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纳米抗菌陶瓷与人们健康、环境保护密切相关,被人们称为21世纪的陶瓷.概述了国内外现阶段的抗菌剂、抗菌陶瓷的灭菌原理和用途,展望纳米抗菌陶瓷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纳米陶瓷改变了传统陶瓷的脆性,大幅度提高了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和超塑性.综述了近年国内外纳米陶瓷的性能、制备工艺.提出目前在生产纳米陶瓷工艺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一)信息捕捉类 例1(福州)请仔细阅读下文,并回答文后问题.纳米陶瓷作为高新科技材料应用广泛.贴于"神舟七号"飞船外表面的"太空"纳米陶瓷,具有永久、稳定的防静电性能,且有耐磨、耐腐蚀、耐高温、防渗透等特点.采用氧化锆材料精制而成的纳米陶瓷刀,具有金属刀无法比拟的优点:刀刃锋利,能切割钢铁等物质.能削出如纸一样薄的肉片;  相似文献   

4.
纳米氧化物陶瓷的制备技术一直是纳米陶瓷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溶胶-凝胶法是制备纳米粉体的先进工艺,它具有工艺简单,设备成本低,反应过程可控,制备的粉体纯度高、均匀性好等一系列优点.本文综述了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Fe2O3、SnO2、SiO2、Al2O3、ZrO2纳米陶瓷粉体的方法,并对溶胶-凝胶法制备这些纳米氧化物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了目前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物陶瓷粉体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有了很大的改变,对陶瓷的性能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纳米与抗菌技术相互结合应用在陶瓷生产中,将极大地改善传统陶瓷的性能。本文主要介绍其抗菌机理及在国内外陶瓷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并探讨了纳米抗菌技术在陶瓷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抗菌纳米陶瓷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纳米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技术是在纳米尺度内 ,通过对物质的转变实现创造新材料 ,并获得新的特殊性能。纳米材料从根本上改变了材料的本来结构和性质。从而使材料的研究有了重大突破 ,这些新型的纳米材料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据专家介绍 ,它们将在以下 7个方面推动产业革命。陶  瓷随着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 ,纳米陶瓷随之产生 ,这些纳米陶瓷克服了陶瓷材料的脆性 ,使陶瓷具有金属一样的柔韧性和可加工性。它结合了金属与陶瓷双方的优点 ,具有高硬度、高韧性、低温可塑、易加工的优点。微电子纳米电子学立足于最新的物理理论和最先进的工艺手段 ,按照全新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 Al Fe2 O3燃烧体系,选取纳米 SiO2、Na2B4O7为添加剂,采用离心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制备出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在 Na2B4O7质量分数为4%的条件下,研究了纳米 SiO2对陶瓷内衬复合钢管致密度以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 SiO2添加量为6%时,复合钢管陶瓷层致密度最好,当纳米 SiO2添加量为4%时,耐腐蚀性最好。  相似文献   

8.
激光重熔Al2O3+13%wt.TiO2-SiC纳米复合陶瓷涂层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激光重熔等离子喷涂陶瓷涂层技术,以纳米SiC材料为填料,在45钢表面,制备了Al2O3+13%wt.TiO2-SiC纳米复合陶瓷涂层。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研究了纳米SiC复合陶瓷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结果表明,重熔层由仪-Al2O3、TiO2、Si、SiC以及新相Al4C3组成。在激光的作用下,原等离子喷涂层的片层状组织结构得以消除;纳米SiC颗粒填充在大颗粒Al2O3或TiO2之间。  相似文献   

9.
简析纳米氧化锌压敏陶瓷材料的概念、特性、表征、应用现状,以及制备纳米氧化锌的常见方法和工艺流程,并探讨了纳米氧化锌压敏陶瓷的结构、电参数和导电机理.  相似文献   

10.
利用纳米氧化铝基粉末压制烧结制成纳米陶瓷,研究陶瓷制品抗拉强度与粉末配比、烧结温度的关系,得到了烧结品的抗拉强度与有关工艺参数的关系,为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瓷器文化是中国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首次向读者披露了五百年前中原瓷器在西藏的流传和当时西藏僧侣们对其的鉴别方法,透过颇具宗教神秘色彩的记述,该文展示了十五世纪我国瓷器在青藏高原的文化内涵,为我国瓷文化补充了新的视野,此外作者根据藏族文献的记载,提出中国瓷器向海外传播的主要途径,并不是传统认为的丝绸之路,而是通过海路由南洋运往印度,再由此而散落到西亚,欧洲等地。  相似文献   

12.
1990年代中后期,卷泥片成型技艺引进钧窑造型艺术。钧窑卷泥片陶艺造型从理念上讲,需要创作者对泥性的深刻理解与把握,需要基本认知泥片成型工艺要求,需要熟知卷泥片肌理及其应用;从创作艺术素养和思想上讲,需要创作者从传统文化资源里汲取养素,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创作灵感。卷泥片造型技法进入钧窑成型艺术无疑将给当代中国钧窑带来极大的艺术提升潜力和张力。  相似文献   

13.
宋代既是中国"瓷的时代",又是中国禅宗的鼎盛时期。文章运用禅宗美学的独特视角对宋代青白瓷的釉色、造型、装饰等方面进行解读,认为禅宗的现象"空"观、"顿悟"、"自性"、"一切色是佛色、一切声是佛声"、"闻声悟道,见色明心"等思想是形成宋代青白瓷空灵挺秀、清丽淡雅、含蓄隽永的独特风格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景德镇是驰名天下的瓷都,其瓷上绘画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元代青花瓷画雄浑壮美,开创了白瓷彩绘的新时代。明清瓷上绘画繁荣发展,百花齐放,绚丽斑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鸦片战争以后,瓷艺仿古之风和俗艳之气大盛,但仍有一批优秀的美术工作者,回归艺术的本真,推陈出新,使传统瓷画艺术重焕生机,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的陶瓷历史中,宋代陶瓷最具有代表性、最具审美价值。尤其是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以它那质朴、典雅的艺术风格以及崇尚自然美的文化精神,受到人们的推崇。探析青之色彩让青白瓷体现出美学特征,发现隐藏在色彩背后的美学因素,宋代青白瓷色彩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是多种因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钧瓷作为陶瓷艺术与文化的载体,在新时期需不断自我调整,以适应当今社会各阶层对文化艺术的多样多变的需求。钧瓷创作应立足本土文化,以满足社会大众艺术的生活化、生活的艺术化需求为旨归,通过更丰富、更新颖的艺术形式反映当今社会风尚、时代精神,体现当代科技水平,抒发展示当代人的审美诉求与精神期盼。钧瓷创作表现上,要坚持写实与写意结合、雕塑与绘画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生活实用与艺术审美结合的创作路子。  相似文献   

17.
禹州市为河南省重要的古陶瓷产地之一 ,是宋代五大名瓷之一钧瓷的故乡。作者历经十年的考察 ,在禹州市苌庄乡发现唐代古瓷窑址 1 5座 ,是河南全省规模最大的唐代古瓷窑群。最可喜的发现是每座瓷窑都兼烧唐花釉瓷 ,它不仅说明禹州是唐代花釉瓷的发祥地 ,而且也为研究钧瓷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窑群实例。  相似文献   

18.
神垕镇以钧瓷和古镇出名,具有文化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和市场潜力,但其旅游开发时间晚、起点低,产品体系和空间体系尚未成形.根据文化旅游产品和市场的开发趋势,结合神垕镇钧瓷文化和古镇风貌的实际情况,神垕镇钧瓷文化旅游的市场开发,需做大低端市场,做强高端市场,开发钧瓷文化旅游系列产品,构建老街旅游中心,培育钧瓷文化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19.
浅析明末清初福建漳州窑青花瓷异军突起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万历年间,漳州窑青花瓷在远离江西景德镇异军突起,究其因有四点.第一,漳州地区便捷的交通输纽和月港成为国际性的贸易港口.有利于漳州窑青花瓷的运输和出口贸易.第二,原有的技术力量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和江西景德镇人才与技术的引进,促进了漳州窑青花瓷的发展.第三,明朝政府开放海禁政策,青花瓷出口贸易从走私走向合法化.第四,国际市场对青花瓷的需求,导致漳州窑青花瓷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1934—1936年间,为振兴江西景德镇瓷业,近代著名的爱国实业改革家杜重远在景德镇进行了现代化的瓷业改革,在景德镇成立陶管局,并在九江创办光大瓷厂,对景德镇的传统瓷业生产及组织进行近代化的改革。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改革还是以失败而告终,改革并没有根本改变景德镇瓷业落后的局面。杜重远改革失败的根源在于传统手工业市镇的发展逻辑与现代化工业的悖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