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媒体融合时代,党刊作为主流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实现媒体融合发展是摆在党刊人面前一道棘手的难题。顺应大势,积极融进去,发挥党刊优势,做到"用心""用情"才是当下党刊人不变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9,(12):17-26
所谓"平台型媒体",是指兼具媒体属性与互联网平台特征的新兴媒体,内容的专业性与平台的开放性是其两个最重要的特点。打造理想的平台型媒体是传统媒体向融合媒体转型的必经之路。"理想的平台型媒体"是指那些融合了传统媒体内容优势与新兴媒体技术优势的平台型媒体。随着一度被看好的网络原生平台型媒体《赫芬顿邮报》的衰落,平台型媒体能否成为媒体转型和媒介融合的路径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质疑。人民日报社"中央厨房"的探索,则为如何建设生态级的平台型媒体探索出一条解决之道。论文建议"中央厨房"坚持新闻内容上的核心竞争力,发挥主流舆论场的优势;提供免费准入的开放性平台,成为开放而有活力的生态型平台型媒体;寻求在内容定制、设计制作、版权交易等盈利模式上的突破,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6,(6):40-42
在网络时代、自媒体时代,自媒体的反应快速及裂变式传播,对主流媒体的反应速度和传播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与此同时,自媒体反应的随机性、非理性又对正面、理性舆论场的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有时会对社会的稳定、和谐带来不良影响。主流媒体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创新理念、丰富手段,理性、客观又有效地传播信息和回应舆论,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以成都"11.26音爆事件"为例,通过对自媒体和主流媒体反应的比较,提出如何加强主流媒体传播的一些思考,以期对传媒实践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下,传统纸质媒体进入历史转折期,如何生存与发展成为现实问题,传统纸质媒体转型已迫在眉睫。微环境下纸质媒体的媒介融合转型之路更具新意,媒介融合中的纸质媒体的"微"创新——记者微博、媒体微博、微信公共账号的开通,赋予了"媒介融合"新的内涵,扩展了报道空间,为传统纸质媒体与网络新媒体互动提供可能。微环境下传统纸质媒体应进行系统创新,以版面创新为切入点,内容保质为支撑点,渠道建设为发展点,保持自身优势的前提下直面新媒体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郭琳 《新闻爱好者》2011,(14):80-82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我国舆论环境的不断改变,电视作为传统主流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需要充分发掘自身优势,以全新的思维和理念应对新媒体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化"危"为"机",重新树立电视新闻媒体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6.
面对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对传播速度、深度、广度有了更高要求,地方党报必须探索媒体融合的有效手段,发挥多媒体"大合唱"的优势,增强传播力,提高引导力,扩大影响力。本文以池州日报社在2016年抗洪救灾新闻报道中,利用手机移动终端的平台优势,打造直播"微"平台,迸发新闻传播"加速度"的成功案例,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抗洪救灾新闻报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唐怡 《中国记者》2021,(2):12-15
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如何突破传统的影响范围、吸引更多年轻受众,成为一个亟待思考与解决的课题。在过去的一年间,主流媒体在新媒体领域迎来了转型升级的黄金时期。本文以央视新闻客户端以及合作媒体平台2020年的重大新闻报道为例,探讨在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如何利用硬核新闻"破圈"升级。  相似文献   

8.
赵源 《东南传播》2015,(1):110-11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化媒体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交流和沟通的工具。由于其具有互动参与性、高度透明性以及社交性,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信息的分享和传播。而企业也认识到了社会化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将其视为一种新型的营销传播平台,以求提高营销效果。本文分析了社会化媒体营销的特征及优势,以可口可乐在2014年5月推出的新包装"歌词瓶"为例,探讨其如何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产品的宣传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声屏世界》2012,(7):177-178
2012年互联网媒体环境,随着网络媒体碎片化进一步升级,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人皆媒体"成为当前媒体环境的最大特点。企业广告宣传面对如此的环境,将何去何从?一方面媒体社会化使得我们能有更多机会帮助企业和品牌完成更高质量的整合传播;同时,由于"人人皆媒体"使得我们也面临着另一种"风险",那就是"口碑危机"。如何充分利用社会化媒体的优势同时又规避"危机",是摆在我们每个企业和品牌面前的棘手问题。昌荣互动学院邀请了中国传媒大学专家邵  相似文献   

10.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推介媒体形象、树立媒体美誉显得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媒体亲和力、影响力、竞争力的养成和提升。现代广播媒体更要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为自身发展创造有利态势,更应该有效地开展形象推介,以不断占领受众新市场,吸引受众注意力,锻造媒体品牌,获取传播的最佳效果和发展的最强动力。在这当中,打造"看得见的广播"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时期统一战线的表述、构成、工作对象和范围发生的深刻变化,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给新时期"统战"宣传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如何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发挥新兴媒体优势,积极探索网络"统战"宣传工作新模式、新方法,增强"统战"宣传工作成效,成为"统战"宣传领域迫切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家鼓励和大力支持优势媒体实施"跨区域扩张",这对于致力于异地扩张的优势媒体来说无疑是个重大利好.但是,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优势媒体实施的异地扩张,多出现了水土不服,失败的案例多,而成功的案例少.总结异地扩张的经验与教训,异地办报要取得成功,需要把握好如下"力"与"度".  相似文献   

13.
丁谦 《中国广播》2015,(3):81-82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微"媒体在信息传递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传统媒体只有在发挥自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挖掘新媒体的优点为我所用,才是正确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殷帆  金佳 《东南传播》2012,(7):93-95
近些年来,"主流媒体"一词在国内风靡,"主流媒体"似乎成了一个高帽,所有的媒体竞相抢着拥戴,究竟什么是主流媒体呢?主流媒体的特征是什么?在媒介现代化改革的进程中,传统党报媒体以及都市类媒体怎样通过改革跻身"主流"的平台上?主流媒体如何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和监督?本文收集整理2011年来国内相关文献对"主流媒体"的分析研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总结。  相似文献   

15.
吴姗 《新闻前哨》2010,(5):80-82
本文以新华视点“两会微博”为例,分析当前主流媒体如何运用新兴的传播手段改进“两会”报道,探讨时下流行的沟通工具“微博”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助推主流媒体打破僵局.活跃“两会”报道,希冀对国内其他媒体进行相关新闻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新老媒体已经不是"融不融"的问题,而是"怎么融"的问题。而"网红"这一新鲜事物诞生,也给新老媒体的融合带来新的契合点,"网红"具有草根性的特点决定了他无法像专业媒体那样权威和可靠。但是他又有吸引眼球的一些独特优势,传统媒体可以吸收"网红"的一些传播特点,同时结合自身优势打造更多的"新闻网红",传播正能量,巩固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来势汹汹,失去渠道垄断优势的传统广电媒体如何重新连接受众?广告收入持续下滑,如何拓宽创收渠道?受众分流,如何重建影响力?"四种到达"(信息内容传播有效落地到达,确保核心价值引领落地到达,确保媒体品牌影响落地到达,确保服务助力目标落地到达)的传播目标如何实现?黑龙江广电人首创的"4+2"运营模式通过大量实践回答了这些疑问。  相似文献   

18.
作为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具有诸多优势。电视媒体,特别是电视节目可以充分利用手机媒体的优势,弥补其不足,同时融合新元素、加入新环节,推陈出新,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郭可静 《今传媒》2014,(12):48-50
社会化媒体是被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的新媒体形态。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大选的过程中对社会化媒体的运用,证明了社会化媒体已成功改变人类关注世界的习惯。本文从社会化媒体用户互动行为中的"关注模式"和"对话模式"入手,并结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提出的定位坐标系需求,对以微博为代表的六类用户深入研究,分析用户如何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自我定位"。  相似文献   

20.
年初一场雪灾考验了媒体。被视为"弱势"媒体的广播,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在这场雪灾报道中发挥出前所未有的威力,使广大受众重新认识广播,而广播人也重新审视自己的媒体特性和优势。大灾之后话广播,如何进一步认识地方电台记者的职业定位,完善新时期地方广播通联协作网络有何现实意义?这些都是这场冰雪灾害报道留给我们的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