了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教学的难点分散到了四个例题中。例题1是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例题2教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例题3学习除法竖式;例题4教学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因此,我们认为学生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学习例题1,通过操作活动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是没有问题的。如何进行教学呢?我们设计了如下的教  相似文献   

20.
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内容而配备的。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好这些例题和习题,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用,这对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能力,都是大有好处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深入发掘每一个例题和习题所包含的内容,搞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及其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在什么样的广度和深度上使用它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