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高考上海卷与安徽卷作文题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如出一辙”。两者采用的都是议论性材料,而且都设计了两种情形的对比,把相互矛盾的因素提供给考生,引导或暗示考生进行具体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命题,孙绍振先生认为有点像法国高考作文题,有哲学性的意味,要求考生有比较强的抽象能力。应该说,孙老师对这道题的评价还是相当高的。  相似文献   

2.
今年高考作文题很有趣,概述如下: 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其中一个小姑娘说:“妈妈,这里是一个坏地方!”“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是刺。”另一个小姑娘说:“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这道作文题要求考生“根据以上所提供的材料,就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联系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展开议论。” 就作文题所提供的阅读材料来看,全文没有一丝一毫的政治色彩。但是,只要一联系生活实际,不管从哪一个角度去看,都可以联系思想和政治。可以这么认为:如果在平时教学中不重视思想教育,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不高,那么,要想写好这篇作文,是不可能的。 笔者借用这道作文题,对学生进行了一次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3.
正高考作文考什么?这是每个考生都关注的问题。其实无论何种类型的作文题,都是考察考生对生活的感悟。由于一道作文题要面向一个省市或者几个省市的考生,而人数众多的考生的生活经历有着很大的差别,为了便于考生发挥,每道作文题都会规定一个合理的范围,考生在这个范围内可以任意驰骋。找到这个范围的步骤就是审题,它的重要性毋庸赘言。根据2004~2013年的高考作文来看,材料作文独占半壁江山,所以笔者就材料作文的文字类型,探究一下它的审题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2004年12份高考作文试题中,福建卷的作文被专家及评论家誉为“这是一道别出心裁的作文题,很符合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宗旨。这就是把作文与读书紧紧结合起来,通过考作文来反映学生读书的情况”,“这是一个导向,很好的导向。我为这道题目叫好”。福建卷作文题以形式上十分简洁,打破了五年来全国卷“话题作文”结构的基本模式,既没有“材料(或故事、寓言)”也没有“提示语”,而是直接列出10位人物(文学形象),让考生作文,而且增加了一“自”——“自选角度”,成了“四自”。这样更加简洁明了,给考生以更大的自由度,还考生更自由发挥的空间。200…  相似文献   

5.
1999年高考作文题是要求考生围绕“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一主题来写文,或可以大胆想象编述故事,或可以展望前景发表见解,体裁除诗歌之外一律不限。这道作文题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度,很开放,有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特点。其实,近两年来国家正在试图打破传统的陈旧的作文模式,在视觉的空间里让考生有更大的自由的发挥余地。1998年的高考作文题是《战胜脆弱》、《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就开始显露淡化文体的端倪。而在此之前长达20年的时间里,即1979年以来高考作文体裁用得最多的是议论文。长期教育训化议论文这…  相似文献   

6.
中考作文,不仅是展示考生才情的舞台,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生活、珍惜情感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透过一道中考作文题,我们往往还可以触摸到一个地区的文化底蕴,感受到一座城市的人文情怀。2010年长沙市的这两道作文题,便蕴涵了这种特点。  相似文献   

7.
2005年高考尘埃落定,18道作文题浮出水面。这里,仅就其中部分作文题作出评析。一、全国卷:清一色的关系型话题今年高考三套全国卷考查的都是关系型话题作文。这一点正在情理之中。这是因为:(1)《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卷评价·语文》“命题建议”提出,“作文题,应继续采用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在此基础上可以尝试其他的补充方式”。(2)在各种类型的话题作文中,关系型话题因其适当增加了审题难度和写作的限制性,有利于减少宿构和套作等不良现象,又能有效地检测考生的认知水平和理性思维,因而深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再考虑到高考…  相似文献   

8.
2007年高考湖北卷的作文试题是一道导引式材料作文题。材料提供了有关母语的一些信息,要求考生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作为高考作文题,要求材料内容上具有现实意义或文化内涵,能力考查上具有开放性和区分度。应该说,2007年的这道作文题达到了现实性和测试性的很好统一,是一道成功的作文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小引]2004年语文高考硝烟已散,回过头来审视考前各地模拟卷的作文题(笔者已给每道题补上“构思提示”),或许能给你很多有益的启迪。A独词类作文题一、忘忧草(2004年上海市春季高考)有人想研制一种新药,借古代的“忘忧草”来命名,希望服用后,能解除忧郁、忘掉烦恼,增加勇气和自信心,甚至使人变得富有创造力……请以“忘忧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1000字左右,题目自拟。(2)可以自由发挥,讲故事,谈幻想,发议论,等等。(3)不要写成诗歌。[构思提示]这道作文题显然借鉴了1999年高考全国卷“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命题思路,考生不会感到陌…  相似文献   

10.
策划者语:综观2006年的高考作文题,可以发现两个突出的特点:一、作文题提供给考生的立意角度比以往更多,考生能够非常轻松地选取角度切入材料;二、作文题本身更加贴近社会现实、贴近考生的生  相似文献   

11.
又一年的高考落下帷幕,众人翘首以待的18道作文题已经露出水面。这些作文题感动考生了吗?哪些作文题最能感动你?下面笔者对18道高考作文题作些点评,为它们送上感动印象和颁奖辞。  相似文献   

12.
手头共得21个地区(省或省辖市)2007年中考作文题33道。其中,12个地区是两道命题(考生任选一道作文),9个地区是一道命题。现以这33道命题为例,就2007年全国中考整体命题的状况,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3.
给材料作文题在中考中一直占很重要的位置。如何驾驭给材料作文题,怎样快速准确地审题,也是令许多考生头疼的问题。那么,如何把好给材料作文题的审题关呢?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认真阅读并全面理解材料,是给材料作文题审题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考生仔细阅读所给材料,并对其进行全面理解,切实弄清材料的中心和实质,切不可只  相似文献   

14.
[小引]2004年,在新中国的高考史上是值得大书一笔的年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考基本上都是全国一张卷,全国一道作文题(除1977年刚刚恢复高考制度各省单独命题和近年上海、北京单独命题外)。今年全国卷出了两套,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天津、福建、辽宁、重庆、湖北、广东、湖南11个省市各出一套(据不完全统计)。这样,今年全国就有13套高考试卷,也就有了13道高考作文题。通常情况下,作文题总是人们议论的热点,今年一下子出现了13道作文题,自然更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这13道作文题到底出得怎么样?考生应该怎样写?下面,便逐一点评这13道作文题,并点拨写作思路,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2007年高考湖北卷的作文试题是一道导引式材料作文题。材料提供了有关母语的一些信息,要求考生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作为高考作文题,要求材料内容上具有现实意义或文化内涵,能力考查上具有开放性和区分度。应该说,2007年的这道作文题达到了现实性和测试性的很好统一,是一道成功  相似文献   

16.
这里发表刘国华老师给编辑部的一封信。信中提出:这样的作文试题行吗?我们希望大家对这道作文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并针对如何出好作文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是一道漫画作文题。考前呼声特高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终于没有现身,这让不少人(包括考生、语文老师以及所谓作文专家)有些失望。他们可能在心里会说:怎么不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呢?他们没有料到2016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的命题人会虚晃一枪,让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唱了一出空城计。我们再看2016年其他几道高考作文题,  相似文献   

18.
第七大题第七题是以考查学生写作水平为目标的一道作文题,占60分。这道题依据2003年语文科《考试说明》的精神,继续采用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向考生开放的话题作文的形式,要求考生就所给的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评分采用经过修改的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相结合的评分标准。  相似文献   

19.
[总评]2007年的高考作文终于尘埃落定,19道作文命题呈现如下特色:(1)引导考生诗意地生活,诗意地写作,绝大部分作文题颇有诗意;(2)引导考生关注自我,抒发自我体验,考场作文进入有"我"时代;(3)引导考生用写作表达情感,其中适合写抒情性散文的作文题占了较大比例;(4)引导考生重视写作基本功训练,这也预示着今后高考作文的命题走向,对未来某一年度的作文命题主导更难预测,也许任何形式的题目都可能在某一年的考场上独领风骚.下面就对2007年的19道作文题逐一加以评析,希望能对未 来的高考作文命题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2006年全国18道高考作文题的闪亮登场,作文命题多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给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但其中有部分作文题,的确让考生难以写出新意,但也有些文章见解新颖、思想深刻,能让阅卷者感动、深省、难忘,因而获得了高分甚至满分,令其他考生羡慕不已。那么,如何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