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古代的印刷术有过完整的技术演进路线,从早期的技术准备到雕版印刷的发明,从泥活字印刷到金属活字印刷,印刷术的技术创新过程体现出信息批量复制的传播特征。本文从印刷术发展的传播视角,依次考察中国古代印刷术的技术演进,通过对比谷登堡印刷机的技术特征及其社会影响,尝试解决东西方对印刷术起源问题的偏见,着力阐释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历史价值,探索传播学研究印刷术的新理念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号称“文明之母”。由于印刷术的出现,大大地促进了世界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印刷术的发明,固然是我国古代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但与佛教在中国传播后,佛经、佛像的大量印行,给印刷术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并称为我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我国是印刷术的发源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印刷术,都是在我国印刷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印刷术的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东源位于浙江省瑞安市,东源木活字印刷术传承了中国古代木活字印刷术,被誉为中国古代伟大发明的活见证.本文从印刷术在我国历史上的发展阶段入手,剖析东源未活字印刷术的特点及价值,并对如何开发保护好东源木活字印刷术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4.
造纸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开启了书籍印制的全新方式,降低了人们获取书籍知识的成本,拓展了书籍知识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对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传承以及世界古代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了解造纸印刷术的基本  相似文献   

5.
雕版印刷术的问世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当我们沿着时间的足迹追溯到它的历史源头时,就会惊奇地发现:雕版印刷术的产生和发展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可以说,印刷术过去开拓新境地的每一步都有佛教的扩张作为动机。从印刷术的萌芽、发展到成熟的悠久历史中,其最初的步骤几乎无不和佛教有关。佛教传播的确对我国雕版印刷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印刷术起源于中国是举世公认的,但究竟发明于何时至今仍众说纷云,尚未形成一个十分令人信服的结论。概括起来有七种不同的说法,其中持“唐代发明说”  相似文献   

6.
钱存训对中国书史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美国芝加哥大学钱存训教授的书史和印刷史研究为对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讨论: 对印刷发明前中国书史的研究,对中国造纸和印刷历史的研究,对印刷术的发明和技术史的研究,对纸和印刷术的传播和影响的研究,对学术研究方法的启示,旨在探讨钱存训对中国书史和印刷史研究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研究中国出版史,不能不追溯我国古代印刷术的发明,研究印刷术的发明,不能不探讨其与佛教传播的关系。然而,在以往的中国书史、出版史、印吊j史的研究中,常常忽略了佛教寺院的刻书。其实,就是把寺院刻书与政府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7,(7):102-103
<正>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里,30多次论及约翰·古登堡的印刷术及印刷机的诞生对现代精神交往的巨大推动。15世纪中叶,德国人古登堡发明欧式印刷术时,恰恰是世界交往开始形成的年代,与扩大交往的需要相一致,因而这一发明迅速普及,得到发展。中国11世纪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在古登堡欧式印刷术普及后才被世界知晓的。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证的印刷术,均指古登堡的欧式印刷术,尚没有证据说明他们当时知道中国发明的印刷术。他们充分肯定了印刷术发明的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沿着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线索,运用大量历史文献和考古实物,阐明了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产生的前提与条件,以及雕版印刷的最初形式——佛像雕印,雕版印刷的成长阶段——密宗咒语,指出图文并茂的佛经是雕版印刷术的成熟之作,中国佛教徒是雕版印刷术发明者,从而正本清源,理清了印刷术产生发展的源与流。全文共五部分,本期发表前两部分,后三部分将在下期发表。  相似文献   

10.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从中原传入新疆的时间众说不一,新疆印刷业发展的路径也众说纷纭。梳理新疆印刷业的发展脉络,鉴古而知今,使今  相似文献   

11.
雕版印刷术最早发明于中国,这早已被世界所公认。印刷术的发明被马克思评价为“最伟大的发明”,“科学复兴的手段”,“创造精神发展必要前提的最伟大的推动力。”印刷术到底发明于我国的哪个朝代?什么时期?历来众说一。仅张秀民在《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中就列举了七种说法,即汉朝说、东晋说、六朝说、隋朝说、唐朝说、五代说、北宋说。其中汉朝说、东晋说和六朝说过早,没有确凿的证据。北宋说又太晚,因  相似文献   

12.
印刷术由中国发明,源于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是以汉字的产生、发展为主体要素,各种相关条件长期积累、渐进的必然结果。汉字是印刷的主要对象,没有汉字及汉字的成熟,就不会有印刷术。在中国6000年汉字演变发展中,汉字先后依附于多种不同材质、不同形式的载体,在不同材质上雕刻文字,为印刷术发明提供了技术  相似文献   

13.
肖东发的新著《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 ,在广泛吸收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中国图书印刷文化做了系统概括和总结 ,理清了中国印刷术发明的脉络 ,进一步论证了是中国人发明了印刷术。该书反映了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研究的最新成就  相似文献   

14.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从中原传入新疆的时间众说不一,新疆印刷业发展的路径也众说纷纭。梳理新疆印刷业的发展脉络,鉴古而知今,使今天的新疆印刷业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推动印刷事业又好又快向前发展,是新疆印刷界的一件大事。为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决定编撰一部《新疆印刷史》。  相似文献   

15.
出版电子化与出版管理思想的革命尤丹立出版电子化:出版史上一次新的革命早在中国古代,印刷术、造纸术就和火药、指南针一起构成华夏的四大发明。印刷术、造纸术这两项发明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出版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5世纪中叶,德国谷登堡发明铅字印刷术,革新印...  相似文献   

16.
曹炳生 《出版科学》2016,24(1):125-128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对欧洲社会、思想的产生乃至世界文明进程有巨大推动作用。中国书史著名学者钱存训先生曾说:“在中国和西方,印刷术在书籍制作中起的作用大致相仿,但在这两个社会中的影响,在规模和形式上并不完全相同。在这两个不同的社会中,印刷术都使书籍的成本减低,产量增加,形式统一,流传广远,并使书籍有更多的流传后世的机会。但在其他方面,印刷术却以不同的程序,向不同方向发展。在西方,印刷工具逐渐机械化和自动化,大规模生产和发行,形成一个强大的出版工业;在中国,自印刷术发明以来约有1000年的时间内,印刷并没有发生重大的技术性改革,始终保持以一种传统的手工业方式进行。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活字印刷术反哺中国,才带进了西方思想制度和科学技术,因此引起现代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学术和文化各方面的改革和变动。”[1]钱先生洞若观火的见解,推动了笔者对印刷史研究的关注和理解,从本世纪初,便开始注意搜求研究西方近代印刷术对近代中国影响的书刊资料,可惜所得甚少,对西方近代印刷术究竟如何传入中国、影响了近代中国,一直不甚了了。最近读完芮哲非著、张志强等译的《谷腾堡在上海:中国印刷资本业的发展(1876—1937)》(以下简称《谷腾堡在上海》),困扰多年的疑惑终于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7.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它们的发明对整个世界和人类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造纸术的发明意义尤为宏大.  相似文献   

18.
前言中国是世界文化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迄今已有了将近四千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早在一千八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明了造纸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发明了雕版印刷,在八百年前,又发明了活字印刷。造纸法和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为人类交流思想、传播文化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对人类文化的进步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化总体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在献信息传播领域对世界化的影响和贡献是巨大的。特别是造纸术和印刷术两大发明更是举世无比,在图书的编辑、出版、印刷、发行、典藏等方面,相当长一个时期走在世界前列,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化遗产。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总结并加以继承的。但是缺憾也是客观存在,有的甚至与我们的发明与贡献同时并存。下面仅以活字印刷为例进行分析。印刷术在我国发明虽然很早,但改进迟缓,活字印刷术未能成为出版业的主流,印刷术的社会作用也不像欧洲那样大,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走出国门,可以说是中国出版业一个难圆的梦。我国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早在北宋时期就通过各种途径向世界各地传播,先是传到了朝鲜,后又传到日本,通过丝绸之路,还传到了中亚各国和欧洲。不但是印刷术,中国的印刷品也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之一,传播到了亚欧各国,世界一些著名的博物馆、图书馆至今还收藏着现存最早的中国印刷品。然而,中国出版业的这种领先地位被17和18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击垮了,以铅活字为标志的西方近代印刷术成为引领世界出版业潮流的主角。西方印刷术传入我国,虽有几分尴尬,倒也推动了我国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