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白华 《情报科学》2007,25(2):311-314
信息管理的发展为新情报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情报学发展条件是它的独特性和高级性;新情报学要以知识服务为核心,以数字情报学和知识情报学为研究领域;情报学发展的方向是由信息技术、用户等因素所决定,围绕技术集成和优化以及用户知识建模等领域,建立新情报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是情报学发展的路向。  相似文献   

2.
情报学的理论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情报学发展的历史,认为文献计量学和申农的信息论奠定了情报学发展的基础。而从实践出发,信息技术的发展刺激了传统的信息检索模式的飞跃,认为情报检索的理论研究为情报学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而情报学和管理科学(含系统论)的结合使情报学理论植根于社会科学,未来情报学的研究领域将是认知科学。情报学理论问题是一个独立体系,还是来源于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我国情报学中概念泛化的趋势、危害及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泽华 《情报科学》2005,23(10):1591-1594
在对情报、情报检索、情报用户等概念定义的演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情报学中出现的愈演愈烈的概念泛化(概念的内涵越来越抽象,概念的外延越来越大)问题以及由此可能造成的危害,并剖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以期引起人们对情报学科学化问题的重新关注。  相似文献   

4.
国内情报学理论2008年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08年国内情报学研究热点包括:科学计量学研究、情报学教育、基础理论、情报学期刊、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信息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知识管理、竞争情报、情报分析、信息经济学11个领域。其主要研究特点和趋势表现为:更加关注实践领域的新需求与新问题,科学计量学研究和情报学专业教育研究逐渐升温;情报学基础理论居首位,以用户为中心重塑情报学学科势在必行;情报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情报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阳晖 《情报杂志》2003,22(7):18-19
从几个侧面论述了我国情报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构建“普通情报学”、情报学研究的内涵从“文献组织”向“知识组织”转化、建立用户主体情报学以及情报研究的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6.
张培荣 《现代情报》2002,22(6):150-151
本文简要地论述了当代情报学的五条法则及其中心是对用户的研究和情报的利用。对在新世纪中充分发挥情报学的各项功能,更好地为情报用户提供优良的服务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阐述扎根理论特点、操作步骤及其在情报学领域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情报学面临的困境,提出了扎根理论对情报学研究的四方面,即情报学方法论、情报学理论思维、用户信息行为和信息系统理论构建的启示,为今后情报学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信息资源管理(IRM)和知识管理(KM)范式的形成及发展的讨论,总结出它们和情报学之间的关系,并针对IRM和KM范式提出情报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知识服务与信息服务概念的差异,并以图书情报学科为例,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图书情报学科用户对本学科知识服务的需求,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图书情报学科用户的需求特点,为后续的知识服务现状研究作铺垫。  相似文献   

10.
情报学立场——情报学走出困境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丽华  孙宁宁 《情报科学》2007,25(12):1769-1772,1822
情报学面临系列危机:情报学学科独立性危机、情报学理论功能危机以及情报学研究中人的缺场导致的“无人”危机;研究和明确情报学的立场是情报学走出困境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情报交流模式新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志仁 《情报科学》1994,15(4):34-37
文章对现时被普遍承认的情报交流的“正式过程”与“非正式过程”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目前陷入的困境和以情报交流的客体为依据建立交流模式的不稳定性,提出应以情报交流的主体及其关系为划分交流模式的依据,情报交流过程应分为“直接交流”、“准中介交流”、“中介交流”3种模式,并具体给出了模式结构。  相似文献   

12.
科技智库作为智库的重要分支,其建设和发展正日益受到关注。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以及统计调查法等,探索性地分析科技智库信息需求以及现有智库各组成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并针对目前我国科技智库建设存在问题与不足,利用专家咨询法和头脑风暴法,从"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四方面,提出以科技信息服务机构为支持的陕西省科技智库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13.
范建华  赵文 《情报科学》2012,(4):570-573
针对目前已有的信息系统安全分析大多采用的各种定性分析的状况,结合"熵"学概念及应用原理,提出信息系统"风险熵"这一概念。构建数量化求解公式,从信息系统内实体资产与信息的熵值分析,旨在对信息系统遭遇风险的损失有个数量度量。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理论困境与保护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盼盼 《现代情报》2019,39(6):149-155
[目的/意义]通过对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既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个人信息保护的基础理论与保护路径还有探讨的空间。[方法/过程]从理论困境入手,主要分析个人信息与数据、隐私的概念界分以及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辨析;从保护路径入手,主要分析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个人信息保护技术、行政监管、行业自律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结果/结论]在理论层面,个人信息的概念,应从闭合的"可识别性"到开放的"伤害风险"把握;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应从单一的私有化到复合的两面性理解。在保护路径层面,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趋势,应实现由"碎片化"到"体系化"、"宏观思维"到"微观思维"的转变;个人信息保护的技术着力点,应基于"资金、手段、规范"三位一体的具体展开;个人信息保护的行政监管,应变革"政府参与"模式;个人信息保护中行业自律理念,应实现由原则性的指导到具体性的实践;个人信息自我保护意识,应拓宽"事前保护"+"事后保护"的认知视野。  相似文献   

15.
张宁  袁勤俭 《现代情报》2017,37(5):162-165
[目的/意义]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然成为重要的经济引擎,在此背景下,由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举办的主题为"信息经济理论创新与中国问题"的2016年度学术年会顺利召开。为了帮助学界了解在本次学术论坛上各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精准把握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动态,[方法/过程] 本文根据会议主题和分论坛议题及讨论,以"信息经济统计测算与预测研究"、"政府管理的信息经济学研究"、"ICT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研究"和"用户信息行为研究"4个方面为主题综述此次论坛的研究成果,[结果/结论] 发现现有研究方法趋向规范化和多元化,重视理论和实践的对话,诸多视角极具创新;尚存在"样本选择不全面"、"操作化测量欠准确"等问题,复杂情景下的多视角和多方法的结合是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数字校园信息资源规划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易明  蔡炎垓  王学东 《情报科学》2006,24(2):204-207
本文首先运用“米歇模型”解析了目前数字校园建设的目标定位,并分析了数字校园的本质内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当前数字校园建设的先导性工程——信息资源规划的含义与内容,最后分析了数字校园信息资源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  相似文献   

17.
穆向阳 《情报杂志》2012,31(7):163-167
在介绍信息用户相关研究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信息用户研究模型存在的不足,并构建了信息用户成长模型,以更好地体现信息用户为中心的理念.该模型是通过系统地考察信息行为、信息意识、信息环境的影响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的.该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信息环境对用户的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坚持科技扶贫实现精准脱贫促进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科院是我国"科技扶贫"的发起者、倡导者和实践者,30多年来,在扶贫工作中创新地提出了"异地搬迁扶贫"、"异地股份制扶贫"、"技术引进扶贫"和"依托野外台站长期驻守扶贫"的发展模式,为科技扶贫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做出了突出贡献。文章在全面回顾中科院科技扶贫开发历程的基础上,介绍了中科院实施精准扶贫的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19.
孙晓宁  杨雪 《情报科学》2023,41(2):50-59
【目的/意义】对于理解“搜索即学习”理论机制,以及支持用户学习需求的信息系统的设计,融合学习与社交体验功能的检索工具的优化具有启示。【方法/过程】将ISP模型作为理论基础,综合使用日记研究与关键事件技术方法,讨论了信息搜索用户学习过程中的行动、情感与认知变化的基本规律,并基于此构建了信息搜索用户学习过程演化模型。【结果/结论】在启动、选择、探索、形成、收集与呈现六个阶段当中,信息搜索用户在行动、情感与认知上均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特别地,在启动阶段,出现了目标明确和目标模糊两种事件类型;在形成阶段,用户会结合对搜索结果的认识与学习需求的满足程度形成“提前上岸”与“乘风破浪”两种情形。社会化搜索、跨设备搜索、跨系统搜索等已经成为“搜索即学习”活动中的普遍现象。【创新/局限】在“搜索即学习”研究情境下重新检验了ISP模型,但对影响用户情感与认知的具体因素等的分析与解释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实证数据,研究了"一带一路"信息化发展格局,分析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大"数字鸿沟",同时各国信息产业贸易发展格局极不均衡。进而提出了我国针对"一带一路"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即突破"数字鸿沟",沿"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通过输出信息化产品及服务,深化互联互通战略合作,建设数字"一带一路"。最后给出了我国制定针对"一带一路"的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建议,即积极开展顶层设计、组建信息化发展共同体、推进卫星通讯及跨境光缆建设、扶持信息产业企业走出国门、推进智慧城市及世界城市建设、加强"互联网+跨境电子商务"及"互联网+跨境物流合作"等。文章以国际的视野、科学的分析助力国家的顶层战略,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及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