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94年10月,叶圣陶先生出生于苏州城内一个平民家庭。1906年,考入长元吴公立高等小学,翌年又跳级考入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草桥中学)。就学期间,他深受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影响和辛亥革命激荡,积极投身新式学校生活和教育革新活动,立下了“此身定当从事于社会教育,以改革我同胞之心”的宏远志向。  相似文献   

2.
<正>1894年10月,叶圣陶先生出生于苏州城内一个平民家庭。1906年,考入长元吴公立高等小学,翌年又跳级考入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草桥中学)。就学期间,他深受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影响和辛亥革命激荡,积极投身新式学校生活和教育革新活动,立下了"此身定当从事于社会教育,以改革我同胞之心"的宏远志向。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教材建设的思想有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包括他的编写实践活动在内,可以分为解放前和解放后两个时期。一、解放前这个时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 1912年——1929年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11年冬,在苏州公立中学毕业。因家境清寒,1912年开始在苏州干将坊言子庙小学任教。这是他从事教育工作的开始。1915年秋,叶圣陶到上海,在商务印书馆办的尚公小学任教。同时,他应邀为商务印书馆编写小学语文课本。这是他编写教材生涯的开始。1917年春,叶圣陶应邀到吴县县立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原名绍钧,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教育学家。他1894年诞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06年入苏州公立小学,次年进中学,1911年毕业,因家境贫寒,就任小学教师。他热爱教育工作,关心儿童成长,不断地进行新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尝试。1914年起,叶圣陶开始在《礼拜天》、《小说海》等杂志上发表小说,先后发表了大量的短篇小说、散大、杂文。叶圣陶还是我国现代童话的创始人,《稻草人》、《古代  相似文献   

5.
对叶圣陶先生有特殊的感情。不仅是因为他是我们的苏州老乡.不仅是因为他是我们民进中央的老领导.也不仅是因为我现在居住的地方可以看到他曾经读书的学校,而是因为我从内心深处敬佩他的思想、他的人格。读过先生的许多书.也知道先生的许多故事。叶圣陶先生原名叶绍钧,生于江苏苏州的一个平民家庭。父亲在地主家作账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在学习期间发表了第一篇教育论文《儿童之观念》。毕业后就走上了从教之路,先是在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后来又应聘到吴县角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  相似文献   

6.
10月24日,叶圣陶实验小学建校100周年暨电影《叶圣陶在甪直》开机庆典在苏州角直镇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叶圣陶研究会会长张怀西发表讲话,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致书面贺词。叶圣陶实验小学的前身是苏州甪直小学,叶圣陶先生曾在该校从事教学改革和实验,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该校师生员工和校  相似文献   

7.
1906年,叶圣陶12岁时,考上了苏州第一所公立小学,一年后连跳两级考上江苏省苏州市第一中学,即草桥中学。在中学里,叶圣陶利用课余时间博览群书。这时他读的书刊杂志很多。书有《英国大家文选》、《湖畔淑女》、《唐诗三百首》、《哲学论纲》、《希腊三大哲学家学说》等,不少还是中外名著。这时他阅读的主要报刊有《东方杂志》、《教育杂志》、《小说月报》、《民立报》、《时报》、《社会报》等。叶圣陶读书很认真。他读书往往分两步走,先是“初读”,然后是“再读”。“初读”仅仅是看看书的大概意思,“再读”则一句一句不放松,咬文嚼字求得…  相似文献   

8.
10月24日,叶圣陶实验小学建校100周年暨电影《叶圣陶在角直》开机庆典在苏州角直镇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叶圣陶研究会会长张怀西发表讲话,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致书面贺词。叶圣陶实验小学的前身是苏州角直小学,叶圣陶先生曾在该校从事教学改革和实验,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该校师生员工和校友,各级领导同志,教育界、电影界知名人士一千余人参加了大会。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中国叶圣陶研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 ( 1 894~ 1 988)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文学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现代教育的一代宗师 ,对我国现代教材改革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不仅有长达 70余年丰富多彩的教材编辑活动 ,也有博大精深的教材编辑思想 ,尤其是中小学教材编辑思想 ,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叶圣陶的教育遗产 ,缅怀叶圣陶在我国教材编辑出版事业上的丰功伟绩 ,探讨叶圣陶的教材编辑思想 ,对当前的教材改革实践和教材编辑理论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叶圣陶在民国时期的教材编辑活动及成就  叶圣陶于 1 91 1年冬毕业于苏州公立中…  相似文献   

10.
徐龙年 《上海教育》2009,(15):27-27
1912年叶圣陶中学毕业,社会的动荡和家境的贫寒,使他不得不正视现实,必须尽快找个工作。在草桥中学校长袁希洛的协助下,他到苏州中区第三初等小学(简称言子庙小学)任教国文等课。从此,叶圣陶走上教坛,终生从事并热情关注着我国的语文教育事业,时间长达76年之久。  相似文献   

11.
《作文》2023,(19):64-65
<正>作家简介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和文学出版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07年,他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个人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8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相似文献   

12.
1.叶圣陶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他在小学读书时,请先生章伯寅取一个立志于爱国的字。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取"秉臣"为字好。并教育他要爱国就得先爱家乡,懂得家乡的名人伟业。1911年10月15日,叶圣陶的家乡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次日,叶绍钧找到章先生说:清廷已覆没,皇帝被打倒了,我不  相似文献   

13.
<正>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07年的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建校百十年间,学校先后为国家、社会输出了叶圣陶、顾颉刚、王伯祥等众多文化名流,32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特色鲜:植根叶圣陶教育思想作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母校,学校秉承叶圣陶教育思想,形成四大办学特色:以机器人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教育特色;以田径为代表的体育运动特色;以"百年昆曲走进百年一中"为代表的吴文化和艺术教育特色;以双语直通班为代表的出国留学和双语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巨擘。他于1894年出生于古城苏州。因自小生长于此,他对苏州的一草一木充满了深厚的感情,特别是与驰名中外的苏州园林结下了不解之缘。苏州是一座美丽的园林之城,据叶圣陶先生自己说,他游过的园林就有十多个。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巨擘。他于1894年出生于古城苏州。因自小生长于此,他对苏州的一草一木充满了深厚的感情。特别是与驰名中外的苏州园林结下了不解之缘。苏州是一座美丽的园林之城。据叶圣陶先生自己说,他游过的园林就有十多个。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参考》2014,(6):82-82
正江苏省苏州市草桥中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百年名校。学校创建于1805年,原名苏州正谊书院,其前身分别为创办于1903年的"苏州府中学堂"和创办于1907年的"公立苏州第一中学堂",是苏州最早实行现代化教育体制的普通全日制公立学校。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历史学家顾颉刚、美术教育家颜文樑等各界著名人士均毕业于"草桥"。在"草桥"办学的各个阶段走出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有20余人。  相似文献   

17.
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一九一一年在苏州公立中学毕业后,便在角直附近先后从事十多年的小学教育工作。一九一四年,他开始了文学创作,发表了不少的文言小说和诗歌。“五四”运动的爆发,给了作家以积极的影响,他勇敢地参加了新文化运动。在反对封建文化的斗争中,他用白话文创作了大量的小说、诗歌和散文,并且在一九二一年  相似文献   

18.
在苏州东郊,梦里水乡、中国优秀文化历史名镇——用直,有一所新型的现代化小学,她的名字叫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她始建于1905年。近几十年来,学校一直践行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主动发展、终身受用的教育精神.教师“善教善导”,追求“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特别是近年来,在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名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张洪鸣校长的率领下,全校师生高举叶圣陶教育思想大旗,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行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19.
史倩 《早期教育》2000,(12):35-35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可他却是一位没有上过大学的人。叶圣陶出生在江南水乡苏州。父亲是一个给人家管帐的会计。因为父亲喜欢听说书,所以他经常回家给孩子们讲一些历史故事。幼年的叶圣陶听父亲讲过《水浒》《三国》《珍珠塔》等,他还常跟父亲进戏院看戏。叶圣陶从小在父亲的身边接受文艺的熏陶,对他以后从事文艺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本名绍钧;圣陶是他的字,一八九四年十月二十八日生于江苏苏州城内,一九一一年中学毕业,因家里生活贫困,无法继续求学深造,就在一所小学堂担任初小二年级的教员。他连续当了十年的小学教员,一九二一年暑假后开始教中学语文。他为什么能由小学教师做到中学教师呢?据他本人回忆那被邀请的理由是:“我曾写一些短篇小说刊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