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拒绝奢侈     
正手里的压岁钱多了,很多孩子就会对金钱毫不珍惜。我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父亲带着女儿到药店买药,父亲想锻炼一下女儿,让孩子自己去买药。很快,女儿回来了,父亲却发现女儿没有拿药店老板找给女儿的一毛钱。父亲让女儿把钱拿回来,女儿觉得丢脸所以不肯,父亲很生气。回家之后,父亲对女儿说:"我们不是大款,就算是真正的有钱人,他们也知道赚钱辛苦,绝对不会无视一毛钱的。再说了,如果你在银行有999.9元钱,你要取1000元,人家会给你吗?"女儿听后默默不语。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由于我对女儿的培养教育有些与众不同,而颇具争议,褒贬不一。例如:当别的父母辛苦劳作,一点点为下一代“堆砌”洋房时,我却用本就不多的钱带女儿到处旅游;当一位母亲在看到孩子的成绩单上有一个95分竟当众打了已15岁的女儿一大巴掌时,我却在告诉女儿:别当分数的奴隶,只要尽你所能减少后悔就行。当一位父亲厉声厉色地对女儿说大学之前不许  相似文献   

3.
前几天,女儿的班主任打电话说:“雯雯的学习主动多了,进步比较大,性格也开朗了好多,还主动和老师讨论问题了呢!”我听了别提有多高兴了,我知道我的教子计划——“不做沉默的父亲”已经开始显现效果了。我从小就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好心人劝我改变改变,我却振振有辞:男人何必跟女人一样唧唧喳喳的!也许是先天加后天的影响吧,女儿性格也比较孤僻。好心人又劝我多和女儿交流,逐渐改变她的性格。我口头虽然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女儿10岁那年,我离婚了,这下女儿的教育工作就全部落在我的头上。我看见她成天沉默寡言的样子,实在是心疼,想问一些学…  相似文献   

4.
一个贫穷父亲,却要让女儿拥有音乐梦想。他干社会最底层的工作:送信、做拖把、打零工.一个天才女儿,生在贫寒的家庭里。却被日本著名大提琴演奏家小林正南称为“东方的大提琴公主”。她根据自己和父亲的亲身经历写成的论文《我的琴声与父亲的劳动》。  相似文献   

5.
女儿乐乐今年5岁,她很喜欢弹钢琴,而且弹得也不错。于是老师对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她参加考级,为此要求她每天在家至少练琴一个小时,还让女儿注意观摩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弹琴的。老师对乐乐说:“你看强强弹得多好,练得又很认真,这个星期天,你来看看强强弹琴。”女儿非常生气地跟我说:“不去看!”自从老师要她考级、要她刻苦练琴以至拿她和别的小朋友比较以后,女儿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由原来的热爱弹琴,到不愿意弹琴,直至目前拒绝练琴。面对这样的变化,我很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办。北京吴敏答:孩子的心灵非常敏感,他对尊重与轻视、关心与冷漠、…  相似文献   

6.
山东青岛一母亲来信说:女儿今年11岁,我很爱她,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一般都满足她的要求。他父亲由于工作关系,在外地时间较多,我家里家外地忙,对女儿比较放手,也比较迁就。小时候,女儿还是比较乖的,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女儿越来越不听我的,甚至还有些瞧不起我,常常不耐烦地说我“你不懂”;还常常动不动就发脾气,比如,“怎么还没把我的衣服洗好”;时不时抱怨“没好菜吃”等等。我不明白,怎么会这样?答:父母对孩子宽容和宠爱,会使孩子自由发展,个性上显得独立、好强,但如果管教不当,则容易养成孩子任性、娇宠的个性。以下建议供你参考…  相似文献   

7.
曾看过这样一篇小品:中国父亲端木,拿着赴美读高中的女儿寄来的美国各科老师的评语,大跌眼镜:这真的是我的女儿吗?!她“有语言天赋”,她“乐观积极”,她“优雅”而有“创造性”,她有“人格的力量”,她是“宝贵的财富”!其中一位美国老师在推荐女儿上大学的信中说:“我以性命担保她行!” 这句话让一个父亲的心无比惊讶又深深地震撼。因为仅仅在4个月前,端木送走的那个女儿,是一个被老师批评为“没有数学脑子”,垂头丧气地对着父亲说“我厌学了”的孩子。  相似文献   

8.
读了马德这篇朴实无华却又异常厚重的文章,我不禁想了很多。在这个机器轰鸣、工业化大踏步前进的社会里,在这个过于看重物质经济而忽视了自然人文的大环境中,我们平时对生命的本身、生命的意义缺少了应有的关注,而这却是一个成熟的、文明的社会所必不可少的。曾有一个父亲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的女儿很喜欢蝴蝶。一天,女儿发现刚刚孵化的小蝴蝶翅膀很湿,显得很脆弱。她很难过,不停地对父亲说:“爸爸,我能救活它吗?”父亲说这是蝴蝶要死了,但她还是不停地问,父亲只好说“可以可以”。一连三个晚上,她都把这只蝴蝶放在身边,生怕伤害它,连身都…  相似文献   

9.
女儿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小女孩。我说糖不能多吃,她就不多吃;我说妈妈的东西不能碰,她就不碰;我说向西,她绝不向东。许多朋友都羡慕我有这样的乖女儿,我也暗自开心。一天,女儿要洗澡。我想,天气已变冷了,该给女儿多加些热水。当我把女儿抱进盆里时,女儿连忙把脚缩回来,嘴里喊:“烫,烫。”我说:“宝贝儿,天气冷了,洗热水澡才舒服呢。”  相似文献   

10.
过了暑假,孩子就要上学,父母少不了要和老师沟通,这看似简单的事,却让许多父母顾虑。有位父亲这样说:“女儿刚上幼儿园,几次送女儿时见到老师,老师也不告诉我们女儿在校情况。而女儿正在适应一个新环境,此时老师的主动性很重要,我很想和老师谈谈,又怕我们的意见让她难堪,关系弄僵了,对女儿更不好。”那么,怎样和老师进行良好的沟通?这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来到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手工创作室,看到熙熙攘攘的孩子正在玩着自己喜爱的手工。这些学龄前儿童,多数由家长带来。那天,有两个孩子的父亲给我的印象最深。一位父亲对女儿要求很严格,甚至有些冷酷。当女儿要求他帮忙时,他却板着脸说:“自己独立做。”女儿不甘心地说:“人家爸爸怎么都帮着做?,'父亲说:“人家是人家,我是不会帮你做的!”然后拿出自己的书看了起来。与之截然不同的是对面桌上的父女俩,父亲在认真地帮着女儿做手工,而女儿却在一边玩,俨然已是父亲在做手工了。当我问她是否经常来这儿玩,还不等孩子回答,父亲已经抢着回答了。我不禁想,这个父亲是不是  相似文献   

12.
《淮南子》记载,宋国有人嫁女,父亲对临嫁的女儿说:“你要出嫁了,但是不知道你们夫妻能不能白头到老。你事先私下留些积蓄,以后如果改嫁也容易些。”女儿听从父亲的话,一有机会就私藏财物,由于经常这样做,终于被夫家发现,就把她休回了娘家。父亲看着女儿带着许多财物回家,不但:,不反思对女儿的教育不得法,反而对自己的“远见”沾沾自喜。其实,如果父亲没有说那一番近乎咒语的话,或者父亲说了,女儿不听从,她是不会被驱逐的。遗憾的是,父亲说了,女儿听了。他们只知道为了提防被休而事先私藏财物,却不知道私藏财物正是被驱逐的原因。心理学上把…  相似文献   

13.
王子与草鞋     
在很久很久以前,苏丹国王有个儿子爱上了一个牧羊人的女儿。他去见他的父亲,说:“亲爱的父王,我爱上了一个牧羊人的女儿,我要和她结婚。她不仅长得可爱漂亮,而且我相信她是一个非常贤惠体贴的妻子,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雍容华贵的王妃。”国王说“:我的傻孩子,你是王子,我死后你就是国王,你怎能娶一个牧羊人的女儿为妻呢?你娶王妃不仅仅是你个人的事情,也是国家大事。你的婚礼将会是举世瞩目的,你的臣民看着你,如果你娶这样一位地位卑微的女子做你的王后,你就不怕贵族们耻笑你?”王子答道:“我只知道我爱她,我不在乎这些,我就是愿她做我的王后…  相似文献   

14.
“乌鸦嘴”     
女儿小梅接父亲到地家里过年的时候,一再叮咛他这个苦命的父亲:“爸爸,你去了只管吃你的,喝你的,要说就说大家喜欢听的话。就是看见虎虎的爷爷奶奶娇惯虎虎,你也只当没看见,千万别弄得大过年的,一家人都被你一句话说得不高兴。”父亲就说:“那算了,我就不去了。你知道,我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的,我就一个人在家里过年吧。”一听说父亲要一个人在家里过年。女儿的眼泪就涌上眼眶里了。  相似文献   

15.
有位做母亲的老是抱怨,说自己的女儿不会体贴父母、理解父母。父母每天白天工作很紧,晚上回家还得操持家务,特别是对女儿照顾得无微不至。可女儿呢?好像是患了“感情淡漠症”,对父母这份爱心并不“领情”,不管父母多忙多累,她都跟无事人似地在一旁看她的电视或玩她的游戏机,甚至连句关心问候的话都没有。无独有偶,有一位做父亲的也心情非常沉重地谈过这样一件事:他感冒发高烧,三天未能上班,已经上初中的女儿却不闻不问,就跟没这码事一样。他平时对女儿非常关心,对孩子的方方面面都照顾得无微不至。可自己生了病女儿却无动于衷,为此他很伤心…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几则真实的新闻报道。双休日,某省博物馆门口,一位父亲对女儿说:“你自己进去吧。”女儿牵着父亲的胳膊哀求:“爸爸,你陪我去吧,给我讲一讲。”“这玩意有啥意思,你自己去看。”父亲说着坐在了门口台阶上,女孩只好自己走了进去。  相似文献   

17.
《半月谈》上刊登一篇文章,讲述了作家叶兆言与女儿之间的冲突。一方面,身为父亲的叶兆言一直用自以为是的“理论”管教女儿;另一方面,女儿却在潜意识里与父亲进行着多方面的抗争。直到有一天,看过女儿临出国前交给自己的日记本,叶兆言才在震惊之余开始反省自己的父亲角色。他说:“小女曾说过,我这个当作家的父亲让她还没有学会欣赏之前,就先教她学会了批评。这一点真让我汗颜。”叶兆言面对女儿的“批评”感到汗颜。我们许多父母面对叶兆言的自责,是否也会有同感呢?从严要求孩子没有错,但一些父母却曲解了严格要求的本义。有些父母最爱用“…  相似文献   

18.
去年教的一个班,今年不教了。可是有一天,原来班上的几个男生一起走,碰到我,其中的一个调皮的男生突然叫我“缪老大”,我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只好仓促地对他们说了句:“你们以后别再这样叫我,再这样我跟你们急?”大家一起大笑,就过去了。想想这几年教了不同年级的学生,无论上课下课,学生看到我还都是比较尊敬地叫我“缪老师!”,我对这些和我女儿一般大的孩子们也比较友好,上课回答问题好的,我会说一句话:“你真棒,要是我有你这样一个女儿(儿子),我真是太高兴了!”学生回答不出,我也会比较温和地鼓励他们,说:“不要紧,我小时候也经常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9.
轻松一刻     
许云莉 《湖南教育》2005,(20):45-45
家庭影响一个律师的小孩回家晚了,邻居问他:“你回家晚了,爸爸会打你吗?”“不会的,我爸爸是律师,如果他要打我,我母亲就会申请缓刑,再向我祖母提出上诉,就可宣布无罪。”胖脸陈老师带着自己4岁的女儿来到办公室,小姑娘长得胖乎乎的,很可爱。老师们逗她玩,问她:“你怎么个子不高,脸却胖乎乎的呀?”小姑娘说:“因为脸离嘴最近呀!”人数父亲问儿子:你们教室坐多少人。儿子:您问哪一种情况,老师在和不在人数不一样。父亲奇怪了,问:老师在的时候有多少人?儿子:45。父亲:老师不在呢?儿子:一个人也没有了。聊天一所学校刚来了批年轻教师,晚上生活…  相似文献   

20.
25元的士费     
父亲好不容易进了一回城,我陪他看过高楼大厦,又打的去了一处风景区。下车时,父亲看见我给司机20元,就说:“坐一次车,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我说:“不多,这是比较便宜的。”父亲嘟囔说:“还不多?20元要买一堆鸡蛋呢。”说着,我去买门票,父亲问:“又要多少钱?”门票100元一张,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