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崔书根 《成才之路》2010,(17):I0020-I0020
小说的主体是人物,可人物不是孤立存在的,人物离不开景物的衬托,这就好比烘云托月,小说中的人物就是皎皎之月。景物就是美丽的云朵。两者相依相生,相映成趣,所以说好的小说离不开成功的景物描写。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景物的描写。  相似文献   

2.
对于鲁迅小说《故乡》的教学,许多教师往往注重了它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批判思想,忽视了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只是把它简单的当作环境描写去理解赏析。认为《故乡》中着墨不多的四段景物描写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它是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和中国文人传统审美思想的感性显现。  相似文献   

3.
刘鹗小说《老残游记》的景物描写无疑取得了巨大成功。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这种描写取得巨大成功的"秘诀":作者深刻而精细地观察,是成功描写的基础;用"个性化"语言描述景物的过程中,又处处着意绘画美。这就使刘鹗笔下的景物描写坚实独到,又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4.
小说这一文学作品,除人物、故事情节这两大要素外,还有环境,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描写又叫景物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不可低估。景物描写,在小说中地位看似闲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设置安排,不能  相似文献   

5.
鲁迅从不为描写景物而描写景物 ,他的小说的自然景物描写一方面符合自然真实的原则 ,鲜明地体现出作家的情感色彩 ,另一方面具有坚实的社会人生内容 ,并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协调 ,同时 ,其自然景物也蕴积着很浓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少年维特之烦恼》中采用的心理描写这一角度出发,深入剖析少年雏特的内心世界。小说主要采用直接心理描写与间接心理描写两种方式:直接心理描写主要是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直接剖析和描绘,有四种方法:由人物直接倾吐、由"编者"叙述、由思忆联想表现、由梦境幻觉反映;间接心理描写主要是借助景物、事件和人物表情、动作等对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表现、烘托。由此又概述了三种方法:细节表现、言行体现、景物烘托。以此来探讨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及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同时阐明心理描写在小说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景物描写是小说创作中最常见的一种技巧,也是鲁迅非常重视的一种表现手法,鲁迅小说中的景物描写追求简约与丰富的统一,追求融情语于景语的诗性意境,凸显象征色彩,蕴含着反讽意味,具有极高的典范性。  相似文献   

8.
黄伟严 《快乐阅读》2011,(23):144-145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包括风景画、风俗画和风物画。在记游的作品中,作者多借此抒发感情;在文学作品(含小说、散文和诗歌)中,作者常以之烘托人物心境,渲染故事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中心等。因此,掌握一些景物描写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进行文学作品鉴赏,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所谓描写景物,通常指描写自然景物,但也包括对社会景物即社会环境的描写。景物描写是初中学生作文的重要内容。景物描写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大地,风雷云电,春夏秋冬,清晨午夜……以及这些事物的交错组合就构成了景物描写的对象。那如何写好景物描写呢?介绍几种绘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鲁迅小说的景物描写主要采用的是白描写法。以描写明月和白雪等景物为主,其目的是为了抒情,为了写人;其作用是为了突出主题,深化人物性格;其特色是以少胜多,蓄意无尽。  相似文献   

11.
叙事性文章中往往有自然景物教学、自然环境描写,在教学中我们要么以固定的模式去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要么就是忽略了景物描写的作用。其实,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果我们从情感入手,去分析景物描写,对课文的理解能达到一个更深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老舍小说的景物描写极具个性,不仅将写景融入小说的整体架构,而且巧妙地将景物与人生结合在一起。本文试图以《二马》中的部分写景段落为例,分析老舍笔下景物描写的特色,探寻其内在的意义和价值,并试图为深入理解老舍小说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孙梨的《荷花淀》是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的入选篇目。笔者查阅了不同版本的参考书,发现都没有提到这篇小说的线索,听了几位老师的课,他们只是对景物描写、细节描写、人物对话进行了着力渲染,而没有提到这篇小说的线索,笔者认为在教读“荷花淀Ⅺ时不能忽视对其线索的教学。  相似文献   

14.
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包括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及场景的介绍、刻画和描摹。精彩的自然环境(景物)描写,必然是描写生动,情趣盎然。  相似文献   

15.
小说景物描写分析题在近年的各地高考卷中频繁出现,像2007年湖北卷、2008年海南宁夏卷、2009年浙江卷及2010年的江苏卷,均对小说中的景物描写进行了考查。2011年全国18份高考卷中有9份考到小说,而在这9份试卷中就有5份(一半以上)考查了自然景  相似文献   

16.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绝少有原生态的,大抵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直接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景物描写,一是融入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情感的景物描写.前者借助景物来表现作者情感;而后者,不是直接地展现作者的情感,而是借助景物,来表现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的情感.前者一般不会给读者带来阅读障碍,这里单说后者.此种景物是作品中人物眼中之景,此种景物之“情语”也是作品中人物之情.例如,鲁迅的《社戏》,写小伙伴们划船去听戏途中的景物描写:写景,就是在写人物“心情”.在阅读过程中,如何界定景物描写与人物刻画的对应关系,往往会成为阅读中的难点.下面就以小说《芦花荡》为例,试作说明.  相似文献   

17.
陈琳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2):176-177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写到 :“体物为妙 ,功在密附。”意思是描写景物 ,作者要想极尽其妙 ,功力在于“密附”。所谓密附 ,语意相当于“贴切”的意思。就写景来说 ,要以贴切的语言 ,如实地显示景物的特点 ,形成景与情水乳交融的境界。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效果呢 ?一、写景要真实景物描写作为艺术形象的一部分 ,作者应不能脱离客观景物的特征 ,在这一前提下 ,要把景物的色、状、味等属性写得维妙维肖 ,这并非说事无巨细什么都写 ,而是要依照题旨选取富于代表性的东西绘声绘色地加以表现 ,给人以真实的感受。如高中语文第四册 ,鲁迅小说《祝…  相似文献   

18.
我读小说时喜欢将描写自然景物的精美段落抄下来,越看越喜欢,不知道作家是怎样写出这么漂亮的句子的。  相似文献   

19.
老舍先生不但创作了诸多小说精品,而且在文学阅读和教学实践中形成了深厚的小说理论素养.本文结合老舍先生的创作实际主要从生命体验、人物塑造、景物和环境描写、语言艺术四个方面来考察老舍先生的小说美学思想,以期呈现老舍对小说创作的深刻认识与高度成就.作家怀着伟大的同情来观察和体认生命,以个性化的语言与活动的肖像描写来塑造"立"得起来的人物,极具"感诉力"的、与人物和故事好似天然长在一起的景物、环境描写鲜活、简劲、悦耳,具有天姿、天趣之美的白话语言,这些都是老舍小说美学思想中特别富于启示意义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试卷增加了选做题,这不论在体裁方面,还是赋分比重上都加大了现代文大阅读考查的比重.而在选考题的文学作品阅读中小说阅读的景物描写,备受命题者的青睐,但也是学生阅读解答的难点.下面笔者从三方面对其加以阐释,为小说景物描写题的解答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