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4 毫秒
1.
在小说《一把尘土》中,拖尼追求田园生活,热爱哥特式古建筑,即使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倾轧和排挤下,他依然积极探索理想的文明形态。作家伊夫林·沃借拖尼这一人物来表达他对诗意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代工业文明社会的鞭挞,体现出他对理想文明形态的不懈探索和追求。  相似文献   

2.
《聊斋志异》中的妇女形象,集中体现了蒲松龄呼唤人类自然天性的回归,崇尚平等自由,讴歌人道主义精神等民主思想意识。且以理想追求与非现实情节及人物完美的结合,原物之特征与人物性格的自然统一,浓郁的情感色彩与传神细节的高度融合而形成独具一格的积极浪漫主义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3.
卢梭是现代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卢梭主要的教育思想著作是《爱弥儿,或论教育》,这是一部讨论教育问题的哲理小说。卢梭从自然哲学观点出发,坚决反对封建专制教育,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强调教育应顺应儿童天性的指引,即根据儿童的年龄、个性及性别实施不同的教育,以达到培养自然人的目标。卢梭也是一个家庭教育的实践家,他在管教孩子的胡闹行为上非常有技巧,也非常有成效。本期人物:卢梭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77):16-17
美国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被誉为美国现代文学的源头。这一评价,不仅是基于小说幽默的文字和巧妙的创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小说真实反映了美国的本土特色和本土文化,标志着美国现代文学本身个性的形成和成熟。小说人物哈克贝利·费恩虽然年纪小,却是美国人的真实写照,而他所体现的价值观和文化属性却是美国价值观的代表。小哈克贝利·费恩所表现出来的追求民主和自由、热爱历险、务实、追求真善美的品质,恰恰是美国文化的精髓。因此,小哈克贝利确实是美国文化的小代言人,读懂这一点,对透彻理解这部名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理解主要人物是理解一部小说的关键。因此,为了理解《少年维特之烦恼》就必须理解维特、绿蒂和阿尔贝特。维特出身于市民家庭,幼年丧父,后随母亲由农村移居城市,长大成了一个有教养的青年。他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也热爱文学,热爱绘画。由于对城市的污浊喧闹感到厌恶,他跑到乡下过起了幽静的田园生活。他欣赏自然美景,读荷马史诗,画农村景物,很是清雅。我们看到:维特是带着对城市生活的烦恼出场的;而农村生活使他接近了自然、农民和儿童,使他的精神为之一振。作为十八世纪下半叶的德国知识青年,他是在追求一种新生活。  相似文献   

6.
《聊斋志异》中的妇女形象,集中体现了蒲松龄呼唤人类自然天性的回归,崇尚平等自由,讴歌人道主义精神等民主思想意识。且以理想追求与非现实情节与人物完善的结合,原物之特征与人物性格的自然统一,浓郁的情感色彩与传神细节的高度融合而形成独具一格的积极浪漫主义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7.
我想,她的坚持,她的努力,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种爱好了,而是升华到了一种责任与追求。她要对自己所选择的热爱负起责任,她要让自己在这种热爱中追求到更多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这些是鲁迅早期留学日本时与许寿裳经常探讨的问题,并为鲁迅一生所坚持,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他在小说人物身上,不仅深刻的剖析批判了国民劣根性,也寄托了理想和希望。小说中,他把追求中国人的理想人格与批判国民劣根性结合起来,使之与爱国主义、革命运动发生着最紧密的联系,从而赋予了他所追求的理想人格鲜明的时代印记和历史进步的突出特点。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凌叔华小说以其独特的创作个性在“五四”女作家中卓尔不群,它所表现的社会生活与审美追求是别具一格的。本文将凌叔华的小说与同时代女作家的小说加以比较,从取材角度、人物塑造、艺术表现三个方面分析了凌叔华小说艺术的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和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创作都带有浓重的乡土情结,这种情结又幻化成小说中对大自然的偏爱,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成了他们共同追求的生态理想。只是由于两人生活经历的不同以及不同的民族文化土壤使他们在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想时处理方式有一定的差异。托马斯·哈代创造了一系列背离自然、向往都市文明的人物,用这类人物的毁灭增强悲剧氛围和批判力量,从反面说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沈从文则创造了记忆中美丽的湘西,正面传达作家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理想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汪曾祺小说充满着对人的关怀、尊重与欣赏,呈现出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对士大夫人格的继承,使其在创作上融合了中国传统价值取向与自身气质上的异质因素,成为“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士大夫情怀深刻影响了汪曾祺的人道主义书写方式,他以雅趣表达底层关怀,以美德构建人道理想,以温情进行现实批判,以闲笔滋润世俗心灵,流露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以及对生命品质的思考。基于汪曾祺兼收并蓄的思想特质,从接受人道主义、在士大夫情怀影响下形成中国式的人道主义思想、小说特色书写三个层面,探讨汪曾祺中国式的人道主义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12.
《禅真逸史》作为《金瓶梅》之后诞生的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其性质归类虽多有歧异,但其核心主旨却在借南北朝后期至隋唐之际的社会背景,以虚拟化的手法,曲折反映作者对理想人生的独特见解。主角人物林时茂由儒及佛、由佛及道、再由道而儒、儒而佛道,其经历的人生四个历程,恰构成中国传统封建知识分子一个完整的生命追求历程和心灵演变史。书中对杜伏威、薛举、张善相三个历史人物的改塑,既是服务于作者这一思想理念,更与作者有意融合《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四大奇书为一体的创作风格密切相关。其世情描摹的生动真切,更使其书在艺术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林徽因的小说创作历时较短,篇目不多,然而却有典型的京派气派。通过对小说《模影零篇》的分析,看见其艺术阐释的特征:即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总力图促成一种平衡,形成距离之美。从这个角度上说,林徽因乃至整个京派同人更趋于进行着一种理想而浪漫的写作。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初期小说开始勇敢跨越小说的爱情写作的"禁区",并随时代变迁呈现出差异性书写,从简单抽象的概念化走向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文将从封建观念与经济条件束缚同美好婚恋理想的磨合,城乡户籍制度规约下感情的两难选择,对古典式爱情婚姻的向往和追求与爱国主义情结融合以及以青年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王蒙的小说对建国后至20世纪80年代末这一政治革命时代下的个体人生形态价值指向作了典型的呈示:第一,林震与刘世吾体现了两种有代表性的个体人生的价值指向;第二,王蒙的“少共”情结决定了其创作时的个体人生与社会政治的双重视角;第三,王蒙小说中个体人生价值指向的具体呈现形态“在路上”对目的地的追寻与确认。  相似文献   

16.
庐隐小说大多从婚恋、家庭等角度来对女性生活及其命运进行书写,表现了纯粹的女性情绪世界。她以女性自身体验及生存境遇为依托,透过病妇独特的心理、感情、思想和欲望,展示了知识女性探究生命底蕴的苦闷与焦虑,以及爱情选择上的知与情的冲突,并借此对自我与社会进行双重探究及解剖。病情叙事既是她的观察视角,也是她的叙述视角,由此,我们看到了庐隐对社会秩序的焦虑与愤怒,她要借病妇形象来揭示女性个体与社会的失调和社会对女性的压抑。  相似文献   

17.
《德伯家的苔丝》是19世纪末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传世佳作。哈代是公认的描绘自然画卷的高手,他以生花之笔在该小说中对自然环境和女主人公苔丝的自然美进行了生动描绘与刻画,充分展示哈代热爱自然、崇尚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理想和向往。  相似文献   

18.
随着商品化大潮的影响,小说创作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如何在混沌的创作潮流中保持学的责任感,是当前小说研究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课题。真实热爱人和生活,追求、创造人生理想,在创作中应保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以往的学者多认为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封闭性和宗法性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社会,这两种特征使得中国喜剧精神先天不足。从中古谐谑小说的独立盛行来看,"谐谑"一体能够蓬勃兴旺地发展起来,与人们娱乐的天性和追求快乐的现实生活需要是密不可分的。从人类早期游戏或娱乐生活中诞生的娱乐意识虽然某种程度上受到了汉代儒家正统话语的制约和规范,但至魏晋,随着人们娱乐天性的醒觉和文学意识的自觉独立,谐谑小说异军突起,小说就是在变古开新的新兴娱乐审美观的关照下,重新调节、变异,发生成为一种自觉的新兴文体。  相似文献   

20.
《庄子》和《瓦尔登湖》是庄子和梭罗的代表作品。试图从他们的生活和作品中研究庄子和梭罗人生观的内在一致性。他们都热爱自然,都“自愿贫穷”,崇尚精神的独立与自由,他们都把生活的重心放在精神上。他们都要求回归自然本真,崇尚天人合一;他们都反对人为物欲。他们在追求简单,自由,独立的生活上面具有一致性。他们的人生观指引着我们人类如何面对人生的困境,追求有意义的生活,他们的思想对于认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有深刻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