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及其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有着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应用研究价值。本文简要介绍了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的机理,并综述了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及其应用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从2-羟基-5-甲基间苯二甲醇出发,经多步有机反应合成制备了新型三齿配体L(L=2-羟基-N1,N2,5-三甲基间苯二甲酰胺),并合成了稀土配合物LnL3(Ln=Sm,Eu,Tb,Dy).通过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紫外和荧光光谱对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紫外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中配体L为能量吸收体,并有效传递给稀土离子.荧光研究表明,配体L可以非常好的敏化稀土离子的发光.  相似文献   

3.
高(大)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发光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述了高(大)分子──稀土配合物在发光应用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研究了其发光特性及发光原理.指出了该类配合物在农用发光材料、防伪材料、荧光及彩色显示、温敏发光、导电发光、压致发光以及在生物、医学、聚合物结构形态、分子间(内)能量传递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稀土铕(Eu)-丙烯酸(AA)-1,10-邻菲咯啉(phen)的三元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通过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探讨了丙烯酸、1,10-邻菲咯啉的引入对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同时活性配体丙烯酸的引入为合成键合型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光致发光类稀土配合物的应用与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机理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几类常见的具有光致发光特性的稀土配合物的合成 .  相似文献   

6.
稀土元素由于具有特殊的电子构型而使得稀土原子或离子的化合物有很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尤其是稀土化合物的发先性能,但由于跃迁选择定则,单个稀土离子的发光性能比较弱,需要用其它生色团对稀土离子进行敏化,以增强其发光性能.在众多生色中,过渡金属作为生色团敏化稀土近红外发光有其独特的优点,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过渡金属敏化稀土近...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稀土(Eu3 、Tb3 )的含氮杂环配合物,配合物组成经元素分析、TG-DTG及IR得到确认。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荧光强度比相应离子的有明显的增强;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荧光性能优于稀土盐酸盐、稀土高氯酸盐所得配合物的;稀土邻菲啉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比稀土联吡啶配合物的有明显增强;在混合配合物中,铽对铕的发光有一定的敏化作用,而铕对铽的发光有明显的猝灭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两种方法合成了稀土铕(Eu)-丙烯酸(从)-1,10-邻菲略啉(phen)的三元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手段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荧光光谱的研究表明,第二配体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配合物的荧光性能,且不同合成方法对配合物的荧光性能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稀土离子掺杂的纳米结构发光材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稀土离子掺杂的纳米结构发光材料在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生物探针、纳米光电器件、零阈值激光器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对稀土离子掺杂的氟化物、磷酸盐、氧化物等纳米结构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发光原理和基本类型,重点介绍了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稀土高分子材料,阐述了稀土高分子材料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了各种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研究的可能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稀土铕、钐(Eu、Sm)氯化物、呋喃甲酸(L)和1,10-邻菲啰琳(phen)为原料,95%乙醇为溶剂合成了两种新型的稀土配合物([Eu(L)_3phen]_2·4H_2O和[Sm(L)_3 phen]_2·5H_2O).通过元素分析仪和热分析仪的数据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表征了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中的中心离子Eu(3+)和Sm(3+)和Sm(3+)与呋喃甲酸(L)中的O原子进行了配位,同时,1,10-邻菲啰啉(phen)中N原子与Eu(3+)与呋喃甲酸(L)中的O原子进行了配位,同时,1,10-邻菲啰啉(phen)中N原子与Eu(3+)和Sm(3+)和Sm(3+)配位成功.常温下,荧光光谱仪测出两种配合物中的Eu(3+)配位成功.常温下,荧光光谱仪测出两种配合物中的Eu(3+)和Sm(3+)和Sm(3+)均发射出本身的特征荧光这说明呋喃甲酸和1,10-邻菲啰啉两种配体的能量可以有效传递给稀土离子,从而增强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性.  相似文献   

12.
稀土铕配合物是红色荧光材料的一种,具有有机化合物的高发光量子效率和无机化合物良好稳定性的双重优点,是很有应用前景的一类发光材料。本文从材料结构的角度出发,对铕配合物的配体和发光机理加以概述,讨论分子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13.
SiO2基核-壳结构的稀土发光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性能而受到关注。研究表明SiO2基核壳结构的稀土发光材料具有强发光效率、强光稳定性、无毒性、寿命长、价格低廉等特点。这些特性使它们在光学设备、等离子显示器、荧光灯、生物医学领域成像、指纹和防伪标签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重点阐述了SiO2基核壳结构的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固相法、湿化学法、燃烧法等。从核壳结构的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入手探究目前的研究进展,其中溶胶凝胶法研究最多。最后对SiO2基核壳结构的稀土材料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乙酸乙烯酯,偶氮二异丁腈(AIBN),甲醇为原料合成了聚乙酸乙酯及其铕配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对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另外,对配合物的荧光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配合物具有较好发光性能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稀土铝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这类材料的发展历史,发光机理及制备方法,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了稀土-β-二酮类配合物在发光、催化、紫外线防护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沉淀法,通过改变合成条件,快速合成了4种嘧啶羧酸-稀土Eu3+/Tb3+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方法对配合物的结构及相纯度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固体样品的荧光性质,研究了配合物结构与荧光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配体最低三线态能级与稀土离子共振能级能量的匹配程度、中心稀土离子的配位环境及配体的排列方式是影响稀土配合物荧光性质的主要因素。该实验可作为高年级化学专业本科生的综合实验,可加深学生对稀土配合物的光致发光原理及发光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借助水热法,以氯化钇、柠檬酸钠、磷酸钠为基本原料合成了YPO_4纳米颗粒,然后通过掺杂Er(3+)、Yb(3+)、Yb(3+)、Tm(3+)、Tm(3+)稀土离子获得上转换发光性能.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掺杂比和烧结温度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在红外激发下,可以发出暖白光的稀土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9.
我国资源丰富、选用价格低廉的稀土材料,以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及微波合成等技术为依托,生产稀土三元摩擦发光配合物,这一类物质可以用来生产压力感应发光材料,并且可以配套光检测器来制备形式多样的压力探测传感器以及其它科研装置中的显示单元等。  相似文献   

20.
用硝酸钆、钨酸钠、聚乙二醇为基本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NaGd(WO_4)_2荧光粉,然后通过掺杂Yb(3+)、Er(3+)、Er(3+)、Tm(3+)、Tm(3+)稀土离子获得上转换发光性能.使用X射线衍射和高分辨扫描电镜对样品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实验研究了稀土离子掺杂比和反应温度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在980 nm近红外激光激发下,可以发出暖白光的稀土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