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礼仪教学模式,并评价其实施教学效果。将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3届高职护理专业两个班学生随机分为教改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析临床带教教师和住院患者对两组学生护理礼仪技能满意度评价。教改组学生护理礼仪课程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带教老师和住院病人对教改组学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仪容、仪表、仪态、举止、语言、微笑和交流沟通技巧等方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护理本科学生毕业实习中引入临床护理路径,提高实习教学质量。方法:选取2013—2014届毕业实习学生142例作为对照组,在护理实习带教过程中进行传统护理干预,2015—2016届毕业实习生114例作为观察组,建立临床毕业实习的护理教学路径。将两组护生在不同护理实习带教后的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及对临床带教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及对临床带教满意度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本科学生毕业实习教学中引入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临床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内容,改进药理学理论教学方法,完善药理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激发学生学习药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将药理学知识灵活运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护理人才.方法:以2011级护理本科一班和二班分别作为对照组和教改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教改组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进行教学,通过一个学期的讲授,期末对两组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教学法的效果有何不同.结果:教改组学生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专业的药理学教学应结合临床护理岗位的实际需要,在"优化理论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突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相似文献   

4.
随机抽取某校2007级中专护生8个班的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一体化教学并引入同步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比较两组护生的考试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显示:两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及考试成绩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可见,在护理技术一体化教学中应用同步教学方法能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高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校2010级护理学专业的2个教学班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名学生,观察组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讲学法进行教学;采用问卷调查及期末考试成绩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85.6 3±7.31)分,对照组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77.09±7.04)分,观察组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教学效果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综合评价结果经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动式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临床护理专业高等教学中具有重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探讨PBL联合CBL在波谱分析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将蚌埠医学院制药工程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119名随机分为对照组(n=59)和观察组(n=60),对照组在波谱分析教学中予以讲授式教学模式,观察组则予以PBL联合CBL。对比两组的考试成绩、教学模式的评价、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的考试成绩86.58±4.52分高于对照组学生的考试成绩82.34±3.75分(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教学后,观察组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的满意度98.33%高于对照组学生的满意度88.14%(P<0.05)。PBL联合CBL在波谱分析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加学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护理干预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LC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手术前30min的肛温、心率、平均动脉压,紧张焦虑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手术前30min肛温、心率、平均动脉压、紧张焦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比较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LC围手术期应用护理干预,对稳定老年患者生理及心理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护生周记对临床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本科实习护生11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等量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行常规带教)和观察组(基于护士周记的护理教学),各55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自信心、寻求真相、分析能力、求知欲、认知成熟度、评判性思维等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基本语言、非语言沟通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职业自我概念、患者评价、职业自豪感、自我反思等职业认同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职业安全、团队合作、差错事件的预防、专业问题陈述、职业素养等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学习兴趣等教学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护理带教模式相比,护生周记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更加理想,可增强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沟通能力,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提升职业素养,为其以后进入护理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获得较为满意的教学评价,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PBL教学模式和LBL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09级护理专业两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基础护理教学过程中,采用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作为观察组,采用L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学生满意度、考核成绩以及综合能力。结果观察组满意率为84.38%,不满意率为15.62%,理论考核成绩为88.03±3.17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为91.07±5.94分;对照组满意率为62.69%,不满意率为37.31%,理论考核成绩为82.51±4.62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为84.62±3.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学习能力、技能操作能力、临床思维和推理能力、查阅资料并获取信息能力、护理评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基础护理实验教学,相对于LBL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以及理论和护理操作技能的掌握,提升护理学生的综合能力,值得运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临床教学路径在高职护生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选取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实习的70名高职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人.其中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带教模式,研究组护生则采用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在试验结束后,统计两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技能考试、护理能力评定及满意度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以赛促教的医学技能教学模式对带教效果及教学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至2021年江苏医药职业学院44名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2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教学和带教模式,实验组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以赛促教医学技能教学模式。改革前后采用医学生理论知识和综合技能考试成绩以及医学生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带教改革后实验组医学生的理论及综合技能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01);对照组带教满意度为81.8%,实验组满意度为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构建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双重以赛促教医学技能教学模式可提升医学生的带教效果和教学满意度,是一次成功的教学改革实践,对临床教育改革具有指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122例前列腺电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减少,患者的治疗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缩短(7.2±0.8 d VS9.9 ±1.2 d,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应用于前列腺电切患者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促进术后康复,该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将工作坊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老年护理实践教学中,探讨其教学的效果,提高老年护理人才培养质量。方法:按照整体抽样的方法,选取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0级老年护理方向的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工作坊教学模式,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的理论、技能和平均成绩,以及行业/企业老师、标准化病人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实验组理论、技能及平均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业/企业带教老师、标准化病人对工作坊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高。结论:工作坊教学模式应用于老年护理实践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及实践技能水平,且行业/企业及标准化病人的认可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探讨在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如何运用PBL(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以提高护生实习效果。方法 :对随机抽取的110例实习护生,按照序贯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应用PBL教学模式开展护理教学,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法(LBL)进行带教,两组教学时数相同,实习任务结束后,对两组护生临床实践及理论水平进行测试,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量表,了解入组护生对两种教学模式的认同度。结果 :实验组护生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显示两种模式的教学效果具有差异性。结论:PBL教学法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加重视学习者综合素质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护生临床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多元评价的实践意义和价值。方法:选取我校2017级护理专业2个班共8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学生在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按照常规评价进行,而观察组学生则采用多元评价。对两组学生内科护理期末考试成绩及实践操作考核进行比较,并对教学方法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内科护理期末考试成绩及实践操作考核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达到100%,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多元评价的实施不仅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还能对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教学评价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在骨科护理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在骨科实习的128名护理实习生,以年限为界,分别将2016年下半年和2017年上半年拟定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护理实习生给予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实验组护理实习生则给予慕课教学方法,并对两组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采用自行设计的客观结构化考核(包括护理评估、病例分析、技术操作、健康教育)与《护理带教工作测评表》作为评价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客观结构化考核平均成绩均明显增高,满意度大大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慕课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适合于骨科护理临床教学,于学生而言,慕课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化抽象为具体、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具有自主性;于教学而言,学生的满意度会自然而然地提高。同时,慕课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学以致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讨案例式教学在《社区护理》课程教学中对高职护生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对比教学,试验组用案例教学法,对照组用传统教学法,比较分析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并对试验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理论考试成绩为86.4±7.2,对照组理论考试成绩为79.6±7.8,成绩比较u=4.23,P〈0.05;成绩优良率(≥85分)比较x2=4.36,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他们创新思维能力,加深了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同时提高了护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并探讨路径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外科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106名护生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3名)和对照组(53名),实验组护生采取路径教学法进行教学管理,对照组护生采取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考核结果,评价路径教学法实际效果。结果所有护生经过3个月外科实习带教后,实验组护生综合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属于全新标准化教学方法和模式,它弥补了传统教学法的主观随意性,有效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实习的80位临床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教改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教改组实施社会互动理论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临床理论成绩、临床技能操作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结果发现,教改组学生的急诊专业知识、病例分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教改组学生的急诊技能操作、人文素养和医患沟通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教改组学生对教学课程设置及授课教师教学满意度评分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基于社会互动理论的急诊科实习带教改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杨雨静 《科教导刊》2023,(29):105-107
目的:研究PBL与SP联合教学法在精神病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以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在徐州东方人民医院实习的40名精神卫生专业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学生采用PBL与SP联合的教学模式实习带教,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教学带教实习,观察对比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实习结束后的理论知识考核平均成绩为(98.1±1.1)分、临床实践平均成绩为(95.4±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临床实习带教的满意度以及带教教师的评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与SP联合的教学模式在精神病学教学中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对实习带教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