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省东莞市可园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市直属初级中学,她的前身是一所饱受诟病、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基础薄弱校。2005年,东莞市委、市政府全面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将原莞城三中更名为可园中学(以下简称"可中"),斥巨资按省一级学校标准在莞城中心区建设了  相似文献   

2.
实践活动课程特有的活动方式对传统文化学习来说具有独特的价值——"用中学"与"系统学"各得其所,深度学习与体验学习相得益彰。因此,学校开设了"箸"文化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经历文化符号"感知—理解—认同"的过程,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途径,利用乡土资源开设校本课程又是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的有效方法。本文从校本教材《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开发和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开发乡土资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本德育。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周庄中心小学坚持"传承太极文化,促进和谐育人"的核心理念,确定"静心定志,德艺双馨"的育人目标,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5.
项目释义姑苏文化课程,是将姑苏传统文化引入学校教育,把姑苏文化的浸润和传承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构建系列校本教材,统筹安排课程实施,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传承与实践活动,形成地域文化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姑苏文化"精品课程。项目内容根据国家义务教育初中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学校将姑苏文化课程有机融合在语文、数学、历史  相似文献   

6.
陈钢 《教师》2014,(27):24-25
面对新时代的教育改革发展,如何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钟村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充分进一步明确了"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办学理念,树立了"培育真人"这一目标,弘扬和传承"真人精神",积极把"真人教育"融入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浸润在浓浓的富有真、善、美的学校个性化文化中,在文化认同和传承的基础上使学生从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淳溪中心小学在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实践中,寻找到了一个文化密码——让文化记忆"说话"。为了让文化记忆永远在儿童心灵里"醒着",并在文化认知中凝练成文化认同,导引文化行动,学校从文化认同走向文化行动,让文化记忆落实在课程与日常教学中,使得文化传统在"说话"中鲜活起来,在创造中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8.
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没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借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而核心价值观则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超越。传承传统文化要做到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要发挥学校教育的引导作用,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为争创特色,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进…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永和中心小学坚持创建“发掘本土特色、传承民族文化”特色项目学校,开展了校园文化特色项目建设活动。  相似文献   

10.
《师道》2006,(6):F0002-F0002
东莞市常平镇中心小学创办于1932年,其前身为东莞县立第四小学。学校创办70多年来,几经变迁,1954年后,学校改名为常平镇中心小学,1987年9月迁入现校址,1998年被评为东莞市一级学校,2006年1月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巨大力量。好的文化,可以浸润教师心灵,体现在日常教学中,从而磨砺出一所学校的特色与气质。作为常州市新北区较偏远的一所农村小学,孟河中心小学基于孟河地域文化和学校历史,传承、研究、探索和实践"孟河医派"文化,并以其统领学校发展,努力打造有生命力的教育,走出了一条文化兴校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不仅彰显出它独特的魅力,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论来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与自觉,坚持文化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价值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之间本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本文总结了笔者所在学校通过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中小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体化培育取得的实践经验。一体化培育实施的三个基本原则:一是整体设计,有机协同;二是立足课程,有机融入;三是转化发展,学以致用。实施的基本途径和策略:一是研读课程标准,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在学科教学中有机融入和贯通培育;二是合理补充教学资源,拓展经典阅读,在人文素养培育中开展价值观教育;三是整合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多种主题活动,在实践育人中落实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4.
鼓乐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枚瑰宝。如今的龙都娃娃鼓则是通过把鼓乐的表演过程加工、改编、定型为十三个步骤,从而适合儿童玩耍,成了龙都人的至爱。南京市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进一步分析学校所处区域特有的文化优势,逐渐将鼓乐文化融于学校的育人理念之中,提出了"传承鼓乐文化精髓,打造艺术特色校园"的发展思路,将传统鼓乐文化作为龙都小学校园文化的一块奠基石。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我校开展的"探究春节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让活动流于形式,立足传统文化的立德树人作用和如何传承传统文化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1月29日~30日,广东省东莞市首届少先队大队干部集训营开营了。来自东莞市莞城、虎门、东城、万江、南城、厚街、寮  相似文献   

17.
文化空间是集时间、空间与文化于一体的意义场域,大学是极为重要的文化空间。大学中的传统文化传承出现了物质文化中传统文化意义的隐遁、传统文化与现代知识体系的断裂以及传统文化价值的弥散等问题。在传统文化传承的语境中,现代大学文化空间的改造需要遏制"非学校化"建筑活动,增强大学物质文化空间对传统文化的阐释性内涵;改进课程设置模式,实现传统文化在大学中的制度化传承;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选择能力,使传统文化实现活化传承。  相似文献   

18.
文化空间是集时间、空间与文化于一体的意义场域,大学是极为重要的文化空间。大学中的传统文化传承出现了物质文化中传统文化意义的隐遁、传统文化与现代知识体系的断裂以及传统文化价值的弥散等问题。在传统文化传承的语境中,现代大学文化空间的改造需要遏制"非学校化"建筑活动,增强大学物质文化空间对传统文化的阐释性内涵;改进课程设置模式,实现传统文化在大学中的制度化传承;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选择能力,使传统文化实现活化传承。  相似文献   

19.
"依托学校特色文化,开发英语课程资源"是作者正致力于研究的重点课题。作者结合京口区一所乡镇学校课堂实践活动,从文本建构、课堂回放和实践感悟三个方面,对学校特色文化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传承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呼家楼中心小学始建于1962年,学校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多年来,学校秉承"快乐与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对学生成长负责,让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为宗旨,倡导文化办学,走内涵发展之路。学校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去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