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浅论报纸读者忠诚度的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京成 《新闻界》2005,(3):38-39,51
报纸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是一种服务类信息商品,赢得读者忠诚感是报纸进入同质化竞争时代以后在报业市场立足的关键所在。报纸读者忠诚感是读者在对报纸提供的信息服务满意的基础上而形成的长期购买这种报纸的强烈愿望,并体现为长期保持购买并阅读该报纸的行为。读者对一张报纸的忠诚感是有强弱之分的,通过行为表现,可以测量他们的“忠诚度”。读者忠诚度是衡量报纸产品价值和广告价值的重要指标,是报业市场调查中的一个子指标。当前,  相似文献   

2.
正"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如何让消费者认可并购买,靠的不仅是上乘的质量,还有精美的包装。如今,报业蓬勃发展,报纸种类繁多,报纸经营也要面对市场化问题。从这个层面上说,报纸也是商品。商品提高销售需要包装来适应市场,一份报纸呈现给读者之前同样需要进行包装。报纸整体的版面风格定位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报业正在走向市场,许多报社已经从提高认识、更新观念阶段,发展到实际操作、参与竞争阶段。报业如何走向市场?我认为应做好“三个围绕”的文章,即:围绕市场转,围绕读者转,围绕效益转。围绕市场转,按市场要求办。市场运行有其自身规律。只有遵循这个规律,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报纸也是商品,既然是商品,就必须按照商品经济规律运作。当然,报纸作为特殊商品,还要遵循一些特殊规律。《申江服务导报》是解放日报社去年新创办的一份生活服务类报纸。该报创刊前,编辑部从报社给他们的500万元开办费中拿出120万元用  相似文献   

4.
《今传媒》1997,(9)
报纸的视觉形象设计版式设计的风格化文/安徽·赵斌在报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报纸的商品特性愈来愈显现出来,而报纸的视觉形象设计就像一般商品的包装与外观设计一样,越来越受到报业同仁的重视与读者的青睐。一张报纸提供给读者的是文字、图片内容与...  相似文献   

5.
陈欣 《新闻界》2001,(5):36-37
对报纸发行来说,实现报纸的传播功能、度量报纸的传播效能、获得报纸的销售收入是其三大主要意义。本文所探讨的,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报业发行市场,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报纸的传播功能和传播效能,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细分市场是寻找市场机会的必需手段报业市场,是报纸生产者与读者和广告商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总和。报纸生产者与读者之间的报纸买卖关系,称之为报纸发行市场。现代报业在经济上基本靠广告支撑,而报纸发行市场则是广告市场的基础。市场细分的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市场营销学家温德乐·史密斯总结市场销售经营…  相似文献   

6.
“发行是报纸的生命线”。几乎每个报业老总都认同的这一句话道出了发行的重要性。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发行面对的是读者市场,是支持广告市场的基础,是报业产品销售的终端。因此,办报人不得不将发行工作上升到关系报纸存亡的高度来重视。报纸发行量的高低、市场份额的大小、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报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龙奔 《青年记者》2002,(5):55-56
《青年记者》约我探讨一下近来某些报纸读者层定位提升的现象,我觉得这个题目很好,好就好在它涉及到了报纸作为商品介入市场所需解决的根本性问题,涉及到了整个报业市场的资源整合,涉及到了资本和传媒互送秋波的大背景。从探讨这个现象入手,或许可以回答让报界人士困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唐彬  文刚 《传媒》2000,(6):29-31
社会主义大众化报纸日趋成熟 社会主义大众化报纸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出现的新型报纸,它以市场为导向,自办发行,自负盈亏,具有很强的商品属性。它既重视社会效益,更重视经济效益,读者的需要成了它的最高目标。 综观改革开放20年来报业的发展,我国的大众化报纸从不成熟到成熟,经历了三个比较明显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发行季节来临,万千报业同仁正禅精竭虑寻求良方,本刊特地推出“报业市场细分化的剖析与对策”专题。 报业市场细分化是报业同仁面对的现实,这既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需求多样化的结果,也是报业竞争的结果。报纸教会了读者如何择更适合自己需求的报纸,竞争使报纸悟到如何适时调整定位反竞争策略。 报业市场细分化不是一个重点,更是一个过程,于是,长期要求人们不断实践,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本刊当不断努力搜集,与读者共享思考和创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报纸的市场操作与市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由订阅的时代,报纸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既然报纸也是一种商品,它也有一般商品的特性,一张新的报纸的面市或是老牌报纸的改版,就像是一个新的产品进入市场或拓展新的市场。产品打开市场需要市场调查,报纸的创办或是改版,也必须进行市场调查。  未来媒介业的发展将以个人差异化、特色化的市场定位为基础,以规模化竞争为形式,以智力化投入为主导。报纸要进行市场定位,这是因为一方面受众的阅读习惯已进一步细分,随之产生了不同口味的文化消费群体,另一方面,在我国报业市场上,新的报纸不断涌现,给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天地。…  相似文献   

11.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报业有无竞争?这涉及到报纸是不是商品。50年代,复旦大学新闻系系主任王中就认为报纸具有两重性,即政治性(阶级性)与商品性。报纸是要花五分钱买的,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要考虑满足读者的需要……当时被作为离经叛道的“右派言论...  相似文献   

12.
品牌建设是现代报媒发展的法宝,报纸品牌的确立,对报纸舆论引导和经营状态的改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里有一个对“品牌”的认知问题。尽管人们对品牌有着不同的表述方式,但无论哪一种表述,体现“顾客意图”都是其中的应有之义。对报业而言,则是体现“读者意图”。从而使报业的品牌构建方向符合读者成长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出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报业品牌。  相似文献   

13.
王荣 《当代传播》2002,(2):85-86
我国报业经营的基本原则是,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在导向正确的前提下,报纸的发行量越大,社会效益就越好。然而,从纯经济角度和报业的实践来看,报业利润是以增加发行量为成本代价、以广告收入增加获得补偿而取得的。因此,科学地制定发行目标市场定位,合理地确定发行数量,并不断改善发行结构,提高发行质量,才能以最佳的发行量赢得丰厚的广告回报。报纸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拥有与一般商品不同的特性。一般商品的消费对象是单一的,而报纸的消费对象是二元的,即读者和广告商。这…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业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报业的竞争也空前激烈。为了开拓报业市场,抓住读者的兴趣点,提高报纸经营效益,报业不得不走出传统体制下的运行方式,开始调整经营思路,转变经营作风,面向市场和受众,深入了解读者的需求,为自身确立一个明确的定位。而报纸市场化经营的必然结果就是树立品牌意识和建立品牌战略,这也是报纸业市场走向完善、走向成熟的标志。同时,品牌意识和品牌战略的确立,也必将推动和加快报纸的市场化进程,从而加快报业市场的发育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一、报业市场逐步形成大众化报纸和小众化报纸互补并存的格局。 当前市场上出现的报纸,按照读者结构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大众化报纸和小众化报纸两类。所谓大众化报纸,主要指读者结构层次比较齐全,读者面比较广的一类报纸。所谓小众化报纸,则是指读者结构层次相对单一,读者往往具有特定性(如  相似文献   

16.
施爱春 《传媒观察》2003,(11):47-49
发行是一张报纸进入市场的“惊险的一跃”,发行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一张报纸的成败盛衰,随着报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报纸发行成了报纸的一个生命线,引起每一家报社的高度重视,以前老式的发行模式被不断地消解和替代,新的发行方略不断露出水面,许多类似商品营销的方式方法在报业市场上一展身手,特别是新起报纸的发行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它们撬动推进市场时运用的整合营销方法把新一轮的报业竞争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随着报纸营销时代的来临,报业掀起一股版面编排的视觉冲击热潮。头版是报纸的“脸面”,对建立报纸的封面识别系统至关重要,头版是否精彩直接影响着读者对报纸的判断和购买欲,头版“抢眼”会产生积极的“封面效应”,“抢”走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读者的阅读欲和购买欲。  相似文献   

18.
加大新闻图片报道的比重,是很多报纸近年来在版面上出现的一个明显变化。目前,报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报纸作为特殊的商品,为了最有效地吸引读者,报道水平需不断提高、报道形式要不断改进,作为报纸包装的版面形式也需不断出新才能满足日渐挑剔的读者要求,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版面编辑,我一直关注着国  相似文献   

19.
熊激文 《声屏世界》2012,(11):50-51
报纸不仅是一张报纸,更是一家制造文化、新闻、消费资讯的工厂,这家工厂,不仅要有纸质平台,还应该有多元化经营。目前报业面临两大挑战:一是阅读方式的多元化;二是消费者购买方式的转变。这使都市类报纸的发展格局出现了许多新的困难与命题,例如广告商会比读者先离开。报业竞争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既有报纸与报纸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一些探讨报纸等新闻媒介是否有商品性,报纸、新闻是不是商品的论文在报刊上发表,令人瞩目。现将有关论文的不同观点摘要予以介绍。 吴鸿业在《新闻动向》第三十期撰文说,五六十年代,一位教授提出过报纸的商品性,但对报纸根本属性的传统解释没有根本的突破,认为报纸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诚然报纸是精神产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但报纸的商品性也是不容否认的。报纸同一般商品一样,具有两重性:它能向人们提供大量的新闻信息,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这是它的使用价值,报纸又是通过流通(即买卖关系)到达读者手中,读者付出了一定量的货币,这就是它的价值。因此它就具有了商品的属性,不能因为报纸有政治性、思想性就否定了它的商品性。报纸作为信息载体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作者指出,正视报纸的商品性,有利于报业间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承认报纸的商品性,意味着办报者心目中首先要有读者,要为报纸间的公平竞争和整个报业的真正繁荣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