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有人说.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一定是一个能读懂孩子的教师。《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让孩子学习什么样的数学?这值得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去思索、去探索。我想应该是带有“数学味”的数学.那么什么是有“数学味”的数学?  相似文献   

2.
毛毛是我辅导过的一个五年级的男孩,这孩子在学习上很是刻苦,但不知为什么,所有的功课都成绩平平。尤其是数学,无论他怎么努力,考试的成绩总在七十几分徘徊。据我的了解,毛毛的父母对他的学习一直采取“高压政策”,他们想让孩子考上重点中学,就急于求成忙着给孩子开小灶,请各种老师做家庭辅导。  相似文献   

3.
在心理咨询时,一个孩子的妈妈焦虑地对我说:“我们这孩子老师都说他很聪明,如果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他就能学习得很好。可是他就是调皮、贪玩,上课坐不住,听不进,学习成绩差,我们耐心地教育他,他不听。打他,也没用。做父母的,不知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4.
听一年级的数学课。做练习时,我旁边的一个孩子怎么也不会做,老师显然没注意到他。我俯下身子轻声教他。旁边的孩子马上对我说:“老师,不用教他,他是弱智!”“老师,你教他他也不会,他数学只能考10分!”再看这孩子,竟是一脸的漠然。我的心,被深深刺痛了。每个孩子,都是怀着好好学习的真诚愿望进入学校的。可是,为什么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之后,学习,就成为某些孩子的苦恼?就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把分数当作惩罚的武器来对待那些学习困难的孩子!“30分”、“10分”,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就等于宣判了他在班级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在多数家长和教师的眼里,电视差不多是“教唆犯”。它的主要功能是拉孩子远离课本和作业,侵占孩子宝贵的学习时间。电视还破坏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孩子回到家,往往第一件事就是开电视。父母跟他说话,他心不在焉,多问几句还就烦了———他正沉浸在“情深深,雨蒙蒙”之中,家长扫了他的兴,他能不烦吗?于是家长只好在吃晚饭的时候教育孩子,所以晚饭时间是中国家长给孩子上“政治课”的“法定时间”。其实,此时训导孩子是最不好的,既没有效果又影响食欲。可是家长似乎找不到其他时间,吃完饭孩子去写作业,家长自己可能也要看电视…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很重视对孩子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他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方法,其实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重要前提条件。幼儿教师在美术教育中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真正地做到“六大解放”,就能让孩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敢想、敢做、敢创造。  相似文献   

7.
学习指导     
小学低年级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孩子刚接触到数学知识,对数学还很陌生,作为家长要经常辅导他们,使他们能尽快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爱好数学的兴趣,并且通过辅导发展孩子的思维水平。方案一:通过实物演示,帮助孩子弄清算理。数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孩子学习数学时常感到枯燥无味,做家长的在辅导时要创设情境,通过实物、画图等方法,帮助孩子理解掌握知识,这不仅让孩子弄懂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如:孩子的作业做成456+78,家长不能简单地说:“你怎么搞的,45减+等于9啊。”有一位家长做得就非常…  相似文献   

8.
这几年,孩子流行一个“巨”字,如巨远、巨乐等等,表示巨大的开心。这里,我们也向孩子学习,向父母们提出要做“巨爱”孩子的父母。之所以有这样的念头,是因为本期文章《网站不过是个玩具》中的被访问者宋铁军就是一个巨爱孩子的父亲,但是他和他的儿子宋司宇却创办了e童网,宋铁军任这个网站的首席执行官,宋司宇担任首席信息官。通过读这篇文章,您会发现,他的巨爱就是不怕孩子把电脑弄坏了,坏了就去修,修不好就送到专业店去修,但从不埋怨孩子;他的巨爱就是孩子不想上数学学校就不强迫孩子去上;他的巨爱就是如果妨碍了儿子的思…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孩子刚上高三时,他的数学成绩很不理想,他的妈妈非常着急,就找了一位数学专家,问有什么好方法能让她的孩子提高数学成绩,这位专家给她支了一个点子:“叫孩子每次都给你讲作业.”家长说:“我听不懂怎么办?”专家说:“听不懂也听.”坚持了一两个月后孩子有明显进步,并且数学的进步会迁移,  相似文献   

10.
徐群  钱俊枝 《教书育人》2001,(15):44-46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不乏其数,他们希望子女将来能出人头地,但苦于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在教育孩子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特别是现在中学生的家长,多是单位、家庭的主体,工作量大、家务活重,因此与孩子交流较少,即使关心,也只停留在孩子考了多少分上。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入学后,教育的任务就交给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了,做家长的只要能保证他吃好、穿好,供他完成学业,就尽到父母的义务和责任了。这些认识都是家庭教育的误区所在。班主任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1.
陈秀琼 《湖南教育》2004,(16):16-17
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课程目标。它特别强调教师的有效教学应指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应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将教师的有效教学与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刘雄辉就是执著热爱学生的榜样。为了学生,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热爱学生的关键就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刘老师一直教育学生“未做学问,先学做人”。上语文课时他对学生生动地讲了一则叫“财富、成功和高尚”的寓言故事。故事使学生体会到:高尚是灵魂,哪里有高尚,哪里就会有财富和成功。刘老师就这样寓道于教,在充满乐趣的寓言故事中,渗透着做人的深刻哲理,他深深懂得爱的艺术。真正的教育,其效果是…  相似文献   

13.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几乎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形”。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方向。每位教师必须从观念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在教育教学中重新认识数学,使学生对数学不再感到神秘陌生.让每个孩子知道数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能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再将数学应用到生活中去.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个朋友打来电话,向我诉说教育孩子的种种不易.他的儿子读小学五年级,近一年来,他在孩子身上下了不少功夫:给孩子找课外辅导班补数学、陪孩子做作业、及时和老师沟通、设法纠正孩子在学习上不思考和懒惰的毛病……应该说,有一定的效果,但孩子的成绩总是时好时坏,老毛病依然改不掉.“他和班里学习好的孩子简直没法比.哎,我真拿他没办法!”电话的那端传来他无可奈何的感叹……  相似文献   

15.
张健鹏  胡足青 《师道》2004,(8):41-41
如果家长已为孩子请了家庭教师,应当明确家教目的,不能只为孩子在学习上“保驾”。我认为,其目的是教会孩子独立学习,换句话说,就是为了尽快摆脱“拐棍”,让孩子能独立“行走”。假如你给孩子请来个家庭教师,几年都教不会孩子独立学习,我劝你趁早把他给辞了。  相似文献   

16.
蒋雷萍 《学子》2012,(1):33-35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蓄的资本不断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可见,培养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好习惯养成了,自然也就达到减负增效的理想境界了。我原来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城乡结合部学校,班级人数偏多,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学习也很少过问,大部分孩子的学习习惯都很不好...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其中,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刨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具体落实到数学课堂中就应体现这样的基本理念:即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的发展目标。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我班一位学生家长到学校与我沟通孩子的情况,我请她坐下来谈谈。她一落座,就高兴地说起了孩子这一学期的可喜变化。她说孩子以前有许多如心高气傲、爱出风头、学习上不自觉不主动等坏习惯,学习成绩不理想。他的爸爸恨铁不成钢,看他这样就气得不行,常用“笨的出奇”、“脑袋瓜不开窍”之类的语言教训孩子。但是这样教育的后果依然是让家长一次次失望。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数学教育强调“探究性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因此在教材的内容上要有所创新,需要设计一些题型新颖,思路开阔的试题;就不拘泥于具体的知识点,而是要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中心,最好能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充分体现数学实验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20.
父母以自己过去的经历教育孩子,没有说服的效果 一位父亲以无法忍受的表情对我说,他的儿子今年读小学五年级,为了考进名牌的私立中学,每天学习得很晚,星期日还上补习班。他看到自己的孩子脸色苍白,缺乏少年应有的朝气和活泼,就开导他说:“我在你那样年龄的时候,可没有少玩,但学习也不错。怎么样呀,稍微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吧!”他儿子不以为然地回敬了一句:“按你说的去做,我会被淘汰的。” 父母责备孩子的时候,往往喜欢引用自己幼年时代的事情——“我在儿童时代老是玩耍。”“妈妈经常做许多家务活。”这种说法缺乏说服力,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