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教学是以感知美、体验美、表现美为目的的。它易于师生情感交流,易于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易于引起师生共鸣。是实施美育的重要环节。一、教师在课堂上情感要投入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讲课时,首先自己要投入,要有激情,要以情感人。语言、表情身体都要动之以情,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去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影响学生情感共鸣的关键,没有情感的参与,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师生在情感上的互为沟通,会使学生的情感与认知产生“和谐共振”。如果一个音乐教师在范唱歌曲时,缺乏歌唱的情真意切,那…  相似文献   

2.
戚壮 《辽宁教育》2004,(9):35-35
著名的音乐专家许卓娅说:“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离开了可以使你激昂、感动的东西,音乐教育就失去了最有效的感染力。”音乐教学是以感知美、体验美、表现美为目的的,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讲课时,首先自己要投入,要有激情,要以情感人,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影响学生情感共鸣的关键。教学实践证明,师生间有了融洽的关系,才能在教学上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音乐专家许卓娅说“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离开了可以使你激昂、感动的东西,音乐教育就失去了最有效的感染力”音乐教学是以感知美、体验美、表现美为目的的,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讲课时,首先自己要投入,要有激情,要以情感人,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影响学生情感共鸣的关健。教学实践证明,师生间有了融洽的关系,才能在教学上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教师努力创设一种民主、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教学中做到静中有动,动静交融,使学生们置身于音乐的天地之中,切身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音乐教学才会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马美平 《成才之路》2009,(18):38-38
一、激发情感,以情激情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使之有利于语文教学。(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师必须要结合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热情。要上好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语文课,灵活地自选教学内容,采用“茶馆”“书场”似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5.
情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作者“情动而辞发”.而读者需“披文以入情”。作为语文教师,不仅仅是读者.还是作者与读者心灵沟通的桥粱.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不仅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还要让学生“披文以入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满含激情地投入到每一篇课文中.认真把握文章的风格和基调,要读出情感.讲出情感.从而使学生感悟文章的真谛,陶冶其情操。  相似文献   

6.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的一切学习活动都带有情绪色彩,作为最具有人文特点的语文教材,本身大都文质兼美,情感浓郁,充溢着作者强烈的爱憎,是作家心血的结晶。语文教材的这种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要注意从情感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使语文课成为具有充沛活力和无穷魅力的课程。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创设条件,激发学生的情感呢?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以情育情启发想像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琵琶女演奏时,首先写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说明好的表演要饱含感情。教学也是这样,要想学生动情,教师…  相似文献   

7.
一、激发情感,以情激情首先,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但“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教师必须结合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培养,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热情。要上好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语文课,灵活地自选教学内容,采用“茶馆”、“书场”式的教学方式,讲故事,说典故,谈轶事,读美文,纵横几万里,上下几千年,用丰富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把学生引入语文天地。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始,  相似文献   

8.
语文学科是兼具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基础学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既要进行道德情操的教育,又要进行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在授课前既要探讨学生的心理状态,又要研究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进行情感教育就成了语文教师教好语文的重要一环。语文教师要有良好的情感修养,把自己深厚的情感倾注在教学之中,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是提高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条件,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门艺术,是语文教学之魂。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还要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因此,学生的情感激发就非常重要。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要善于抓住学生情感对立性的表现,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使学生的情感向着有益的方向发展;第二,要善于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以境动人”;第三,要善于表达内心的情感,有效地感染学生,做到“以情动情”、“以形育人”。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一是学生生活积累匮乏,情感认识不丰富,二是传统教学只注重写作技巧的指导,为“写”而写,忽视学生情感的培养。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和激发。一是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储备.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阅读.在体验中感悟人、事、物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积淀下属于自己的那份情感。二是注意对学生情感的调度,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或文题激情.或情境诱情,或问题引情,或以情动情。三是注重学生情感的保持.让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保持住对作文的激情。  相似文献   

11.
何玉智 《学周刊C版》2020,(1):105-105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永恒的话题,语文教学没有了涌动的情感,就是一潭死水.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都饱含深厚的情感.作为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要善于创设情境,渲染情感,并合理引导,使学生从语中悟情,从而引导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热情.  相似文献   

12.
一、情感派:以于漪、欧阳代娜、程翔为代表。特点:熏陶感染塑心灵,强调教师要富有激情,对语文教育要倾情,在教学上,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感情。要“教之以情.授之以趣”。  相似文献   

13.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永恒的话题,语文教学没有了涌动的情感,就是一潭死水。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都饱含深厚的情感。作为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要善于创设情境,渲染情感,并合理引导,使学生从语中悟情,从而引导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热情。  相似文献   

14.
教育心理学认为:成功的教育教学,都离不开情感因素的作用。语文教学如果没有情感因素就显得呆板乏味、干巴巴,而只有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激发,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情感因素的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的产生是统一的过程,因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行动情后入情,而致“缘情悟理”。那么,语文教学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呢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常用“四字诀”即用“读”、“看”、“想”、“议”来激发和调动学生情感因素。 “读”——朗读是激发情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习过程中处处充满着情感。语文教师要充满激情地投入教学之中,以情激情。同时,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等语文学习实践中培养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进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16.
李春林 《成才之路》2010,(20):32-32
语文教学从本质上看是以认知活动为载体的情感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思维的内在活动。教师要从教材上挖掘情感因素,认真设计情感活动,通过创设情境、启发诱导人格熏陶,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教学要充分协调师生情感活动,让情感教育更好地渗透进语文教育,相辅相成,将语文情感活动推进到“春风化雨”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周锦狮 《学语文》2009,(4):50-50
“新课标”指小“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感”,由此可见,审美情感是巾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一个重要层面。因此.语文教师就一定要重视激发、陶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在教学实际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基石,是文本的灵魂,也是课堂的灵魂。语文教学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情”与“美”,在语文教学中,应营造情感氛围和审美空间,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有血有肉的世界之中,受到人文关照,在情感的浸润熏染中提高语文素养。赞可夫说:“艺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儿童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育家于漪说:“语文课要上的美。优美的语言伴随着丰富的感情,精湛的思想流入学生的心田,带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徜徉,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兴趣盎然,获得艺术享受。”因此,在抓好双基的同时,更要重视激情,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但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忽视情感教育和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学语文缺乏美感如同嚼蜡.兴味索然,为了改变这种传统教法,要在语文教学中做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著名的音乐专家许卓娅说:“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离开了可以使你激昂、感动的东西,音乐教育就失去了最有效的感染力。”音乐教学是以感知美、体验美、表现美为目的的,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讲课时,首先自己要投入,要有激情,要以情感人,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影响学生情感共鸣的关键。教学实践证明,师生间有了融洽的关系,才能在教学上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教师努力创设一种民主、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教学中做到静中有动,动静交融,使学生们置身于音乐的天地之中,切身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音乐教学才会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