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时评,是当前纸媒的热点之一,是引导读者深读新闻的需要,是新闻深度化的体现,是报纸思想品位的象征。许多报纸纷纷开辟时评版面,一时间遍地开花,大有“不上时评没品位”之势。但是,由于盲目跟风,许多报纸有条件的要上,没有条件的也要上,造成目前新闻时评版面本身出现了严重同质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时评热的思考——晚报新闻时评版的基本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全国报纸出现了一股“时评热”,各家报纸纷纷拿出一定的版面空间给时评。一些晚报类报纸在注重深层次开发社会新闻的同时,也想方设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时评的作用。《燕赵都市报》、《齐鲁晚报》、《南方都市报》等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也比较有成绩。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如今的传媒已经进入时评时代,报纸的时评版面如雨后的春笋,呼啦啦地往外冒,就连很多的网站都纷纷推出了时评栏目。广播、电视也有了时评,像央视经济频道第一时间的《马东读报》就赢得了不少的好评。但是,如果仔细观察研究遍地开花的新闻时评,就会发现时评患上了“时髦病”。  相似文献   

4.
徐启超 《青年记者》2007,(14):69-69
报纸版面是与读者交流的一种传播语言,是编辑奉献给读者的一道新闻大餐,它需要“色”、“香”、“味”俱全,给读者一种心理上的愉悦感。时事新闻版作为报纸版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具有自己的特性,这就要求时事编辑更应努力报道好“天下事”,为读者提供一道“全营养型”的精神盛宴。[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时事评论以及时深刻性和尖锐批评性为受众所追捧。鼎盛之时,国内创办时评版的报纸有300家之多。然而,很多报纸的时评阵地正快速失守,不少红极一时的时评版面纷纷淡出人们的视野。时评怎么了?病了!而有意思的是,《钱江晚报》在最近一轮改版中,时评版面却由原来的每  相似文献   

6.
洪巍  王聃 《青年记者》2009,(20):45-45
近年来,我国报纸时评进入了一个发展期。但其中的报纸时评重稿现象,越来越引发业内外人士的重视与忧虑。报纸时评重稿,即指部分时评撰稿人向多家报纸投稿,最终导致同一篇时评稿件在一家报纸的不同版面,或于同一天在多家报纸上同时刊登的现象。就报纸时评的功能而言,  相似文献   

7.
汤卫 《青年记者》2007,(11):52-52
报纸头版上形形色色的新闻导读,无疑是今天报纸版面的一大特色,也是报纸编辑花大力气想要做好的部分。随着“厚报时代”的到来,头版的新闻导读日益成为头版编辑的重要元素,更成为一种有效的新闻链接。将重要新闻所在告知受众,既节省了宝贵的版面空间,又增大了头版的信息量,还起到了活跃美化版面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近年,广州各主要报纸不约而同地聚焦时评,先后创办或者充实各自报纸的时评版面,使时评成为广州报业的亮丽风景,也使观点竞争成为广州报业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人们对新闻不但要看,还要评,媒体对新闻时评也愈来愈重视,不仅都市类报纸开办时评版,一些党报也开办了时评版面. 2003年4月,大众日报开办了时评版面“观点版”.创版8年来,经历三任编辑辛勤培育,屡屡斩获重大奖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一些报纸的广告版面已经超过了新闻版面,报纸已由过去的“新闻盛筵”变成了“广告盛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孙吴 《青年记者》2000,(2):40-41
新闻出版报》1999年10月28日二版刊载的《杭州报纸流行横题风》(作者肖力),引起了我这个“报纸组版学”研究者的思考。报纸版面对报纸来说,事关重大。范敬宜同志在《人民日报版面备要·序》中指出:“版面,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当然,更是一种政治。”“人民日报的版面无小事”。报纸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王佳宁 《青年记者》2004,(10):55-55
因报纸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差异,时事评论的分量、影响也因之而不同,这在各地报纸纷纷开设的时评版上已得到应证。当下报纸时评面临的问题是,从宏观层面看:一是喉舌内涵不准,因某些方面走偏而影响自身的权威性;二是降格以求。一些报纸以市井消息作为评论“卖点”。结果既不可能离开党报的基本属性全然市民化,又不能在主流意识中创新建立新的关注点,一旦读者不能从这类报纸中看到法律、正义、道德文明对社会新奇现象的甄别,便对报纸本身的主流价值出现认同缺损。再从中、微观层面看,众多报纸的时评版面“大路货”较多,立论雷同,鲜有个性。一些报纸曾经试图通过开办时评版,为公众提供话语平台,但结果事与愿违。而以部分京粤报纸为例考量当下的时评态势,笔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报纸时评进入了一个发展期。但其中的报纸时评重稿现象,越来越引发业内外人士的重视与忧虑。报纸时评重稿,即指部分时评撰稿人向多家报纸投稿,最终导致同一篇时评稿件在一家报纸的不同版面,或于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把要闻版比作一张报纸的“脸面”,甚至有“窥一版而见全报”之说,透过稿件的长短搭配、轻重处理,版式的高低组合、区位排列,报纸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一览无遗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而要闻版更是直接、集中体现了一张报纸的读者定位、价值取向、风格特点和办报质量。都市报为了增强视觉冲击力,强化卖点,在要闻版中将各种版面手法用到了极致。要闻版的作用版面设计也是一种传播语言,主要是因为版面空间存在着强势上的差异。所谓强势,就是版面吸引读者注意的特性。一个读者阅读报纸时对每个版面以及每个版面上的各个局部的注意程度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报纸版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内容的表现力。所以报纸版面被称为除文字、图片之外的“第三种语言”,即版面语言。那么,如何才能让报纸的“第三种语言”有更强的号召力呢?创造鲜明独特的版面风格版面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同音乐、绘画、诗歌、雕塑等任何一件艺术作品的创作一样,立意构思要高、要奇、要新、要巧,要有个性有特色。  相似文献   

16.
我国当前正处于第三次"时评热"时期.其中,报纸时评的发展势头总体上是好的,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一是预设观点,不注重观点的平衡呈现;二是少数作者素质偏低,制约了时评的传播致效;三是观点雷同,浪费了报纸版面资源.发展传播学为报纸时评赋予了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使命,为此报纸时评传播管理者应从时评有益于国事的高度出发,保障时评的表达自由;报纸时评工作者应增强伦理道德意识,以国利民福为依归进行创作;报纸时评"生产链"全系统应强化精品意识,用优秀作品来充当公共空间的优质话语.  相似文献   

17.
张爱红 《青年记者》2006,(10):56-56
版面是报纸的脸面,是帮助和吸引读者阅读的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报纸的竞争,也就是版面优势的竞争”。版面设计就是字模块、标题、色彩、图表、新闻照片等组版元素在版面上的计划和安排。设计版面应该遵循什么原则结合多年从事报纸编辑的实践,笔者认为:一是版式要为内容服务  相似文献   

18.
现在,报纸上的新闻时评很多,很多报纸开辟了专栏或专门版面来刊发时评,写作时评的人也不少。新闻时评,最重要的是稿件的观点,稿件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着时评的观点来服务的,读者喜欢看时评,主要的也是为了看稿件所体现出来的观点,观点是时评中最核心的要素,是稿件的灵魂。  相似文献   

19.
彭军辉 《当代传播》2007,(6):134-135
当前报纸时评专栏(版)的发展势头强劲,但在时评专栏(版)的开设、时评的创作以及栏目的管理上也存在较明显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从版面、编辑、管理及作者等四个层面寻找对策,如此报纸时评专栏(版)的发展才能走向真正的健康繁荣.  相似文献   

20.
时下,转载、摘编时评稿件的现象并不少见。一些报纸还为转载时评辟出了专门的版面、栏目,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笔者认为,这种报纸的“再创作”,不宜盲目跟风,需要冷静多思量。 记得一次在通讯员学习班上听课,新华社记者宋熙文讲《坡大?场大?仓大?》,曾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大意说:“写新闻,要尽量地占有材料,使用材料。你看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