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的幸福自然成为教育追求的终极目的。教育追求在纵向时间和横向内容上整体优化的幸福,同时教育又在滋养着学生的精神,提升其幸福层次;启迪着学生的智慧,培养其幸福能力;不断满足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些也正是幸福的源泉。教育构建了一座通往幸福的桥梁,使得学生幸福的实现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幸福是人生活的主题,是"好"生活的主旋律.对热爱生活者来说,幸福就是一种机缘,是对他们执著生活态度、卓越品性的一种奖赏.为了幸福的教育原理就是将学生导入幸福之"道",进而让他们自由地走出自己的幸福之"路".教育必须诉诸于对学生需要、理想的引导,关怀、体悟能力的培育,关涉幸福之品性的砥砺以及鼓舞学生去创造生活等行动来努力成就学生的幸福生活.幸福之教是可为性与不可为性、直接之教与间接之教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幸福体育课程模式是新时代体育课程一体化从理论创建转化成实践应用的创新性课程模式,是连接体育课程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落实体育课程一体化改革的必然选择。研究阐述了幸福体育课程模式建构的背景,探讨了幸福体育课程模式的内涵特征以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学生运动需求分类的启示、具身认知理论对体育课程内容发挥效能的启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课程核心素养培育价值的启示。分析了幸福体育课程模式建构的“需求—内容—路径—评价”的底层逻辑,构建了精准适配内容、优化实施策略、评估实践效果的完整体系,以期为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以及实现教育公平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人格教育是指对人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人格主体性和社会发展的教育。《中国教育报》曾在人格教育的讨论中指出了一个值得警醒的重大问题:“人格教育的漠视,乃是中华民族的最大忧患。”因此,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高校体育的教育观念应由过去的技战术传授转向“身、心、群”的完整的人格教育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体系,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5.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时期也是整个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是古希腊时期对幸福问题论述最深刻,最系统的人。他将幸福定义为“灵魂的一种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认为幸福就是至善,是需要外在善作辅佐的,是通过学习和努力得到的。同时他还指出了中道原则在幸福实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个体幸福与整体幸福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回归”不是重复和还原,而是心灵的一种反思。通过对老子的回归自然、尼采的回归自我以及后现代主义的批判意识等“回归”现象的剖析,从哲学的角度以批判的方式对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科学”和“人文”的联姻、“理性教育”与“工具教育”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涉及哲学、经济学、文学、教育各个领域,触动的是心灵,对人与世界的关注是文章的中心。  相似文献   

7.
老师受到学生的尊重,是一种幸福;家长受到子女及晚辈的敬重,更是一种幸福。在这敬重的背后,凝注着师长对下一代殷切的期望和心血的付出。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人才竞争的时代,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一直是社会、学校、家庭讨论的热门话题。《中国教育报》去年曾两次提出过“教育为主、素质为首、突出技能”的  相似文献   

8.
孙永明  李亚  王迪  阮正军 《阅读》2010,(4):F0002-F0002
阜宁师范附属小学以。开拓创新、内涵发展、品味提升、厚积薄发”的精神引领学校发展。学校的“经典阅读”、“阳光体育”、“社会实践”、“科技活动”、“校园艺术”等“八能”特色教育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活的幸福,把学校推上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一、幸福德育解读 德育乃教育之魂。长期以来德育陷入为德而育、言行两张皮的低效困境,德育的本质和方法究竟在哪里?基于清芬路小学的历史积淀,我们提出了“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幸福德育”的理念。我们认为,幸福是人类教育的终极目标,德育工作应以幸福作为其逻辑起点和归宿,幸福是德育的必要条件,以幸福观为切入点建构德育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这是由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即教职工在学校管理的管理下开展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活动,所涉及到的三个方面是:学校管理——教职工——学生,是一个由“人——人——人”构成的管理系统。所以,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在学校管理中,我体会最深的是:坚持以人为本,需要在加强对人的管理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约束与调动、服从与协调、使用与培养、求同与求异等“方”与“圆”(前为方,后为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奉”的教育思想正是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学生与学校关系的范畴,是学生教育与高校共同发展的可靠保障,是科学的教育观。“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落实,不仅是对科学的教育观的发展,更有利于高校自身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与学校的共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实践教育”的基本含义“实践教育”这一教育模式是办学思想与办学目标的统一,其基本含义是: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为指导,将教育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既适应于教育又适应于教学,既适应于人文科学又适应于自然科学,既适应于过去,又适应现在和将来。新的实践将推动人的认识深化、扩展和推移,“实践教育”内容也将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地要求联系新情况、思考新问题、给出新答案。  相似文献   

13.
周宁宁  谭燕  何玉连 《职大学报》2023,(1):74-77+96
公益精神是一种崇高的情感关怀和德性品质,是一种公共社会精神,通过将公益精神融入高职学生劳动教育,实现对高职学生群体的“掌握”。在劳动教育中融入公益精神,就是要把公益精神所蕴含的关怀、友爱、同情理念通过劳动教育的形式,促使高职学生入脑、入心并入行。公益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劳动教育中德性培育的理论三个理论之上的。  相似文献   

14.
王华女在《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第1期撰文指出:教师选择教育职业是与人类的幸福和自我完善密切相关的。教师从事的主要是精神性劳动,教师幸福主要表现为一种精神性的幸福。这种“幸福”的精神力量是具有统驭作用的生命力量,也是教师对自我生命的肯定、把握和确证。教师追寻幸福的教育人生,就教师自身而言,需要他们在职业生涯中能够将外在的诉求与内在的尺度、  相似文献   

15.
摘要:为进一步澄清学校体育在学生体质发展中担负的角色及其限度,改变以往过于强调学科边界的体育教育观,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人的全面发展与体育、体育与学生体质的相互关系问题。研究认为,体育是实现学习者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的“体育”主要包括三层含义,分别是“目标的体育”“活动的体育”以及“课程的体育”。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属于“目标的体育”,对它的实现需要我们确立一种超越体育课程与活动的“泛体育教育观”,即将提高学生的体质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学校教育而不只是学校体育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并通过对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政策监督反馈机制、评价机制等方面的优化,实现包含体质健康水平在内的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幸福体育课程模式是深化体育课程一体化改革的重要抓手,是体育新课程标准有效贯彻落实的关键,更是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突破口。研究聚焦幸福感,诠释了幸福体育课程模式的价值,重点分析了体育课程幸福感的内涵与底层逻辑、追求与价值意义、体现与综合研判;提出了基于“乐、动、会”视角的幸福体育课堂构想,重点围绕表征、指向和有效组织等分析了幸福课堂打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在体育课程一体化背景下的幸福体育课程模式实践的保障方略,重点围绕从“健康”到“幸福”、从“强制”到“需求”、从“统一”到“自主”、从“混沌”到“清晰”的调整,系统阐释幸福体育课程模式推进一体化实践的有效方略。  相似文献   

17.
幸福这个概念一直是各种思潮的必争之地,也是吸引年轻人的重要议题之一。无论是前几年流行的“丧文化”,还是最近大火的“后浪”“内卷”和“躺平”,在本质上都是对于幸福的向往和追求的不同表达。在高校,放弃对幸福的解释和教育,就意味着放弃意识形态的制高点。本研究力图通过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视角建立“奋斗幸福观”因素模型,为高校幸福观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抓手。研究采用自编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奋斗幸福观问卷》,对6682名高职院校学生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了“奋斗幸福观”的四个因素,分别为意义感、希望感、成就感和投入感。此模型可用于下一步“奋斗幸福观”课程开发,也可以为高校幸福观教育和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试论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生命发展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与健康是以提高学生生命质量为根本宗旨的新生教育课程,它生动而明确地把体育和学生生命的整体发展与健康品质的提高联系起来,体现了体育教育的本质意义。在此意义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得到凸显,教育本义得到回归,催生了生本教学,并将促进理想的体育教学生态的生成。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育报》曾在人格教育的讨论中指出:“人格教育的漠视,乃是中华民族的最大忧患。”然而目前,“重技能、轻人格”已经成为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症结,并且影响到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为控制和解决这一现象,对落实人格教育应采取的手段和途径进行论述,为当前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鲁迅从打破“黑色的染缸”、“救救孩子”的呐喊出发,质疑中国传统教育,倡导“以孩子为本位”的教育思想。针对封建社会压抑儿童、摧残儿童的旧教育体系,鲁迅从儿童自身特点出发,在创作和评论中提出了“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使儿童健康成长,成为自由、理性人的新思想。同时,他还对儿童教育进行了冷静的观察与思考,从教育观念、教育环境、教育手段与教育材料等方面提出了革故鼎新的意见。先驱者的童年视角和启蒙呐喊,对当下乃至整个21世纪的儿童教育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