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段宇锋  邱均平 《情报学报》2005,24(6):735-741
本研究以链接分析为基础,对大学网站的利用情况和网络影响力在大学评价中的作用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①院校排名与链接到网站的页面数不具有线性相关关系,但与Web-IF具有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这表明网站规模对研究结果具有实质性影响;②衡量网站链接特征的各项指标与院校排名没有线性相关关系;③分析结果表明,网络目前在提高院校科研绩效和学术影响力,促进其发展方面所起作用还极为有限,有待大力开发以提高其功能和效益。  相似文献   

2.
颠覆因子是基于引文网络识别和探测颠覆性研究的新兴指标。研究高颠覆因子论文的计量特征及其学术影响力,不仅有助于丰富论文评价体系,也有利于对颠覆性研究识别方法的补充和完善。以1954—2014年PubMed中被Web of Science收录的12 472 382篇论文为总数据集,统计2005—2014年高颠覆因子论文的发表年、引用分布等计量特征。在比较高颠覆因子论文学术影响力指标的基础上,改进“公平性测试”方法,深入探究颠覆因子与Altmetrics指标、引文分析指标的相关性,并试图探讨开放获取对高颠覆因子论文各指标的影响。从描述性统计来看,高颠覆因子论文的被引频次差异较大,来源期刊集中于欧美地区的JCR Q1区权威医学期刊和综合性期刊;从学术影响力指标来看,高颠覆因子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差异较大,可将颠覆因子作为评价论文创新力的补充指标,且在高颠覆因子论文中,开放获取论文的各评价指标值均显著高于传统付费论文,更易表现出高社会关注度和高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刘雁书  吴玮亚 《情报学报》2007,26(4):538-545
学术影响力是各网站被学术论文引证次数的一个测度.本文对学术影响力在评价大学网站质量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与链接分析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学术影响力不仅可以作为大学网站质量评价的一个指标,也可以作为大学排名的参考.与链接分析法相比,学术影响力与大学排名等级相关系数更高,具有可再现性、可以较好地解决不同检索工具测量结果不一致的问题,且引用动机更为明确,指出学术影响力分析法比链接分析在评价大学网站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单篇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意义] 基于评价指标设计原理,建立可扩展到多篇论文评价的单篇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多角度评价单篇论文学术影响力提供多种指标。[方法/过程] 兼顾施引文献的数量与质量,建立包含TVF、TVF(n)以及VF(t)等单篇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提出将TVF指标扩展到多篇论文影响力的分析方法。通过实证研究,计算TVF、TVF(3)与被引次数C及施引文献的h指数的皮尔森相关性,并与他人的评价结论对照印证。[结果/结论] 对TVF及TVF(n)等指标不同的用途进行了探讨:TVF是累计综合影响力,用于全面评价论文的影响力;TVF(n)可用于比较不同年份论文间的影响力,且可预测它们未来的TVF表现。TVF还可被扩展应用到多篇论文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中。  相似文献   

5.
中美医学院网络信息计量指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41所美国医学院和14所中国医学院作为研究样本,对医学院网站的总入链数、外链数、网页总数、链接效率、网络影响因子等网络信息计量指标进行考察,探索各个指标在大学评价中的有效性,并对中美医学院的网络影响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美医学院网站具有不同的计量特征,美国医学院的网络影响力要强于中国医学院。  相似文献   

6.
李洪  伍宪 《图书馆界》2012,(4):80-84
通过对CSCD和CSI两个数据库的发文量、被引用量、篇均被引用值等几个重要指标的分析,从科技论文的角度了解高校理工科的科研产出、学术影响力的发展趋势,不同学科和不同学者的校内排名,以及高校学术影响力在全国、在本省的排名。通过与国内顶尖大学、科研力量接近的大学的比较,了解高校的科研状况以及优势与差距。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对影响人文社科领域引进人才绩效的因素进行多方面的实证研究,有助于考察引进人才在聘期内的学术能力成长效能,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方法/过程] 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以高校A引进人文社科领域创新人才为数据样本,从人才引进时人员的基本情况、学术产出、科研资金投入、学术影响力和合作关系等方面构建影响该类人员引进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结果/结论] 人文社科领域人才引进效能受到人员引进前基本情况的影响,其学术产出、科研投入、合作情况和影响力逐层对其成长效能产生有效影响,其中以关键作者身份发文数量、依托引进单位发文数量、专著数量、获得该单位资助科研金额、引进前合作学者数量和CSSCI被引次数等变量呈现较好的评价效果。人文社科引进人才的常用指标在回归分析时出现了相互影响,需要对同一数据类型中自相关较高或共线性较高的因素进行选择。多方面考察的同时,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方能有效地揭示引进人才的成长效能。  相似文献   

8.
高Altmetrics指标科技论文学术影响力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引入"公平性测试"方法以消除时间窗口对被引次数的影响。以高Altmetrics指标论文作为样本,选取与样本论文发表在同一期刊同一期上前后两篇论文作为参照。利用Altmetric.com、Web of Science分别获取273篇样本及参照论文的Altmetric分数、底层数据值和被引用次数。通过比较分析后发现:Altmetrics和引文数两种指标反映出读者对文献的不同关注方向,底层数据源中大众媒体对于Altmetric分数的影响最明显,高Altmetrics指标论文同时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作为一种早期指标,高Altmetrics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被视作文章在未来获得高被引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9.
OA期刊已成为科学信息的重要载体,OA期刊网站是OA期刊的网络载体。OA期刊的网络影响力不仅是0A期刊网站影响力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OA期刊学术质量的折射。因此文章从网络计量学角度,采用网络文献量、网页数、站内链接数、WeMl文量、网络影响因子、外总影响因子、链接数、外部链接数、IP访问量、PV页面浏览量、人均页面浏览量11个指标,对483种生物医学OA期刊的网络影响力进行了评价研究。该文为2009年第六期“医学oA期刊”专题文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用户视角,从推广宣传的角度出发,设定搜索引擎中结果排名、平台官网的外链数量、平台的学术 论文贡献情况等指标,探究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网站的影响力,得出搜索引擎影响力与论文产出贡献率显著正相 关等相关结论,并提出相关的评价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内数字资源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发表时间、期刊发文量、研究主题和研究者来源四个方面针对数字资源评价领域文献进行调查分析,对其中的重要作者按照期刊发文量、文献被引频次、核心期刊收录文献量、文献来源以及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量五项指标进行综合影响力排名和核心作者及研究团队评价,并根据统计结果指出目前国内数字资源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意义] 值此《图书情报工作》创刊60周年之际,分析和总结该刊所走过的学术历程,揭示其在业界的学术地位和影响。[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在1956-2016年间刊发的全部学术论文数据进行统计,从发文视角的期刊载文量、核心作者群、核心机构群、核心主题群和引文视角的期刊影响因子、期刊被引率、即年指标等方面对该刊在学术影响力、学术创造力、知识吸纳和传播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揭示和分析。[结果/结论] 在近60年里,《图书情报工作》的各项评价指标一直在稳步上升,有其产、学、研一条龙的学术链,其综合实力与水平快速发展,充分显示出创新性强的特点,是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名符其实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4.
期刊学术影响力、期刊对稿件的录用标准和期刊载文的学术影响力三者之间存在同向加强的机制,来自较高影响力期刊的引用具有较高的评价意义。作者的择刊引用和择刊发表使得较低学术影响力的期刊较少被较高影响力期刊引用。因而,可以通过同时考察构成期刊引证形象的施引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及其施引频次来评价被引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以综合性期刊Nature和Science 2010年的引证形象为例,将期刊影响因子作为学术影响力的初评结果,提出了以施引频次对施引期刊影响因子加权的计算方法,以期通过量化的引证形象实现对期刊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优秀论文外流严重,但学术影响力并没有随着SCI论文数量的增长而明显提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科技期刊甚至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提高科技期刊整体实力的同时,急需建立华语科技论文检索数据库和期刊索引数据库,一方面为科研工作者服务,另一方面争取在学术评价方面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研究学术期刊论文引用外文参考文献对期刊影响力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两个新的文献计量指标:外文参考文献h指数、高外文参考文献比例,并以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SSCI期刊为例,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研究引用外文参考文献与学术期刊影响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引用外文参考文献有助于提高学术期刊影响力;外文参考文献h指数和高外文参考文献比例可用于评价中文学术期刊;外文参考文献h指数和高外文参考文献比例也可供其他语言的学术期刊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夏旭 《图书馆论坛》2004,24(6):90-95
以《复印报刊资料》(下称资料)研究论文定量分析和2000—2003年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全文转载排名为基础,通过比较其综合排名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的差异和CNKI、《中文科技期刊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基金论文和被引频次验证排名合理性,结果表明《资料》期刊排名有一定的合理性,基金论文和被引频次是衡量期刊排名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摘要作为学术论文中能够简明扼要地说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的陈述部分,具有较高的探究价值和意义。[方法/过程]选取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LSTM-CRF和CNN-CRF 4种模型,对3 672篇情报学领域的期刊论文进行摘要划分识别研究。[结果/结论]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识别F值最高为69.15%,LSTM-CRF神经网络模型最高F值为88.76%,RNN-CRF模型最高F值达到89.10%,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分类宏观F值最高为72.04%。该实验结果对图书情报领域的学术论文结构功能划分实验模型选取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分析当前我国学术交流国际化与中国期刊走出去的差距及成因,提出一个评价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指标——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数CI”.通过分析主要的定量评价指标——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及其他指标的意义和作用,探讨基于他引总被引频次、他引影响因子“线性叠加”的综合排序方法与“双指标归一化向量平权统计模型”的优劣,提出按后一种算法得到的期刊CI是一种更科学、全面反映学术期刊影响力的综合指标.依据《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2014年版)》的数据,讨论我国学术期刊与WOS收录期刊的相对水平与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