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0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观2005年的16道高考作文题,尽管风格各异,命意千差万别,但其骨子里仍然是宽泛意义上的话题作文。换言之,话题作文从最初的发轫,经过这些年的演变,已经到了后话题作文时代。那么后话题作文又有哪些发展趋势呢?一、命题型话题作文此类话题作文的特点是虽然明确地给出了作文题目,但它同时又具有话题作文的主要特性: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体裁不限,是一种更宽泛意义上的话题作文。如2005年北京卷的“说安”、天津卷的“留给明天”等。对于这些话题,写作时可采用补充法。如“说安”中的“安”可以解释为“安全”“安宁”“安逸”“安于”,还可以解…  相似文献   
2.
曾有人给现代学生画了一幅肖像:身穿李宁服,脚穿耐克鞋,斜跨安踏包,耳插蓝牙,兜放MP4,嘴嚼KPM(肯德基、比萨饼、麦当劳),轻哼周杰伦,目不斜视地盯着苹果四代,飞快地按着键盘……他们活在混沌、麻木里,他们没了理想,有的是乱思乱想,闲思遐想,奇思怪想。确实,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眼前、轻长远,重知识、轻做人,重理论、轻实践,重静态、轻动态,重意识形态、轻公民素质的倾向,学生较严重地存在着缺少持续发展、缺少科学发展的问题。其结  相似文献   
3.
十一届“四方杯”教学大赛已落下帷幕,选手们扎实的功底、倾情的演绎,捧出了一道道独具特色的精神大餐,给与会老师提供了参照和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但从更高要求来看,一些选手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有偏差,课堂存在值得商榷之处。拟从创新与守正、广度与深度、预设与生成、完美与遗憾、阅读与思考、起点与路径六方面的思辨关系做些正本清源的探讨,以期给已经或即将使用统编新教材的教师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曾有阅卷专家指出,现在考生作文最主要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平铺直叙,泛泛而谈;二是一线直下,平白浅显。这种文章如一汪浅水,一眼见底,缺少立体感,缺少纵深感。而联想可以使作者的视野更开阔,无疑是获得立体感、纵深感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5.
6.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已是当下的共识,但真正做起来并非易事。笔曾听过无数节观摩课、优质课、研究课,这些课课堂表面上一片热闹,讨论声不绝于耳,实际上教师们仍不自觉地陷入“将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的魔圈,其实质是一言堂,教师一人包打天下。为此,笔常常反思:如何才能在教学中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大包大揽,剥夺学生的思考?经过实践,笔认为,教师不如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出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讨论,教师只在关键处作适当导引,以免讨论偏离话题,这样,既加深了对学生的理解,又发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批判意识,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相似文献   
7.
语言表达题是每年高考“语言运用”这个板块考查的热点和难点,有主观性强、紧密联系社会生活、注重考查语言综合能力等特点。从近几年的高考情况来看,该题失分现象比较严重。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习与备考,突破“语言运用”的难点,熟悉各类语言表达题型,我们对这些题型进行了梳理解读,点拨技巧,揭示规律,以期对广大同学有实质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正确使用实词,主要指正确理解和使用实词中大量的双音近义词。本考点高考多年来一直常考不衰。从所考查的内容看,所考词语多为常用双音节实词;从试题的类型来看,最近几年除2002年全国卷考查词语解释以外,一般都是以选择填空的形式考查近义词的运用。2006年出现的8道高考题全以选择填空的形式考查。  相似文献   
9.
对联题漫论     
今年高考除了全国卷,另有11个省市自主命题,12份语文卷中,有6份语文卷(即全国卷、上海卷、浙江卷、福建卷、广东卷、广西卷)出现了一个新考点——对联,这表明了命题者对语文素养,尤其是传统文化给予了应有的重视,昭示了今后语文高考命题的一个走  相似文献   
10.
话题: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写作提示: 这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句诗,诗中集中体现了王安石的思想认识与处世态度,只要自己有才有识,站在高处,即使浮云蔽日,自己也能看清远方。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