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三毛这句脍炙人口的歌词深深的印在许多异乡游子的心中。2011年毕业季,有不少学子选择签约到远离自己家乡的地方。他们为何敢于独闯天涯,有怎样的考虑?工作上的发展?生活环境的改善?为了感情笃厚的男(女)朋友?  相似文献   

2.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三毛这句脍炙人口的歌词深深的印在许多异乡游子的心中。2011年毕业季,有不少学子选择签约到远离自己家乡的地方。他们为何敢于独闯天涯,有怎样的考虑?工作上的发展?生活环境的改善?为了感情笃厚的男(女)朋友?  相似文献   

3.
《八月之光》始于并止于琳娜的流浪,乔的生活也不断被喻为路上的旅程,因此他们的生活轨迹都象征性地代表了流浪,但福克纳通过对照和对比告诉读者他们的流浪是不同的。本文从精神和功能两个方面强调了他们彼此流浪的不同。通过分析,我们也能够感知福克纳的伟大之处。  相似文献   

4.
很多年来,也许是从读三毛开始,我们热衷于使用“流浪”这个词。外地人走在京城青砖绿瓦的老街上,总有自诩为流浪的体验。北大燕园的草坪上,也常有人抱着吉它弹唱:“带着点流浪的喜悦,我就这样一去不回……”但歌者严格来说有流浪之心而无流浪之行。而在不远处,真正的流浪者淡淡一笑,起身而去。每个城市都有或多或少的流浪者,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燕园的流浪者则有些不同,简单地说,他们的流浪是为了栖息。他们没有工作,有的靠偶尔打工来维持最低水平的生活,有的我们则根本无法得知他们的生活来源。他们都是有文化的人,甚至学历…  相似文献   

5.
背着一把吉他,在城市随心所欲地流浪,然后在合拍的地方与时候,或忧伤或高亢地唱上一首适合表达心情的歌……很多人的印象里,"流浪歌手"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文艺范"。这样无拘无束、独立自我的生活,从来都是藏在青春里不曾醒过的梦。更何况,还有庞龙、陈楚生、西单女孩、旭日阳刚这样的歌手示范,他们都曾有过流浪歌手的经历。做一名流浪歌手,是许多喜欢音乐的"文青"都想选择的一种生活,包括很多"90后"。就如一句话说的一样:"生活可以很文艺,文艺却不一定是生活。"在文艺、流浪、唱歌、生活之中,他们的真实状态,又有多少是想象的模样。"螳螂"、"何必"、"卑微"和"下辈子见",是4名"90  相似文献   

6.
1996年欧洲杯,不起眼的捷克一鸣惊人。若不是比尔霍夫奇迹般的两粒入球,他们险些就摘走冠军头衔。波波斯基、内德维的一往无前。起他们身体内流淌的热血的分量:波希米亚气质。叛逆,倔强,然而又充满了感伤:这就是波希米亚气质,一如他们撩人的民歌。一个民族的气质是在长期的生活之后形成的,如果说是什么最终构成了波希米亚气质的独特,不可忽略的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流浪。流浪的苦痛使他们养成了独立自主的思考习惯,养成了一种用坚韧来面对生活的考验;歧视的目光又使他们变得桀骜不驯。悲伤和反叛,是它的核心内容。而今天它已经超出原先定义的范畴,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精神概括:对现存世界的质疑与否定精神。流浪,肉体上和精神上的,不只是一种痛苦,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批判性行为,是对一成不变的生活的挑战,一种呼之欲出的自由。男儿的血性,只有放之天地间才能展现得最为淋漓。  相似文献   

7.
流浪久了的人,无论是她的处世原则,还是思维方式,好象都与我们这些安于平静的人有很大不同,或者说是他们的世界观比我们要简单得多。比如我们普通人明知有些事很无聊,却还得微笑着去做。但惯于流浪的人却不会勉强自已去做,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坚持的原则,他们  相似文献   

8.
据权威资料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有15万多名流浪儿童。他们都是花季少年,本该在父母的呵护下快乐地生活,本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畅游知识的殿堂。可是,他们现在却匆匆地流入社会,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去拾垃圾、乞讨、充当廉价童工、卖艺卖花,更有甚者,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佳木斯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就集中了一批流浪儿童。这里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辛酸的故事。我想爸爸妈妈,不想流浪!14岁的男孩鑫鑫说:“小时候,爸妈对我挺好的。爸在砖厂上班,妈在工程处当会计。因为他们工作忙,下班晚,没时间照顾我,我就在姥姥家…  相似文献   

9.
流浪汉小说中的流浪模式基本有两种:生活流浪和精神流浪。《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为了寻找精神家园进行了痛苦的精神流浪。他的精神流浪经历了从模糊到明朗化的颇为曲折的变化过程,而且他的精神流浪具有自我放逐的意味,是一种个性的张扬和对生活的反抗。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文学的流浪主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浪是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流浪学”的出现与现代人的生命体验息息相关。1980年代中国大陆,人类潜在的流浪情结逐渐被唤起。作家开始关注流浪怀着希望和惆怅的路上状态,追逐他们精神演变踪迹,以及他们的人生观和生命形态。知青群体的城乡徘徊、青春流浪的都市表达和为寻找精神家园的化流浪构成了新时期学中的三种流浪类型,共同表达了被释放的人性状态。  相似文献   

11.
我总觉得“流浪”是一个很酷的字眼。流浪的人一定很孤单吧!我在网上看了很多关于流浪者的故事和图片,总觉得他们是那么的勇敢。一个人独自去流浪应该要鼓起很大的勇气吧,因为只有孤独和寂寞伴着他们。  相似文献   

12.
正流浪,本来就是一场心灵的旅行。流浪街头,是诗人的理想生活状态,浪漫,唯美,心酸,困苦,是避免不了的,只有勇者敢于尝试这种生活。流浪是一种肆意的漂泊,过程和结果都难以预测,唯有经历过那种生活状态的人才知道人间的苦乐欢笑。在笼子里桎梏久了就想出去走一走,释放一下内心的压力,那时候便向往流浪,内心彷徨,想跳出固定的生活圈子。  相似文献   

13.
未成年人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所以有关他们的任何问题都值得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流浪未成年人问题是一个国际性问题,据预测,我国流浪儿童的数量有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我国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流浪儿童的预防和救助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区、家庭及民间组织的协同共进。应该完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4.
故事梗概史莱克是一个脾气暴躁的怪物,孤独地生活在一片沼泽地里。然而有一天,几个让人讨厌的家伙的到来,打破了他原本宁静的生活。他们是瞎眼的老鼠、硕大凶恶的狼、三只流浪猪以及一些无家可归的家伙,他们都来自被邪恶的法奎德所控制的王  相似文献   

15.
渡希米亚艺术文化现象.在它的源发处与流浪在欧洲的吉普赛人有着精神上的密切关联.一方面,他们的流浪特性、瞬间意识、及时行乐观念、乃至他们的犯罪意识使他们成为最具有现代色彩的人群,对于困顿中的艺术家们是一种镜照、比拟;另一方面,来自古老东方地区的民族身份的神秘、来自底层社会的民间力量的特殊,对资产阶级社会知识分子们的审美观念有着全新启示.尤其是无需顾及资产阶级道德的个体自由观和城市空间的新视野的打开,前者使他们慢慢从艺术走向生活,后者让他们学会理解城市.正是在对吉普赛人和城市贫民生活及观念的比拟、借鉴和想象当中,"波希米亚"称号渐渐挪移为欧洲文人艺术家的绰号.  相似文献   

16.
孩子,别怕!     
张斯絮 《课外阅读》2012,(14):34-37
我们需要的东西很多都可以等,但孩子们不能等。因为他们的骨头正在生长,血液正在制造,心智正在发展。对他们,我们不能说明天,只能有今天。这是一群特殊的孩子,因为父母的锒铛入狱,他们过上了受人歧视、无人照料的生活,有的开始流浪社会,有的为人放  相似文献   

17.
流浪儿童属于特殊儿童种类的一种,他们的出现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的关注,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维护流浪儿童的合法权益。然而流浪儿童正当权益的维护随着社会的发展仍面临着更多的问题。本文从维护流浪儿童正当权益的角度,分析了流浪在城市中的那些无家可归的未成年人的特点,并通过对他们权益现状满足现状的阐述,发现在权益维护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便于更好的维护流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正>十二、在实践中创造美好生活,享受美好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我们认识世界、改变世界是为了创造美好生活、享受美好生活。生活,人一生的活动。生活是人的生活,人是生活中的人;一个人的生活样态是怎样的,这个人就是怎样的。马克思指出,“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怎样”。所以·探讨“创造与享受美好生活”与探讨“创造与享受美好人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过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学子涌入城市中的大学学习,他们怎样适应城市生活,他们的乡土背景与城市生活的体验如何衔接,他们究竟应该怎样进行大学的城市社会化,是我们本文所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语文教师必须面对且尽快解决的难题之一.几年来的语文教学使我感到,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必须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而一群十几岁的孩子,并不懂得怎样留意生活,怎样去表达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