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推进,篮球运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高等体育院校是培养优秀体育运动员的重要基地。在高等体育院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核心力量训练以运动员的整个躯干与盆底肌肉训练为主,尤其是遍布全身的深层小肌肉群。高等体育院校在篮球训练中科学融入核心力量训练,可以使广大运动员的各项运动技能协调发展,进而提高篮球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2.
通过总结了1979~1999年国家体委(现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体育院校培养水平举重运动员的实践。结果表明:体育院校培养高水平举重运动员的理论与实践是成功的。指出了体育院校培养高水平举重运动员的优势,以及影响体育院校举重竞技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不利因素,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的历史分为竞训初起、专门发展、转入低潮、重振与停滞、恢复发展、步入艰难几个阶段,竞技体校在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和竞赛中发挥了独特和积极的作用。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培养优秀运动员和高水平教练员是高等体育教育的义不容辞的责任。高等体育院校具有人才优势、基础条件优势和培养体系优势。调整办学模式与运行机制,面向社会开放办学是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虎晓东 《体育世界》2013,(12):135-137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西北地区6所拥有高水平篮球运动队的篮球运动员管理模式进行调查研究,运用体育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基础知识,提出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员管理模式优化的建议,提高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和培养效益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校篮球队运动员来源及其发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巍  倪欣 《体育与科学》2005,26(3):78-80
本文通过对1994年至2000年各系统的重点业余体校、体育中学、普通业余体校考入高等院校(包含体育院校)的篮球运动员用资料研究法、数据统计法进行分析表明我国在现有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下,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后备运动员被输送到了高等院校,并有逐年递增的趋势.他们是高等院校篮球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各高校参加CUBA篮球联赛的主力队员.由此得出结论是传统的篮球后备力量培养机制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篮球运动发展的要求.高校篮球队在篮球后备力量培养上具有广阔前景.高校办高水平篮球队还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各项制度使这些高水平的篮球运动员成为我国篮球运动的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原因进行研究,目的是提高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文化水平,加强知识型运动员的培养,以期为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该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通过浅析我国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相关情况和高等体育类院校的职业培训优势,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退役运动员在不同的教育背景和职业倾向下对转型培训有不同的需求;高等体育院校在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培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议:为高等体育院校的退役运动员建立职业转型培训基地;针对运动员职业转型的主要专业方向,制订相应的长、中、短期培训计划。为国家体育行政部门和其他高等体育院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近十年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篮球科研文章的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篮球科研概况以及体育院校的篮球运动科研的特点,使篮球科研更好的服务于篮球运动的实践,使其成为推动篮球运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高水平竞技运动与高等体育教育的新结合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高水平竞技运动与高等体育教育相结合对于提高我国优秀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解决他们因文化素质偏低难以适应高水平的训练和就业难的现实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在回顾竞技运动发展史和重新认识的竞技运动本质属性的基础上,要突破过去体工队办体校、办竞技运动学院的局限,提倡优秀运动队与高校,特别是与体育院校联办,逐步建立成以“夺标育人”为中心、以训练和教育为侧支柱、以管理体制改革为横梁的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新体制。  相似文献   

10.
总结体育院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实践经验,认为体育院校具有办高水平运动队的优势和条件,能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运动员。体育学院办高水平运动队为竞技体育提供了全新的管理和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福建省女子篮球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省内女子篮球竞赛环境差,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教练员训练方法陈旧,缺乏创新与发展,身体条件好的运动员缺乏,参加高级别培训和执裁高水平比赛的裁判员少;坚持系统训练的队伍少;经费缺乏,场地器材差;培养体制和赛制不够灵活。并就制约福建女篮运动发展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与解剖实验法,对黑龙江省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参与篮球运动后而造成膝关节损伤情况进行调查。根据篮球运动的自身特点,选用膝关节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和生物力学实验,对膝关节解剖结构、损伤原理进行研究总结,试图分析造成篮球运动员损伤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为高校高水平篮球教学与训练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3.
王振民 《体育学刊》2005,12(4):118-121
运用数理统计法、合成鉴标法等研究并确定了反映辽宁高校男篮运动员训练水平的9项检查性指标,这些指标能客观地反映当前辽宁高校男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基本技术与心理特征水平.并研制出可用于评价辽宁高校男篮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技术、心理特征和运动训练水平及其发展均衡程度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探索我国女子三人篮球运动项目自身独特的比赛负荷特征,为我国女子三人篮球运动的训练与比赛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指导训练和比赛,以期提升我国女子三人篮球的竞技水平。方法:使用SIMI Scout技战术分析系统和Polar Improve系统,测量和分析我国女子三人篮球队在国际比赛、队内比赛和对抗训练中的运动负荷。结果:在国际比赛中,我国优秀女子三人篮球运动员的单位时间跑动距离要显著低于同场竞技的外国选手;国内比赛中成年优秀选手与青年选手在单位时间跑动距离上没有明显差异;我国优秀女子三人篮球运动员在国际比赛和队内比赛中的单位时间跑动距离也没有明显差异。我国优秀女子三人篮球运动员在正式比赛中的最大心率和平均心率均显著性高于对抗训练,最小心率则无明显差异。在不同速度区域的跑距占比分析中,比赛和对抗训练的跑距占比均随着速度的提升而下降;在速度区1和速度区2中,正式比赛的跑距占比要显著高于对抗训练,而在速度区3和速度区4中,比赛的跑距占比则要显著低于对抗训练。结论:我国优秀三人女子篮球运动员国际大赛中的运动负荷要低于国际高水平运动员;可根据对抗训练和正式比赛的运动负荷特征,对对抗训练的运动负荷进行调整,以期达到正式比赛的预期运动负荷。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校办高水平篮球队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文献研究及对第7届大运会篮球比赛的调研,以全国12所重点办高水平篮球队的高校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现状,并提出了新的管理和发展模式。研究表明,影响高校办好高水平篮球队的因素有思想观念、资金短缺、生源、学习与训练的矛盾、教练员水平、管理体制、科研水平等,导致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仍没有新的突破。因此,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必须重视后备力量的培养,规范招生制度,改革竞赛体制,加强教练员的岗位培训工作,提高比赛质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学业现状的分析,认为应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采用单独编班,实行“浮动学分制”,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特殊教学计划,来解决其化学习与运动训练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柏连龙 《冰雪运动》2007,29(6):59-62
高校高水平冬季项目运动队组织与训练管理是高校冬季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根据高校冬季体育教学的任务,遵循冬季体育项目发展的规律,在完成教学、训练和比赛任务的同时,实现高校冬季体育改革的目标。提出合理建立运动员梯队,加强大学生运动员的管理与思想教育工作;组建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加强教练员岗位培训与激励措施;实施良好的行政决策、后勤保障和科技服务等高校高水平冬季项目运动队的组织管理模式。认为确定高校高水平冬季项目运动队比赛目标与训练任务,制定合理地训练计划,积极开展训练评价是提高训练质量的主要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06年全国U17男女篮球比赛的现场调研,全面了解了当前我国青少年篮球发展的现状和新动向,用事实说明全国各级中学,尤其是重点中学竞技篮球发展很快,储备了大量有发展前途,优秀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为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在招生、训练等方面提供了依据和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领导行为与团队凝聚力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问卷调查,分析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领导行为、训练比赛满意感与团队凝聚力之间的关系,构建教练领导行为与团队凝聚力之间的模型,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沈阳市6所大学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产生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沈阳市篮球运动员易损伤部位,提出预防运动损伤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